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车用尿素市场还是混不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发表于:2014-12-05 来源:中国农资网
关键词: 车用尿素 车用尿素水溶液
  车用尿素水溶液(CGT)标识标志12月2日正式发布。此举破解了我国重型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全面实施的难题,同时将使车用尿素生产制造和使用管理进入正常轨道,有助于规范市场,同时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尿素企业转型升级。预计2015年车用尿素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我国目前生产车用尿素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天津、北京、辽宁等地,多为区域性品牌,市场较混乱,假货滋生,品牌认知度低。据用户反映,由于缺少明确商标和标识,而且产品鱼龙混杂,用户难以对车用尿素企业和产品产生信任感。车用尿素标识标志的推出,可以方便用户识别和购买合格产品。
  记者从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了解到,如果使用全面铺开,国内的车用尿素需求将在百万吨以上。虽然百万吨的需求在全国尿素几千万吨的产能中比例不大,但从利润空间、产品升级上看吸引力很大。目前尿素市场价格1600元/吨左右,而车用尿素水溶液3500~4200元/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车用尿素市场的打开,将为尿素行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是尿素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就要使用车用尿素,其消耗量为柴油消耗量的4%~6%。我国2011年的车用尿素市场销量仅1.1万吨,预计2014年销量将达5万~8万吨。随着国四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预计2015年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四川化工行业协会秘书长曾相春表示,CGT标识标志的发布,对提高车用尿素整体质量、规范市场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助于化肥企业调结构、农转工,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全过程控制。
  生产企业也为标识标志的推出叫好。四川美丰技术研究院院长陶家明介绍,四川美丰车用尿素已通过德国认证,具备60万吨产能,产品主要供出口。车用尿素 CGT标识标志发布后,车用尿素企业的积极性会更高。下一步,四川美丰计划在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点,提升销量。
  一些车用尿素生产企业同时提出,车用尿素体系建设、加注和质量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他们建议,国家、相关协会和企业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使用车用尿素的积极性;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型车辆添加车用尿素进行专项补贴;尽快推行许可证制度,确保生产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硬件设备等能够满足车用尿素生产检测要求。
  国内车用尿素生产情况一览
  江苏可兰素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国规模最大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液企业之一,车用尿素产能为60万吨/年。
  四川美丰加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用尿素溶液国家标准(GB29518-2013)起草单位。车用尿素产能达60万吨/年,目前拥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订单。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可兰素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拓车用尿素市场。于今年启动实施了年产10万吨柴油车尾气处理液工业化示范项目。
  河北宏广橡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车用尿素溶液在济南重汽等汽车生产厂家获得应用。
  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可年产车用尿素20万吨,是技术成熟、配套完善的车用尿素制造及销售企业。
  北京京脉化工有限公司:为苏州金龙客车、中通客车等客车企业提供尿素配套,并为多家汽车尾气净化液生产企业提供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服务。
  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车用尿素溶液生产线年设计产能50万吨/年。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29518-2013要求。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旗下兰州兰星公司研制的车用尿素在西北五省区投入批量生产。
  辽宁润迪汽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主研发、拥有专利技术的低温型车用尿素溶液可满足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排放要求。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开拓的新产品——柴油车尾气处理液顺利取得ISO/TS16949认证证书,成功打入汽车产业链。  
  相关链接
  车用尿素水溶液,是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是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目前车用尿素生产方式主要有农用级尿素提纯+纯水混配、尿素+纯水混配、天然气和纯水为原料的一体化生产工艺等3种。
  由于车用尿素保管周期较短,加注体系要求多,目前其销售渠道没有全面铺开。另外,国四排放标准的一再推迟也使车用尿素产业发展缓慢。2015年1月1 日,重型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即将全面实施。在此之前因产品价格、燃油品质和尿素供应等问题,排放标准的升级曾经历3次推迟。

