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投资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2022年是我价值投资的第四年,今年主要是去杠杆,截至年底融资仓位已清零。全年收益率1.7%,同期沪深300指数由4940.37跌至3871.63跌幅21.6%,上证指数由3639.78跌至3089.26跌幅15.1%,今年收益率跑赢沪深300指数23.3%。四年投资净值1.962,年复合收益率18.4%,同期沪深300指数由3010.65涨至3871.63净值1.286。

       今年盈利的前三分别是信立泰博思软件亚盛医药B,亏损的前三分别是海新能科基蛋生物腾讯控股。第一重仓信立泰从去年底26.92元涨至今年底32.85元(前复权)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盈利,第五仓位博思软件从去年底15.52元涨至今年底19.80元(前复权)贡献了小部分盈利,收益率最高的是亚盛医药B,今年5月初用信立泰的分红资金买入,目前盈利超过120%。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亚盛分析发文时42亿市值买入加仓了,当时已跌至25亿市值更具性价比,创新药信立泰的分红顺手投资亚盛,感觉很不错。可惜的是,由于自己对港股本身不够了解,对港股的仓位限制在5%以内,所以哪怕今年10月底恒生指数跌至15000点以下战略性机会时,我依然没有加仓200港币(1.8万亿市值)以下的腾讯和12港币(30亿市值)以下的亚盛医药,结果短短两个月,腾讯控股上涨近70%,亚盛医药更是上涨超过120%。我低位仅仅是加了一点恒生ETF观察仓,最终略有上涨就卖出,赚了不到三千元。本质上还是自己在下跌过程中恐慌了,再加上本身仓位不轻,相比自己20年初动用融资买入信立泰,更加胆小谨慎了,这是好事,资本市场首先要保证活下来。当时融资买入信立泰是各方面评估后觉得不到200亿市值3-5年几乎不太可能亏,现金流也撑得住3-5年不涨,评估了最坏情况觉得自己能够接受,初生牛犊不怕虎动用了融资。最近看的一本《交易思维——操盘手的那些年》,作者在20多岁2009年初时,200万本金配资6倍1200万买入民生银行,涨了一倍后卖出6成股票还清配资和房贷,留下1000万银行股每年稳定收息做后盾,初步实现财富自由。配资六倍自己是学不来的,但是在战略性机会出现时做好风控,评估风报比,考虑最坏的情况并接受,适当动用杠杆增加潜在收益,还是可以尝试的。此外,对于杠杆仓位一定不要贪心,波段或估值接近合理时必须卖出,不能是高估才卖出的股权思维,这在信立泰上已经吃了大亏。理论上来说,6%利息的融资杠杆考虑风险加成,预期年化收益大于24%考虑使用,小于12%即可清仓杠杆。出现战略性机会时,若对个股不熟悉,可用指数基金代替,虽然指数基金的收益可能不如个股,但是风险要小很多。短期快速连续上涨通常是风险,而连续无理由地下跌才是孕育安全翻倍的机会。

       出现港股战略性机会时恐慌不敢买入还有一个原因是投入精力少,不够了解自然不敢下仓位。除了港股的战略性机会,今年5月初的中国船舶、10月初的泰晶科技和12月初的五洲特纸等,都是看到了标的准备下手学习,因为懒最终还没学就涨了上去,结果更不肯学连个发文都没有。当时只要肯下手学,哪怕看不大懂,介于股价低位和自己的学习成本至少会买个观察仓,赚点小钱总是有的。这两天又看到了猪周期股,能下手学习么?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今年对于买入的安全边际上,确实更加谨慎了,第一是原则上不发文的股票不会买入,第二即使买入不发文股票观察仓也坚持低估值和大安全边际(如三七互娱)。这里再回顾下老唐估值法和买卖点:满足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和维持当前盈利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三大前提的公司,三年后的合理估值为三年后预计净利润*1/无风险收益率(取4%则净利润*25),有息负债/总资产≥70%的高杠杆企业打七折,维持盈利需资本投入的考虑打折或使用自由现金流代替净利润;理想买点为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理想卖点为三年后合理估值的150%和当年预计净利润的50倍两者中较低值;满足三大前提的周期股按照席勒估值法,当年合理估值为前10年平均净利润*1/无风险收益率,买点为当年合理估值的70%,卖点为当年合理估值的150%。

