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观察 | 6月份债市或延续低位震荡走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核心观点

2024年5月份债市收益率呈现底部震荡走势,收益率曲线整体走陡,当月基本面尚未转向,债市在央行指导和市场“资产荒”背景下呈现窄幅波动。十年国债利率上行1bp至2.29%,三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bp至2.56%。信用债表现好于同期限利率债,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0bp以上,信用利差显著收敛

短期来看,6月份债市会延续低位震荡走势。主要原因来看,一是当前基本面依然偏弱,没有快速扭转的基础;二是机构缺资产情况仍在延续,市场整体做多力量较强;三是中长期利率快速下行后,市场对央行的潜在指导和后续利率债供给的扰动仍在存在一定担忧,因此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一、市场回顾

5月份基本面动能偏弱,机构欠配和政策指导共同作用下,各期限利率呈现震荡走势。全月R007利率均值为1.88%,资金面整体宽松。本月债市超长端利率继续回调,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56%, 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bp至月末的2.39%。

从5月各类资产全价表现来看,5-7年利率债和3-5年期中低等级信用债表现相对较好。其中10年期国债与30年期国债全价涨跌幅分别为0.28%和-0.07%,5年和7年国债收涨0.47%和0.37%。信用方面,3年期AA城投债全价涨幅为0.65%,5年期AAA-二级资本债全价涨幅为0.55%。存单方面,1年期AAA存单全价涨幅为0.21%。

宏观方面,5月份公布的各类数据整体表现偏弱,充分刻画了现阶段基本面现状。

首先,4月份经济数据反映基本面节奏较3月份整体回落,结构上地产和消费延续低迷,基建同期基数走低,但也出现边际回落,制造业维持韧性。二季度政策刺激力度可能会有所加大,或涉及降息和一线地产继续放松等政策上,债市中长端利率在当前基础上仍将维持震荡走势。地产当月增速(-7.3%)看似改善,但多为同期基数下降所致,两年平均增速(-11.8%)基本持平,随着限购政策打开,销售端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地产销售额降幅收敛)。数据低于预期主要受基建回落影响,和目前实务工作进度缓慢,地方债供给节奏滞后有关,症结还是在地方开工和项目审批意愿上,近期政策可能会有所推动。 4月外需维持韧性,出口改善,制造业增速延续偏强表现。服务类和商品类消费整体下行,反映内需不足现象延续,基本面对于债市略偏利好。

其次,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单月看,4月新增社融规模转负至-1987亿(前值4.8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前值3.09万亿)。社融数据呈现总量和结构两弱,比较真实反映了当前经济现状。信贷结构上主要是票据(同比多增7101亿)拉动,企业中长贷和短贷,居民贷款均表现为同比少增的状态。M1同比-1.4%,是排除春节错位因素外的历史首次负增,表明目前经济活跃度和微观主体信心仍待改善。

第三,5月份PMI(49.5)继续环比回落,与当月高频数据和原材料库存周期表现比较一致,结构上表现为内需和外需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生产强度边际弱化,中小企业景气度大幅转弱等特点。

流动性方面,5月份央行流动性回笼6870亿,由于5月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信贷需求不足以及银行存单发行较快,当月资金面相对平稳,对资金面无明显冲击。

政策方面,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央行推出四项政策措施,一是宣布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用于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二是将首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调整至15%,二套房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至25%;三是取消了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四是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5年以上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85%。本次地产需求端政策略超预期,但实际效果仍需要进一步观察,供给端的再贷款体量弱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1万亿。短期内可能会伴随存款利率-LPR报价利率继续下调,从而形成政策组合拳,债市后续或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二、市场展望

短期内看基本面,在地产需求不足影响下,虽然近期螺纹钢去化加快,但从资金到位率仍处低位来看,地产投资目前仍处在逆周期,同时基建和消费也出现边际下滑的信号。后续可能在地产新开工和竣工端,基建项目审批加速和促消费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

对于债市而言,地产政策对于销售端的拉动可能会呈现脉冲式增长,但中期效果也需要观察。6月份市场预计仍在资金充裕、机构欠配的现状与政策对中长债利率指导下呈现窄幅震荡行情,利率曲线6月份可能会呈现先陡后平走势。

$兴银稳安60天滚动持有债券E(F013156)$ $兴银中短债C(F006546)$ $兴银鑫日享短债C(F007637)$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Wind)风险提示 :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文中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文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文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