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港股大涨对A股的启示(吴信坤、王正鹤、陈菲)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注:微信公众号文章推荐规则近期改变,如您想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请将公众号添加星标】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近期港股表现出色,外资明显回流及国内政策催化或是主要原因。②当前港股上涨或主要由交易型资金驱动,长线配置资金回流或有赖于宏微观基本面进一步企稳。③二季度A股或处蓄势阶段,短期白马稳定更稳健,中期主线关注中国优势制造和硬科技等。

港股大涨对A股的启示

4/22以来,港股表现十分亮眼,也出现连续10个交易日收涨,受到市场高度关注。港股为何出现大涨,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此外,由于沪港通、深港通的存在,港股和A股历来存在一定的联动性,本次港股上涨对A股又有何启示?本文就此展开分析。

4/22以来港股明显上涨,近三周涨幅在全球股市中排名前列。五一假期前后,港股迎来反弹,4/22-5/6期间恒生指数连续10个交易日收涨。主要股指中,恒生科技领涨,4/22-5/10期间累计涨20.9%,涨幅明显优于海内外同类指数,如4/22-5/10期间创业板指涨7.0%,沪深30涨3.5%,4/22-5/9期间纳斯达克涨7.0%;此外,截至24/05/10,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分别涨16.9%、16.9%,涨幅相较其他海外重要股指也较为显著。

外资明显回流以及国内政策催化是近期港股大涨的主要原因。前文我们指出本轮港股涨幅明显,上涨速度较快,背后原因几何?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近期港股表现亮眼的背后是外围波动下外资逐步回流港股,主要由三个核心逻辑驱动:

①美联储降息预期重新升温导致美债利率回落,部分资金有再配置需求。美联储5月FOMC会议决定放缓QT,同时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不可能是加息,除非有证据表明当前货币政策不足以让通胀降至目标水平。议息会议后经济、就业数据陆续公布,双双不及预期:经济方面,4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回落至49.2、低于市场预期的50;就业方面,非农就业有所回落,4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7.5万人,为2023年10月以来低点,此外失业率再度抬升。在美国景气走弱、美联储表态偏鸽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预期重新升温,根据Fed Watch数据,截至24/05/10,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降息时点为9月,年内预期降息次数上升至2次。同时美债利率随之回落,截至24/05/09,十年期国债利率回落至4.5%,美债利率下行或导致部分资金调整全球资产配置。

②日元加速贬值叠加日股回调,前期流入日股的外资或正逐步退出。今年年初至3月底日股快速上涨,日经225于3/22创下41087点的历史新高,日股估值随之攀高,3/22日经225市盈率分位数升至05年以来83%。但3月底以来,由于地缘扰动频发,避险需求攀升,叠加美联储降息一再延后,美元再度走强,这导致日元、韩元等非美货币汇率承压,其中日元贬值最显著,5/9美元兑日元收155.5,创1990年以来新低。受此影响,日股明显回调,截至24/05/10,日经225自3/22高点累计下跌6.3%。同时前期流入日股的外资正逐步流出,3/25、4/15两周日股外资净流出规模分别为1832亿日元、5618亿日元,刷新今年最大流出纪录。随着日元贬值、日股开始下跌,出于获利了结和减少汇兑损失的需求,原有配置日元资产的资金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再配置。

③国内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支持或也助推了港股的上涨。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等5项内容。我们认为,本次港股互联互通“合作新规”五项措施旨在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不足、内地投资者投资范围受限问题,将在中长期利好港股的资金面。无独有偶,4月12日,国务院印发新“国九条”《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培育引入长期资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为资本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综合来看,近期A股与港股呼应发力资本市场政策,显示出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视,或也支撑了本轮港股上涨。

在外部环境波动、国内政策面进展积极的背景下,部分外资选择重新调整全球资产配置,此前跌幅大、估值低的中国资产相对配置价值逐步凸显,尤其是港股市场。具体来看:跌幅角度,回顾22-23年全球主要股指的涨跌幅表现,可以发现我国股市跌幅较显著,例如创业板指(-43.6%)、恒生科技(-33.6%)、沪深300(-30.5%),明显跑输日经225(16.2%)、纳斯达克(-4.0%)。估值角度,对比海外当前A股及港股PE估值及分位数水平也较低,截至24/05/09,恒生指数PE为9.5倍(处于05年以来的27%分位)、沪深300为12.2倍(37%),估值水平低于标普500的26.2倍(92%)、日经225的21.8倍(62%)。

港股显著上涨背后主要是交易型资金回流,与近期A股资金动向类似。上文指出在海外波动环境下,部分资金寻求调整全球资产配置。考虑到这种波动是短期内发生的,因此本轮有再配置需求的资金或多为交易型资金,驱动港股上涨的也是交易型资金。这一点可以从近期A股资金动向中得到印证,港股与A股历来存在一定的联动性,而4月底以来北上资金加速流入A股,其中灵活型外资是资金主要来源。从2024年最新的资金动向来看,4月底以来外资再次明显加仓A股,近三周4/26、5/3、5/10北上资金分别净流入258亿元、23亿元和111亿元。进一步拆分流入A股的北上资金类别,这三周中灵活型外资是流入A股资金的主力,4/26一周贡献了当周90%以上的净流入规模,5/3与5/10两周更是在稳定型外资流出的背景下继续流入。

