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跌下神坛?红利类ETF投资的三大投资逻辑要看清!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6

周一不太讨人喜欢,因为这一天主力经常欺负看了两天利好的股民!

比如被众多机构在周末一致看好的高股息类主题几乎是全线下跌,而且跌幅还比较大!中证红利这样的稳健品种跌幅超过2%,上次是1月22日。

我们粗略统计了下,所谓“十大机构看市场”中至少六个机构明确看好高股息或红利策略,难道他们是忽悠小韭菜么?周末,有一些粉丝火急火燎地再次开始了研究,这好像是FOMO(错过式恐慌)啊。

那么,如何看待高股息或是红利或是中特估类主题投资呢?我们讲讲体会。

首先市场有几大红利类主题,我们要看下内涵从而理解高股息投资的去向:金融(银行、保险)、能源(石油、煤炭)、原材料(各种矿)、工业(基建等蓝筹)、可选消费(汽车、家电)等。而周期品种(能源、原材料)占比很高,因此周一黄金、原油走弱后逻辑也弱了。

内涵如此丰富,所以红利类主题其实总体十分稳健,要大跌必然是龙头带的。

三桶油是本轮红利行情最大的推动者,它们频频创出新高不但把“中特估”的人气带起来,而且还顺便打击了小微炒作,一个月以来终于有了一次像样的调整。但如果原油反弹,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大主力会反戈一击。

但最为令人不太容易接受的是,三桶油的迭创新高,与其主业景气度并无太大关联,国际原油走势并不算是很强,带给三桶油的业绩支撑十分有限。但,这里要注意,中石油中海油的流动性只需要20、30亿资金,也就是说大主力可能几亿资金集中操作就能控制这些对于指数极为重要的龙头股了。

它们一季报还没出来,但是中国移动的可作为参考。

一季度,中国移动遭国新公司大幅减持,涉及资金量可能达到30亿之多。这是正牌大主力之一,人家高抛了。

但你看看,去年四季度季报,国新才刚进来。因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大主力下场炒股,有力推动了“中特估”从概念到市场共识的变化。

因此,很多时候,“红利”、“高股息”这类策略,是机构创造出来用来抱团获取价值的,还有更大的主力来运作。

更离谱的是煤炭,这个品种,可以说令人又爱又恨。爱的是,涨起来不讲理,恨的是,它涨了其他主题往往很弱。

煤炭更没逻辑了,煤价一直在沟里呢,而且从“高股息”来说,去年煤炭企业大面积业绩下滑,能分多少红?所以,煤炭绝对是机构投机的一个选项,当然,也是一个抱团避险方向。

抱团炒基本面弱的煤炭,往往代表大主题行业没有投资机会。新能源、医药、消费等机构白马是与煤炭最尿不到一起的。煤炭强,白马们往往很弱。其一很多资金有仓位要求不买不行,其二有量化在追涨杀跌,毒瘤不多说。那么煤炭调整,往往是市场定价功能开始恢复的信号,是好事。

如果想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干高股息,那么就会不断发利好,比如早上某券商刚吹了煤炭,中午大跌就拿以前的利空解释。但讲白了,煤炭这种弱基本面支撑的炒作,靠的无非是机构抱团,谁率先砸盘的我们恐怕还搞不清呢。

除了大主力坐庄主动带机构抱团之外,商品市场、避险情绪也是支撑因素。原油大涨,当然利好三桶油,中东打架,当然利好黄金,黄金强势,当然利好有色系ETF。每当市场没有什么可炒作的时候,主力都会想起来去抱团高股息,这也是有道理的。

周一,黄金商品大跌,自然引起资金高位派发的意图,也算是短期削弱了高股息品种的逻辑。

此外,从长投角度,红利类主题显著跑赢了没有“复利”加持的相关指数,走出超级长牛,在这种周期窗口体现了长投的精髓。汇金、国金他们大买高股息股票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不要大幅减仓带头长投就更好了。至于短期,如果跌破技术支撑,不妨看自己的纪律了。

那么总结一下,红利(高股息)投资,是避险+商品+(真)长投的预期组合。而避险与商品走势也存在一定共通性,比如打架的时候黄金和原油也会涨。应该说,长线有理,而中短线存在一些非纯粹投资的机构投机行为。如果市场是熊市或弱势周期,其配置价值更为显著。

以上为木鱼ETF纯分享,渴望您的支持!

----------

福利更新-ETF交易必备户头:头部券商、ETF交易免5,再加专业知识星球

全部讨论

高股息跌下神坛?红利类ETF投资的三大投资逻辑要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