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企业经营理念的关键词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3回复:3喜欢:22

1、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坚持做对的事情,努力把事做对。

所谓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其实就是:发现错了就要坚决停止,明知是错的东西就要坚决不做,面临决策时首先考虑是非和长远而不是短期的眼前的利益。

对的事情一般来讲是指原则性的东西,而且往往是用什么是不对的事情来表述的。

“不做的事情”其实也分两类:一类是谁都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欺骗;另一类是和自己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相结合的。

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个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曲线。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2、平常心 理性思考 

平常心:回到事物的本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

平常心就是理性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讲到平常心,都是从不平常心开始的,反面词对应的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等各种做企业的错误心态。平常心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注:大道把本分平常心作为理念的根本,和巴菲特如出一辙,巴菲特强调投资的成功原则:1、避免情绪侵蚀理智;2、有一套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决策和行动框架,平常心就是避免情绪侵蚀理智,去做愚蠢和荒谬的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框架,本分就是建立和执行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框架。)

3、诚信 正直 本分

中国企业很少有坚持诚信的。从上市企业到你所见到的,有多少企业是真正能坚持诚信的?若能达到坚持诚信,他至少能多赚一半钱。企业彼此之间建立一个信任度非常难。这东西不是说出来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行动去守信用。耍小聪明是没有用的。企业不是短跑,而是一个长跑式经营。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守信誉能带来巨大的收获。我觉得好汉应能吃眼前亏,吃了眼前亏将来才不会吃亏,有的人看上去很聪明,算得很精,甚至能骗钱,但他赚不着大钱。只有智慧的人才能挣大钱,他不会去玩手腕,不会去骗人,而这种企业家往往能将企业做大。

4、客户(消费者)导向 放之四海而皆准

消费者的观念改变了,消费者的要求改变了,你一定要跟着变,你不变消费者他就不要你的东西了。OPPO和苹果都属于注重产品表现但不追求市场份额的企业。

如果你的目标是打败谁谁谁的话,那确实很可能难有做下去的机会。但如果你能找到你能满足的细分市场的话,你也许就有机会。几乎所有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起来的,最重要是你能有消费者导向的观念

5、焦点法则 专注 聚焦 自知之明 刺猬原则 less is more

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效益。实际上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把这有限的资源用到无限的投资方向上去肯定要出问题,有的企业什么都在做,但都没有什么特点,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这种企业的问题也许短期内不会表现出来,但将来很麻烦。

在经营时还要对自己的资源及能力有一个正确估计,有时有人问我对某一个项目有没有兴趣,我问都不问就说没有兴趣,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企业就这么点能力和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我根本就不追求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一般地,如果我们判断进不了前三名的行业,我们就不进入。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

对于每一个企业甚至包括每一个人,他都必须要有很清晰的定位,你才可能有所发展。如果你是漫无目的,很困难。你在做对的事情的时候要衡量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对,如果没有能力做对,那么你做它本身就是不对的事情。

“焦点法则”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个人无法做很多的事情,那么就把你的精力放在你最擅长的地方。

(本分是清楚自我能力而时时必须聚焦的减法。企业为了发展,会不断探索一些新的业务,但同时必须阶段性的去除一些业务,以保证资源能集中投放到更有前景的业务中去,通过聚焦产生的压强产生更大的推动力量。)

6、欲速不达 危机意识 安全意识 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我对风险的看法很简单,就是我去承受我能够承受的风险。我们不去做那些其实没钱去做又承受不了的事情,甚至包括你冒不起的风险你也去冒,如果你成功了,就象你进赌场一样, 你就赢了;如果你失败了,你就从此不见了。我们企业最重的是追求稳健的发展,就象跑长跑一样,如果跑一万米,你从第一百米就开始冲刺,冲不了一千米,你就垮掉了。人是要跑一万米,十万米甚至是更长的路,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一定要随时随地考虑你要承受的风险是你能够承受的风险,这是我对风险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在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最快。安全意识就是你要意识到未来的安全,它是取决于你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你要是没有足够的发展,那就意味着你可能会有危机。所以我想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危机的意识,就是时时刻刻你要意识到危机在前面等着你。

所谓“足够”,就是企业必须要有发展,企业没有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整个体系的士气就会涣散,对企业的生存会有很大的威胁;但是在能够让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我宁愿采取最小的发展速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速发展。我们不追求一个所谓的高速发展,我们追求的是健康的良性的长久的发展! 我们在国内算是比较健康的企业,也就是安全意识比较强,健康意识比较强,不搞好大喜功,强调稳打稳扎。要看到机会,但同时也一定要看到风险,要清楚企业是否能够承受其中的风险。

7、差异化  用户导向前提下的创新

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能够长期维持的 差异化 就是护城河。如果你正好有且能让你的消费者知道且能买到,你应该就可以活下来了。

好的产品的“差异化”东西不一定需要很多,有时候哪怕有一个也会让公司(或产品)很成功。至于如何找到“差异化”的问题,那是“如何把事情做对”的范畴的事情,那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啊。

