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股的本质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3

     

       这两年,流行一个词赛道,就是这些无量的基金搞出来的。什么白酒赛道、消费赛道、新能源赛道、医药赛道、猪赛道等等。

       老实说,我一个搞新能源的都搞不清楚新能源赛道有什么不同,也看不明白这些新能源公司的盈利逻辑。但这不妨碍这些股票一天天地吹泡泡,股价越炒越高,最终暴跌下来,比如$永福股份(SZ300712)$    ,30元钱就100多倍pe,最高竟然炒到120元,大象股$宁德时代(SZ300750)$    几百倍的市值更是难以理解。包括那些科创板的股票,指数已经具最高点跌了50%了,现在平均pe仍有36倍。

       赛道股为什么会炒的那么高?很多股票明显是高到突破人的认知,比90年代和2007年那波大牛市还要疯狂,包括15年牛市的创业板,也是高到了珠穆朗玛峰那样的寂寞。

       15年牛市的创业板,开始了疯狂的炒作,什么原因?就是市场里面的基金开始报团,这种现象延续到前两年,越来越严重。根本原因就是基金开始吹泡泡,有了赚钱效应,然后发行更多的基金,然后吹更大的泡泡,由于基金没有庄家的卖出变现压力,泡泡可以吹得更大,只要所谓逻辑存在,就可以不停地吹下去,直到逻辑变化或者整个市场察觉到了危险,泡泡再吹下去无以为继,然后再出现漫长的价值回归之路。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市场怪相,哪怕股票跌了一半,甚至跌了2/3,你看他的基本面,仍然感觉到估值高高在上,站在投资的角度,仍然不具备投资价值。

       从本质上来说,以前的庄股和现在的赛道股,没什么不同。只不过,庄股用的是大庄家的钱,见好就收,庄家把钱装进口袋,散户套在山顶,下一波牛市才能解套;而现在的赛道股,用的是基民老百姓的钱,貌似可以循环使用、永不枯竭,可真到了拐头的那一天,最终就是一地鸡毛,基金经理把钱装进口袋,风险则留给了基民和散户,绝大多数股票会像当年的$全通教育(SZ300359)$   一样,永无解套之日。

       基金的这种运作模式,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庞氏骗局,即后来的基民给前面的基民买单,直至这个骗局走向末路崩盘,赛道股的尽头就是悬崖,当年的德隆三剑客就是现在绝大多数赛道股的最终归宿。

       赛道股的模式,世界有,中国有,以前有,未来还会有。金融行业里,投机和庞氏骗局如山岳一样古老,是亘古不变的,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就是这个游戏的本质,也是这个游戏最刺激的地方。

       作为一个投资者,远离基金(指数ETF除外),远离赛道股。

全部讨论

2022-05-09 14:35

所谓的赛道,就是机构主力操纵市场,割韭菜的这么一个道具。你还以为那些被操纵的玩偶具有真正的盈利能力,能给股东创造真正的价值啊?这些个垃圾在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之下,绝大多数都会被打回原形,看看大量负增长的中报出来之后怎么给它们估值。 其实破解这些所谓的高估值赛道垃圾,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货真价实的注册制,在无限量发行新股的条件下,机构无论把这些垃圾炒得多高,最后都不过是给大股东做嫁衣裳。

2022-06-14 13:26

原来是基金逻辑呀,怪不得基金老喜欢玩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