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暂时性结论" ---《通论》读书笔记之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昨晚总算把约翰.凯恩斯的《通论》啃完了。很多章节没有看明白,印象深刻的地方却也不少。首先是他的科学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他在书中说道,“我们分析的目的不是提供一种机械的或盲目的计算方式,使我们得到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而是提供给我们一种有组织、有序的和针对特殊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对这些复杂的要素逐个进行分析,我们就能得到暂时性的结论,之后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尽量顾及到个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经济学思维的本质” (P245)。

我想这其中的“能得到暂时性的结论”,正呼应了他说在自序中所说的“理解本书的难点不在与了解新思想,而在于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人类社会总是处在沧海桑田之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应是“通其变,天下无弊法”。这也是把科学的思维方式带入了经济学之中。科学理论的一大特征是可被证伪,即,所有的“正确”都应该被加上一个定语“都是当下的”。

凯恩斯批判了古典经济中的“萨依定律”,即“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在《通论》中也引用了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一段话,“生产品总是会被生产品或劳务所购买,货币只是一种中介,一种受到交易影响的中介。所以,增加的生产总是会由相应的购买和消费的能力想伴随,不存在生产过剩的可能性”(P302)。

正是提出“比较优势”的李嘉图先生说的这句话。处在当今生产过剩的环境下,我表示难以理解,李先生怎么会说出这句话,Too Naive!其实是我自己too young too simple,四十年连一瞬都算不上,经历太少。恰好生于幸福的年代,没有经历过供不应求而已。这点亦如生长于资本主义初期的古典经济学家们,人生苦短,所见即所得。虽然他们活在人类生产力飞跃的阶段,但依旧没有脑洞去理解生产过剩的未来世界。

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依旧缺乏足够的脑洞。因为我们总是处在沧海桑田的过程之中,所以我们研究经济问题,恐怕永远只能得到暂时性的结论。

全部讨论

后山胖子04-17 12:51

李嘉图的理论基础和当下环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