《银行| 机构资金开始入场,银行持续上涨逻辑顺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银行TH(SH515290)$ $天弘中证银行指数A(F001594)$ $天弘中证银行指数C(F001595)$ 

又是银行大涨的一天,过去7个交易日,中证银行指数(399986.SZ)已累计上涨7.91%,当然,面对如此强势的上涨行情,短期内会面临一波止盈赎回压力,这也是预期之内、情理之中。

但是我们要分享一个信号,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已经在过去几个交易日里纷纷入场银行板块,与散户的止盈赎回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作为具有低估值、高分红特征的银行股,本就是以保险、外资为代表的长期资金青睐的投资品种,机构资金在此时选择大额入场,相信代表了机构投资者对银行中长期行情较为乐观的态度,同时,有增量资金的加持,银行的行情自然可以走得更远更稳。

 

关于看好银行的逻辑,我们再简单梳理总结一下短期、中期、长期的视角。

 

短期逻辑:存款利率下调。

最近银行业出现存款利率下调,低利率贷款行为经过窗口指导已经取消,这对银行息差有比较正向的催化,算是一个短期利好。周末银行纷纷调降存款利率的新闻,也是今天行情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中期逻辑——业绩出现拐点,疫情扰动结束。

出现拐点的原因是去年上半年LPR下降,今年1月1号银行进行贷款利率重定价,利率出现下降。这是一个已知利空,市场已经消化,所以银行股会出现修复。

此外,过去三年疫情使得银行股估值被压制。现在疫情折价已过,估值将会正常化。

长期逻辑之一——不良率连续下降。

银行不良率现在已进入不良率下降周期。2020年底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到今年一季度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降了,这有利于股价上涨,不过按历史规律,上涨会存在滞后性。目前市场还没充分意识,银行股价刚刚启动。

此外,部分投资者对于地产和城投风险有担忧,但大家也知道,地产政策陆续出台落实,地产上下游的很多行业的债务风险已经解决。

长期逻辑之二——政策改变利于估值修复。

2022年底开始,政策不再提金融让利。另一个是中央讲中特估和国企改革,银行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国企行业,按政策导向要提高资产收益率。现在政策导向的改变对银行股是一种长时间的利好,有利于银行估值的逐步修复。

此外,就是开篇所提到的,机构资金纷纷流入也为银行股带来了持续上涨的后劲和动力,或许我们所期待已久的银行的重估之路已正式开启!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上文所提及的个股客观列示不作为推介。购买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定投非储蓄,不能规避基金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中证银行指数近五个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14.69%、22.65%、-4.23%、-4.4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