长线配置型资金回流港股和A股有赖于宏微观基本面进一步企稳。当前外资回流港股和A股主要出于交易性因素考虑,若要偏长线、配置型的稳定型资金进一步回流,则需要宏微观基本面加速企稳回升。港股的基本面与A股一样均取决于中国经济,近期宏观基本面的积极线索已在逐步累积:一是24Q1 GDP超预期修复,2024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5.3%,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4.9%;二是政策加速释放暖意,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强调“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涉房表述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三是4月出口表现出色,4月出口同比增速为1.5%,明显好于3月的-7.5%,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实现转正。若未来基本面积极因素兑现到微观层面,或有助于支撑稳定型资金进一步回流港股与A股。

二季度市场或震荡蓄势,关注白马的中期机会。2/5市场行情性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对于本轮行情的上涨时空,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历史底部第一波反弹。回顾过去四次大盘筑底的第一波反弹行情,行情往往持续2-3个月左右、指数涨幅25%-30%左右。本轮行情目前持续约3个月,上证综指自低点最大涨幅为20%,沪深300为18%,万得全A为25%。随着本轮行情上涨,当前市场已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压力,未来短期市场上涨节奏或有放缓。往后看,历次熊市见底后第一波上涨行情走完,市场往往会获利回吐,背后原因是基本面还不够扎实。历次回吐过程中上证指数平均下跌49天(剔除2019年),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创业板指平均回撤14%左右、回吐前期上涨行情0.5-0.7左右的涨幅。目前政策环境整体较优,后续需密切跟踪政策落地情况以及宏观经济数据能否加速复苏。

中期维度看股市主线有望显现,低估低配的白马板块性价比凸显。回顾历史,由于底部第一波反弹期间往往呈现各行业普涨、轮涨的特征。随着后期基本面得到验证,业绩支撑下往往会出现主线行情。回到本轮,2/5以来的上涨行情中行业轮动同样较快,借鉴历史经验,后续行业主线或有望逐步明晰。中长期来看需要关注白马股,当前白马板块整体仍然低估低配:从估值看,截至24/05/09,代表白马股的中证A50指数PE(TTM,整体法)过去3年滚动分位数为42%;从持仓看,24Q1基金对于中证50相对于自由流通市值的超配比例处13年以来34%分位。前文指出近期基本面的积极线索已在逐步累积,随着宏微观基本面逐步改善,我们预计24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10%,参考历史经验,白马股在基本面上行阶段有望跑出超额收益。此外,从资金面看,若下半年美联储降息落地,外资或更偏好绩优的白马股,估值和配置均处在低位、业绩弹性更大的白马板块或逐渐迎来布局机会。

白马内部,短期白马稳定更稳健,中期主线或是中国优势制造白马板块内部可进一步分为白马稳定和白马成长两种资产类别,白马稳定与白马成长的相对表现与相对盈利、美债利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有关,短期内经济复苏需巩固,海外降息再延后,市场风险偏好有待修复,投资白马稳定资产或更稳健。中长期看,中国优势制造或是白马股中表现最匹配的方向。我们在总量专题《曙光初现:高端制造-20240510》中指出,在供给和需求双重优势支撑下,中国高端制造前景广阔:从供给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体系完整以及工程师红利;从需求角度看,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或是中国出口新增量。近期我国中高端制造已明显复苏,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角度看,目前中高端制造行业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除此之外,还可以关注硬科技制造及医药。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未来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具体可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硬科技制造。随着政策加大支持科创、技术突破加快赋能,白马板块中的科技制造领域有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细分领域中可重点关注周期回升的电子、或受益于财政发力的数字基建和数据要素、以及加速落地的AI应用。二是医药。当前医药整体已低估低配,老龄化趋势下医药需求中期向好趋势不变,可关注医药中成长+价值均衡。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附录-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一、大势研判

1、《白马或成中期主线——A股二季度展望-20240407》

2、《资金:重回增量市场——24年A股展望系列3-20240103》

3、《风格:白马成长或将更优——24年A股展望系列2-20240102》

4、《盈利:科技和消费领衔增长——24年A股展望系列1-20231220》

5、《破晓——2024年A股展望-20231209》

二、行业比较

1、《目前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20240423》

2、《“两会”热点:新质生产力在股市的映射——新质生产力研究系列3-20240306》

3、《硬科技制造:周期回升与国产替代共进——新质生产力研究系列2-20240108》

4、《硬科技的区域分布和股市占比——新质生产力研究系列1-20231129》

三、重要专题

1、《对比历史看近期外资交易动向——解析外资行为系列2-20240506》

2、《盈利波折修复——23年及24Q1财报点评-20240430》

3、《如何分辨北上资金构成?——解析外资行为系列1-20240415》

4、《市值管理:拉开国企改革新帷幕——国资国企改革系列研究1-20240219》

5、《加仓上游资源——基金2024年一季报点评-20240422》

6、《三问高股息策略有效性-20231026》

四、研究框架

1、《心随幡动——A股投资者行为研究框架-20230902》

2、《择优而仕——行业比较框架-20230826》

3、《牛熊轮回——大势研判框架-20230819》

4、《审时度势——大类资产配置框架-20230812》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须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对本订阅号(名称“海通研究之策略”,微信号“ht_strategy”)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团队官方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