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种起源》到博物馆的木水桶,再到一点商业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节中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翻了一遍,算是第四季度看完的第一本书。每当阅读完一本书,都会暂时性地获得一些带着偏见的思考方式。

比如,在苏州的一个博物馆里,刚好看到许许多多的木水桶。它们基本形态都差不多,品相完美。如果被拿出去接着用,估计还能传给下一代。不过很可惜,如今真拿出去也用不上了,难见着水井,也难见着扁担。

站在这一堆水桶前,脑子里闪现一系列带着“进化论”偏见的问题。

- 木水桶是如何形成并保持了如此相似的样式/形态?或者说,为何这个博物馆里的都是一种样式的木水桶?
- 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这种样式/形态的木水桶之前,是否经历了其他不同形态的演变?
- 如果有其他样式存在过,这种样式的木水桶为什么可以战胜/淘汰其他样式的?
- 如果有其他样式存在过,为什么博物馆没有收藏这些样本?是否类似于化石记录下的总是某一时期最成功的物种?
- 这些大量留存的木水桶,美观、耐用,有哪些因素造成了它们在短时间内被淘汰?也许恐龙的灭绝并不需要设想一场毁天灭地的事件,它们如这些木水桶一样完美,但是在竞争生存的规则下,当更有优势的物种出现,即会在短时间内把它们淘汰掉。

继续带着“进化论”的偏见思考,

也许再过二三十年,当回顾历史时,我们会感到惊讶:当初那些出色的燃油车是如何突然消失在人类历史中的呢?
我们也可能会遗忘曾经在不同技术路径下探索出的各种车型。
或许当着满世界都跑着Tesla ∞型车时,我们理所当然的以为那就是必然出现的最好车型。
但是,现在谁能知道5年后的车必然是什么样子呢?甚至无法确定5年后的特斯拉必然还是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哥。

当下只是一个结果,未来却不会有一个必然的结果。
看待历史,若忽视演进的过程,可能会错觉新物种/产品都是跳跃式地出现在世界上的。
而对未来,则因演进的不确定性而必然变得不可知。

如同生物演化一样,哪个方向上的持续变异最终会被保留下来,形成新的变种或物种,这决定权在于自然选择。
当一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诞生后,它也会在多种不同的路线下不断演化,最终哪一种路线能够成功,决定权也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
没有哪个物种在未来必然会获胜,也没有哪个产品一定会成功。正如《物种起源》所言:"变异越多的地方,竞争也越激烈",我想,这同样适用于商业领域。每当新技术涌现,都伴随着巨大的竞争。
以中国互联网的早期来说,当时出现了各种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网购平台。如果历史上再多发生一两个重要事件,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可能会不再是BAT。

我想,很少有人可以预测哪些技术/产品/公司会胜出。
“谁会胜出”以及“成功预测谁会胜出”都带着巨大的运气成分。
在做投资对象的选择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尽早发现已经脱颖而出的胜出者。

全部讨论

2023-10-03 23:05

难得的深度思考,还浮躁社交一丝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