       今年大部分的亏损来源于第三仓位海新能科(原三聚环保),由去年末7.92元跌至目前4.36元(前复权),若不是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涨10%,是妥妥的全年腰斩股。海新能科在2020年不到150亿市值买入时,占据了10%的仓位,赌的是山东海右一期顺利达产,海右二期和广西北海等项目正常推进,以及所谓其他黑科技的星辰大海。结果两年过去,海右一期不光没能达产,产能还在盈亏平衡点之下,其他项目更是没有推进,星辰大海的幻想基本破灭。鉴于两年下来完全不符合我的预期,而且我跟踪这只股票信息的能力很弱,读其财报能力也很差,对于亏损股也不知如何估值,看明年是否有机会在一些好消息或大盘整体上涨的情况下,保本150亿市值卖出一半仓位,剩余仓位也会在200亿市值左右清仓。现在看来,投资海新能科是个低确定性高赔率的选择,之后对于单只低确定性股票需控制仓位在5%以下且低确定性股票不得超过2只,尽可能选择中高确定性的股票。我后续学习的中国海洋石油亚盛医药,无论确定性还是个人理解,都超过海新能科,但是仓位分布就很不合理,海新能科是第三仓位股,前两者则均为观察仓,除了两者是港股原因外,主要是敝帚自珍,换股的积极性太差,之后要经常跟踪评估各只股票,在可以增加一个确定性级别或增加三年50%期望收益时就要积极调仓。

       第二重仓基蛋生物从去年底14.09元跌至今年底12.50元(前复权),贡献了少部分亏损。今年1月中旬,新冠抗原检测开启一波炒作,基蛋生物从1月7日70亿市值涨至1月14日最高90多亿市值。而在2021年11月5日,我对基蛋进行梳理时发现各方面不及预期,已经不太符合当初的投资逻辑,况且此次抗原炒作下基蛋并没有相关产品,即使有相关产品短期快速上涨同样暴露出一定风险,别说暂时和基蛋无关了。这种情况下没有抓住机会保本卖出是不应该的,当时的想法应该是基蛋即便一定程度上不及预期,100亿市值也不能算高估,而且抗原申报有通过国家审批的可能。实际情况是基蛋高点占据总仓位的30%以上,在确定性下降的情况下,应该至少保本减仓一半,使仓位小于20%。这波炒作来得快去得快,14日高点后2-3个交易日就跌去大半,贪心下寄希望于长期反转,犹豫下错过机会,使得券商融资本可以当时就全部还清,基蛋今年也不会亏损,同时提高2%左右的总收益率。当然,目前基蛋不到65亿市值更加低估,各方面在逐渐符合预期,12月11日取得了抗原注册证也能贡献部分利润,还是值得继续配置的。

       2021年总结的四大教训杠杆过高、乐观估值、未理解龙头溢价、买入安全边际不足,杠杆过高和买入安全边际不足基本克服了,乐观估值和未理解龙头溢价在2022年并没有遇上可能会犯错的场景。2022年要总结的是上述四段的四点,第一是遇到战略性机会时胆大心细寻求最优配置,第二是看到适合学习的股票需尽快投入学习不可拖延,第三是尽量减少低确定性股票的投资并保持重仓个股的跟踪评估以及适时考虑调仓,第四是持有个股若短期炒作快速上涨需仔细评估是否具有风险和考虑卖出。

       回顾下年初定下的学习目标:(1)读书目标24(2)公司分析重点2-3家,发文6-10家(3)维持互联网碎片及优秀课程的学习(4)尝试拓展1项新的能力圈。总完成率不到30%,其中读书12.5,基本都是级别1的简单书,发文仅3篇(2篇公司1篇跟踪),碎片和课程学习时间同样大幅减少,新能力圈自然没有拓展。今年投资学习上如此水,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挂职工作让我加大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并通过了工作上对我来说较难的技能考试,同时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当然,在此之外娱乐时间相比前两年的确增多了。

       尽管目标也许并不一定可以完成,还是设定下2023年的学习目标吧:(1)读书目标24,其中三个级别的书均需占20%以上(2)公司分析发文不少于6家(3)整理1-2个互联网课程的碎片笔记(如思想钢印)(4)拓展1个新能力(如财务分析或周期逻辑或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