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0
回复@移动阿尔法: 依法治国,私有产权保护,契约精神,这些很多朴素思想都来自于某教。他估计就20多岁的毛头小伙儿,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仅仅是马哲中的量变质变,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不是鸡同鸭讲。//@移动阿尔法:回复@守拙待时:我并不认为白银流入的速度是解释是否会爆发工业革命的主因。西班牙拉到欧洲的白银也是一年一年的拉,也不是一下子10万吨立马到账的。再给你一个数字,从明朝万历末年到崇祯的几十年间,白银从日本流入中国大概在2800吨,这个速度还不够? 资本的积累并不是劳动者报酬的增加,而是拥有生产资料可进行再投资的阶层的资本的增加,当然前提是这个阶层必须存在。明末郑芝龙的保护费年收入在千万两白银,山西晋商的窖银在上亿两,为何没有引领工业革命呢?显然是这个土壤并不存在。虽说明末已经有了点所谓的“萌芽“,那为何清朝的三百多年过去了量变还没发生质变,反而大大的倒退呢? 再看英国,圈地,羊吃人,环境污染,这些的确都存在过,但当资本家发现靠拼命压榨劳动力无法再提高资本回报率时,自然也就改辙了。虽然工业革命初期,工人的平均寿命是减少的,但人均收入却是增加的。当工业革命结束时,英国老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是得到大幅提升的,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按目前的三因子模型无非是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人力。但大部分只是割裂的来看这个问题,其实这三者是互相影响的。除了这三者的边际变量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什么样机制可以最有效的将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个机制并不是简单靠时间积累通过量变就可以摸索建立起来的。最后,论造反,清朝是遥遥领先的,其他国家不要来比。
引用:
2024-06-22 15:29
历史其实挺有趣儿…
纵向去看,
中西方历史
就像两个平行世界

全部讨论

06-23 13:35

你这种观点就是先有生产关系了。
前面说过人类历史上思想天马行空的人很多,各种思想都有迸发,当生产力发展到改变生产关系了,那个时代的人自然会梳理从历史上或当代人的思想,去构建新的生产关系。
所以说文艺复兴并不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而是工业革命重塑的生产关系用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