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的读书笔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这周把凯恩斯的《通论》速读了一半。吃力!

在当年,这本书应该就不容易搞明白,因为凯老的很多思想都是开创先河的。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 “理解本书的难点不在与了解新思想,而在于摆脱旧思想的束缚。”

现在,我们都活在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经济环境里,早就摆脱了凯老当年所言的“旧思想的束缚”。不过读这本书,依旧不容易。不少文字读起来挺绕的。比如,“……也就是他将会以何种形式持有那些没有用于现实消费而储备下来用于未来消费的当前收入或者来自于之前的储蓄……”也就是表达类似于“有闲钱是存活期还是要存定期”。

可能是在90年前,凯老最先发现“人们对资金流动性的偏好”因素的存在,才给了这样一种物理定义模式的描述。(如果有人可以把这本书“中翻中”,应该读起来就会轻松一些。)

还有些是原先就不明白的地方,看完依旧糊涂。那先存个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博大精深,看明白多少算多少吧。在这点,我比ChatGPT略好,它似乎是搞不明白自己搞明白了多少。有些问题问了ChatGPT,他居然一本正经地蒙我。比如,

“You:凯恩斯说的“所有者成本”是什么?

ChatGPT:是指企业家或资本家的机会成本,......”

所以这也算是交叉验证了这本书很难。

还有些是原先已经明白的事情,看完会有新的收获。比如,这本书里居然提到了股市的流动性问题。

原文读起来还是很绕。ChatGPT的胡乱理解可以验证。书中凯老明确提出当年美股的高流动性是有问题的,但是ChatGPT的理解很圆滑,它认为凯老认为流动性高低都属于道法自然。

这一段凯老的观点,我倒是可以中翻中一下, “高流动性是好公司的敌人,低流动性是差公司的敌人。”

这个道理我是在2021年第一次买港股时总结出来的。当时港股下跌得比较惨烈,宏观策略们最主流的声音就是港股流动性不行。看起来祖师爷并不认可这种分析。

自己搞明白的事情只能算做获得过一条经验,下次能不能复制还不好说。理论的东西搞明白,就可以当成一条游戏规则,可以放心使用。

遇到难搞的书,写点读书笔记,会有动力给它啃完。这种自我激励也是挺有意思的,接着盘它...

全部讨论

04-0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