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u_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2喜欢:0
2023年前不久大家都看到新闻了,我们和ST国际巨头,第一个推动特斯拉大规模应用碳化硅ST在重庆成立合资公司就是三安光电,刚刚重庆国资委已经打了100亿投资到公司了,我们整个投资是200多亿,也就是说我们的开放合作和共建生态供应链其实是实际的就在做,而且尽管现在大家都觉得国际局势非常复杂,非常痛苦,但是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因为功率半导体是一个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100亿的注资应该是给用于重庆三安项目的,前期建设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了$三安光电(SH600703)$

热门回复

所以我说了你没有读过半导体专业,业内不会谈什么“MOSFET研发能力”,压根就是硅相关的方案改改延续过来,你知道MOSFET是什么?就是1根晶体管,你知道GPU是什么么?是100亿根晶体管,你现在谈1根晶体管研发能力,我都要笑掉大牙,业内不会把1根晶体管当成什么天堑

因为买不到wolf的优质衬底,就这么简单,能搞到最好的衬底马上上车

国内才没有专利问题,国内早就想好了,照着英飞凌的抄,大不了不出口,人人都把英飞凌的MOS用电镜扫了个明白,就等着材料过关就能上量。MOS管这个环节毫无门槛,
你都已经知道自己不是从业人员,和我讨论半天你不觉得我专业知识水平比你高不知道多少台阶吗?你一个小学生和我一个大学生争论相对论质能方程怎么推理你不觉得自己可笑吗?已经有专业人员告诉你,三安是一眼垃圾的货色,就是来A股骗骗韭菜卖卖股票套套现,然后你还拿你的外行知识和专业对抗,真的,能救就救你,救不了等着3个跌停吧

所以哦觉得你教育水平很低啊,你没理解吗?真正愿意拿国内衬底上车主驱的只有英飞凌+特斯拉,他们觉得自己工艺水平高,可以在主驱上试试国内水平相对有风险(但便宜)的国产衬底,国内车厂直接封杀国内衬底,试都不想试,你首先要建立一个观念,国内大部分衬底厂的产品不能用来主驱,小部分衬底厂的最好的产品勉强能做,为什么要有这个前提,因为如果国内能做了早就所有车都用SIC, 之所以国内车不用SIC唯一原因是国内的衬底以前不行而不是其他任何原因,现在投资就是找第一个行的,这个行的不是三安

吹逼吧,国内主驱压根不敢用国内衬底,小鹏未来理想的电驱部分负责人我都聊过,主驱一旦搞砸直接烧车,真正在给国产机会的反而是英飞凌特斯拉这样的厂商,艺高人胆大觉得自己技术能cover风险,国产便宜10%appealing, 三安如果搞不定特斯拉,不会有任何一个国产厂给机会,反过来谁先搞进特斯拉,谁就能拿到国产所有客户订单

感觉您的聊天风格很熟悉,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个人,英文名也叫威廉。Williams zhao 赵金巍,一个很低调的投行圈大佬。朱啸虎背后的大佬。

那你问问买东尼腰斩那些人,懂不懂这些重要不重要,我很早就告诉大家,三安的东尼的缺陷水平半斤八两,落后10年,结果韭菜都不信,结果东尼炸了个天雷,已经腰斩了,三安呢?

你们图都没有就瞎喷、都用我的图了,最终解释权肯定归我啊,下降再快,1000也是天岳10年前水准

。。。。。。我想说的不是他能有多少通过检测,想说的是目前还有3万片左右待检,说明近期并没有减产,更不可能12月只生产2000片。

这个你就没必要质疑我了,我是咨询过公司的。总共将近十万片,通过验收的3.1万片,库存3.1万片,剩下的3万多片左右中大部分处于待检状态,极少部分已经卖给其他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