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慧聪网(02280)$ “慧钢恋”凭什么要做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

    慧钢恋在慧聪网CEO郭江的内部邮件披露后愈发清晰,上海钢联迎娶了慧聪网的闺女中关村在线,礼金颇厚----20.8亿人民币。慧聪网的嫁妆也不小----慧聪系8亿有余认购钢联增发股份。原以为尘埃落定,谁知道郭江抖了个更大的包袱----要成为产业互联网的领军企业。

    凭什么?这恐怕是萦绕在每一个行业人心头的问题。问题的答案,需要看清楚慧聪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比较清晰,我们看三组比较就有了概念----慧聪网的信息模式(如行业品牌盛会),慧聪网的交易模式(如MBO孵化买化塑);上海钢联-钢银电商;中关村在线-中关村商城(B2B2C)。

    上面的三家企业正好是慧聪网,上海钢联和中关村在线。过去的他们标签是信息,现在的标签是信息转(交易)。

    出身不决定未来,但出身意味着是否有一个高起点?相较于拔地而起的互联网人组队进军B2B,信息人和贸易人杀入B2B交易无疑有着更高的起点----资源不是钱能买的,换做时髦的公式演绎,LTV(用户长期价值)>CAC(用户获取成本)。按照信息转,贸易转和互联网型分别来看一下:

    信息转,LTV的便宜在于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如媒体与咨询,不要忘了他们的信息营收模式目前稳定而非无价值,不要忘了工业型媒体中对上海钢联分析师言论的引用,更时髦点,这是生态的一部分;CAC的一个便宜在于他们往往有更大的用户资料库,别只盯着网站注册用户,多盯盯他的展会用户,这比批发市场的用户集更加简单粗暴。

    贸易转,LTV一端较为简单,基本来自贸易相关服务;CAC一端在用户数上有一定积累,但无疑与信息转的用户数不在一个量级上。

    互联网型,相对最吃亏。LTV同样相对简单,CAC用户源相对缺乏积累,注定了地推成本不低。

    “从哪儿来”这个问题的结论是,信息转一定程度上LTV:CAC有着更优化的比值----高起点。

    再来看到“到哪儿去”,尽管行业都在说交易+金融,但不如换个词试试,全流程+重能力。说全流程,比较好理解,因为B2B的交易不等于支付,特别是在线支付,实际上交易覆盖了整个买卖(商务)行为的完全流程,或者叫周期。这是商务链条,从采购决策到交付完成,而不是品类链条,从铁矿石到型材,后者本身是一种高级能力且不易于实现。

    重能力一词反映了对于轻重资产的辩证认识。人们讲的分享经济可以理解为一种调度能力,常见的是我们身边的大型公交枢纽-管交通而不拥有交通工具。而B2B的交易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调度能力,而调度者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或许会出现迁移。

    在传统的非互联网的商业模型中,调度者是供应链链主,他们往往是大型品牌/生产商,他们构建了完整的分销链路并加以控制;而现阶段的调度者正因为产能过剩,数据回路不通的原因下移到了B2B平台身上。前面说的或许就指这里,如果平台更多采用贸易身份,那么实际上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如果是第三方身份,则是调度角色,而后者则是现在B2C中正统分享经济的模型,B2B端调度的复杂在于多种角色的介入,人-货-车-库-钱。

    说完理论回来看看实际例子,无论是慧聪网还是上海钢联,均没有采用自营物流和仓储,慧聪的能力在于控钱,钢联的能力在于控货而非买下货。总结一下,就是 货车库三者-轻资产-重能力;钱-重资产-重能力。目前B2B公认产生利润的点即在上面提到的仓储物流(及加工)与金融上,若均通过重模式去做无疑是再造一个传统贸易大鳄,这需要多少资金才能撬动,而

    重金融控(轻)货车库无疑可以带来足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前提是控的能力到位,把控住风险。为了达到这一点,慧聪在各垂直领域寻找深谙行业的平台合作,钢联在大宗领域无疑具有这样的属性。

    尽管单纯的模式之争并无实际意义,但慧聪网的信息转的资源优势,加上全流程+重能力的执行模型,或许是郭江眼中的发展趋势。以此依凭,他将把慧聪网打造成一只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

全部讨论

2016-05-22 13:48

就是个名付其实的高利贷公司,

2016-05-20 08:45

有个疑问。上海钢联把钢材互联网做起来后,金融的活自己干了,会给你慧聪干吗?其它产业类似,慧聪没有自己的产业互联网,金融怎么搞?

2016-05-18 18:54

慧聪跌跌不休,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