从来没说过不喜欢企业创新!!!但不喜欢企业盲目创新。

很难有企业不靠创新可以生存下来的,但创新是指在用户导向前提下的创新,而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的创新。我们公司把这叫差异化,也就是满足用户需要而别人还没有提供的东西。当然,用户需要而大家已经提供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少。盲目创新是危险的,而消费者导向前提下的创新是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

8、鸡胁原则 找到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市场。

我们会分析市场与产品的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潜力有多大,其中包括对该产品的获利能力的分析。二是要考虑市场现存的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都会是谁,做一个详细的实力比较,如果认为在这个市场依然能够站得住,那就可以进去了。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比较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对手强还是弱,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在进入VCD行业时已有很多国际大品牌,如索尼、乐声、三星,而且还有很多国内家电的大品牌包括海尔、长虹、联想、TCL、康佳等。它们都很强大,但我们在比较分析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就象毛主席讲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鸡肋原则也是个常识,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业务,必然有竞争对手,商业竞争是个永恒的命题。你得找到自己有竞争优势的市场,并不断巩固和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形成护城河。)

9、敢为天下后 后中争先

敢为天下后对较小的企业尤其重要。我们实力本来就不强,很难跟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因此,我先看人家国外大企业做什么产品,而且要看它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做什么,这样成功的机率要大得多。其实,先与后是相对的,暂时的。进入市场有先后之分,这只是竞争的开始,后来者确有不利之处,但超越前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动力和目标,而且在更后面看清对手和市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弯路,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切入,快速跟进,后来居上。

大概有点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意思,就是在某个时段某个局部市场你的整体力量能比对手强大三倍以上,从而最后使自己占到一席之地。这需要强大的实力,同时也需要时间,需要对的战略也需要对的战术……。 只有当你觉得一个行业或产品可以有很长久的发展时,这个做法才有意义。 手机是个很好的例子,苹果也是如此,但微软就是个失败的例子。 “敢为天下后”里能够“后中争先”大概是个前提,就像下围棋一样,一直落后手是会输棋的。所以,“敢为天下后”里还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敢为天下后是在教育市场时不参与,一旦市场启动,利用鸡肋原则和焦点法则,快速突破,占领市场)

10、利润之上的追求

企业应该有道德,有自己的原则。有些生意哪怕再赚钱,如果违背自己做企业的原则,那我肯定不会去做的。企业不能不赢利,但赢利应该建立在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如果什么钱都想挣,这种企业永远也长不大。企业挣钱固然非常重要,但挣钱的过程更充满了乐趣,如果挣钱就是目的,那目光就太短浅,这种企业很难长大。做企业要有责任感,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赚钱,赚钱只是一个过程。企业存在要有价值,比如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等。用户导向、本分、健康长久都是利润之上的追求。

其实真正好的能持续经营的企业大多都不是着眼于利润的,利润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就是所谓让利润追着自己跑的那种。

11、合适性和合格性

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 合格是指能力。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一群合适的普通人在一起,同心合力也能干大事。

12、基本功 木桶原理 无招胜有招

企业和竞技是非常相似的,任何一个运动员或队的成功和成绩无不依赖于他们平时的科学及刻苦的训练,永远无法想象一个业余运动员可以靠偶然的因素去赢取一场高水准的职业比赛。我们的企业也正是要像一个运动员一样,通过日积月累和刻苦训练,逐渐成为一个高水准职业运动员。

13、价值链 利益链 共赢

一个企业都有一个利益链,供应商也好,批发商、零售商也好,消费者也好,都是利益链中的一环。就企业内部来说,从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直到基层的工人,都有其利益要求。俗话说,有钱大家赚。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得好,这利益链就会运转正常,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会一损俱损,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企业需要持续构建健康的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破坏整体。)

13、更健康更长久 基业长青

要做到更健康更长久,除了应该知道我们该做什么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什么不该做。决策的时候,要考虑企业的健康长久,不利于企业健康长久的事情不要做。

大家关注大道,因为大道不仅成功的做大了小霸王、步步高,而且他的理念还引领了oppo、vivo、小天才、拼多多的成功,大道在企业经营上肯定把握了一些本质和常识。通观大道的理念,简单而不容易。

1、以平常心为内核,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

2、在经营原则上,要求本分、诚信、用户导向等利润之上的追求,并强调欲速不达,注重安全意识,不好大喜功、不急于求成,追求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3、在具体业务上,强调要有能力差异化用户体验(不苛求创新)、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真实需求,后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焦点法则(专注于自身能力资源有优势的业务方向)、鸡肋原则(比较优势、先胜后战);

4、在组织建设上,要求合适的人;

5、商业生态上面,注重价值链各方的利益平衡和共赢。

“埋头种因,果则水到渠成”。专注做好这些该做的事情之后,企业就能更健康更长久。

全部讨论

2021-10-11 14:25

讨论已被 babygirl 删除

2021-10-11 14:25

讨论已被 babygirl 删除

2020-03-07 15:13

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某个或某些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能够长期维持的 差异化 就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