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A荆棘之路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8喜欢:1
我最近在研究基金持仓股,这2天看到你的文章,看了你觉得好的3-4个股,你是价值风格选手呀?
其实研究股票还挺难的,很多指标都是静态的,动态的东西才最关键(A4纸,黑天鹅,产业供需端的变化...)

热门回复

所以还要做行业分散,有些不可预测的东西,真的不是能研究出来的。

你有空去看看,咱不说行业主题风格类的基金经理,你看看那些在基金行业非常公认的顶级实力派:号称中国公募巴菲特的张坤,睿远价值的傅鹏博...,大部分实力派老将在21年-24年的最大回撤是50%+,我觉得还是基金行业的职业操守问题,千亿级别的基金平台,不大可能这点能力都没有。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靠牛市的运气挣钱而已。长期投资能力很强的实力派基金经理有,绝对得千里挑一。

主要是散户没有那个能力和平台资源来研究公司和行业,我们看的很多数据研报都是滞后的,或者机构狗庄故意放出来给我们看的(有目的的引导割韭菜),但是看看这几年的实力基金经理的最大回撤值,动不动50%以上的最大回撤,我只想说一句,中国的股票基金投资环境太恶劣了。中国的股票和基金市场生态环境太恶劣,投资还得看美丽国,或者一些其他的新兴市场的指数投资,都比我们这边好。

那些回撤50%以上的基金经理,肯定有问题,正常炒股肯定不会这样的,爱尔眼科爱美客这种就是他们炒出来的

其实吧,没什么好研究,费那劲也没用,缅A太适合价值投资,你还不如买标普和纳指,盈利的概率比你去研究那些基金经理大多了。你说是不是?

我研究了长期投资能力很强的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按你的模型的话,他们的大部分持股不符合,所以你的模型应该属于价值风格,不是深度价值风格,也不是成长风格。

他们是用新募集的资金,把原来的持仓拉高,这样净值排名就高了,好继续宣传,募集更多的钱。他们买的这些股票都是好公司,只是价格有严重的泡沫了。(另外,私下与上市公司拿好处可能也有,比如芯片的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