全部讨论

2015-10-18 16:49

国内车用尿素的潜力有多大?发表于:2014-08-22 来源:中国农资网
关键词: 尿素 车用尿素
  为减轻汽车尾气给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将逐推行国四排放标准。随逐步的地执行国四的标准,尿素这种传统的化工产品也有望焕发出新的活力——车用尿素成为了业界的焦点。
  车用尿素潜力大
  据环保部《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要求,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必须符合国四标准的要求。与国三标准相比,国四标准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降低30%,颗粒物排放降低80%。在这种情况下,车用尿素作为一种环保产品走向了前台。
  所谓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其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据记者了解,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要选用合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而这个系统,必须依靠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利用尿素溶液在发动机高温尾气气化后产生的氨,作为柴油机动车辆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的还原剂,从而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水蒸汽和氮气,减少排放。因此,车用尿素可以说是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其中,重型卡车保有量为2300多万辆。由此可见,车用尿素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数年内车用尿素市场将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假设每年重型卡车的销售量为70万台,每台国四标准的重型卡车每年消耗车用尿素2吨,那么车用尿素市场需求的上升将是爆发式的。假设未来柴油车全面推行国四标准,则理论上每年消耗的车用尿素将达1000~1500万吨。
  另据业内人士测算,为使柴油车尾气排放达到国四标准,车用尿素的消耗量约为柴油消耗量的4%~6%。2012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7亿吨,以5%的中值计算,车用尿素年需求量为850万吨。
  目前,国内尿素价格徘徊在2200元/吨左右,而车用尿素溶液的售价为4500元/吨以上。相较之下,车用尿素的盈利较为可观。因此,车用尿素被看成是既能治理机动车尾气,又可促进氮肥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好产品。
  事实上,生产车用尿素的技术门槛也不高。据中石化安庆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石旵东介绍,生产车用尿素的技术其实并不复杂,现有尿素装置经过适当改造和调整,只要控制好尿素和配制用水的品质,尤其是金属杂质的含量,就可以生产。在控制好杂质的前提下,年产能30万吨以上的尿素装置,其尿素熔融液可直接用来配制车用尿素溶液,减少了部分蒸发和造粒,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容量看监管
  记者了解到,虽然车用尿素的潜力看起来比较大,但不少业内人士也对市场容量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忧。
  首先,市场打开需要时间。石旵东认为,目前业内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是顶峰值,但不是所有柴油车都会用车用尿素,比如,老车型会被逐步淘汰。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新昌表示,只有今年7月1日新上市的柴油车,在新增加了放置车用尿素的液箱后,才能使用SCR技术。而之前的旧款柴油车还不可能一下子被淘汰,而这个淘汰过程,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其次,用户积极性不够。潍柴动力技术中心后处理技术研究室工程师王意宝强调,新的尾气标准实施之后,用户可能会不接受,如果监管不到位,用户肯定不愿意购买车用尿素。即便买了车用尿素,也很可能为了省钱而不加或少加。雅苒中化环保(青岛)有限公司销售及技术总监罗童也有同样的想法。他表示,车用尿素属于环保产品,是要掏钱的事儿,用户积极性不会太高,这就取决于国四排放标准执行的力度。“大城市要好些,中小城市、西部城市执行起来可能要打折扣。市场启动有个很长的过程,也会比较缓慢。目前看来,国内车用尿素的实际市场需求量还不太大。” 罗童如是说。
  “目前从国家政策导向看,车用尿素确实有市场。但这个市场具体有多大,还取决于国四尾气排放标准实施后的监管力度。”专业生产车用尿素的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开源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新的尾气标准要实施,首先需要油品升级和尿素供应两个条件。但是,目前国内油品还不达标,光升级就得两三年时间。因此,车用尿素的需求有多大,还得看国家的监管力度多大。
  据雅苒中化环保(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发介绍,在欧洲,就是运用机动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实时监测尾气排放。当柴油车没有加注车用尿素时,就会马上发出警示,车就开不起来了。他建议,今后有关部门也可采取类似措施,加强标准的执行力度。
  再次,企业间存在价格战隐忧。“目前,国内车用尿素生产企业较为散乱,有的技术并不过关,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这使得车用尿素在使用时会出现结晶、沉积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对车用尿素产品就会产生不信任,把正规企业也排斥在外。这是当前车用尿素行业最大的问题。” 张开源很是担忧,“还有,市场还没启动,就打起了价格战,把价格拉得很低,正规企业卖不上价格。这导致国内车用尿素价格在全世界最低。”对此,张开源表示,他们公司不参与价格战,而是更关注产品质量的提升,以使用效果占领市场。此外,他们公司还在进一步开发固体车用尿素产品。固体车用尿素出口比较方便,现在国外很多客户找到他们,要求做固体尿素的出口,避开了国内的价格战。
  中国石化科技委委员乔映宾表示,随着车用尿素市场的启动和需求量的增加,其成本会随供应量的增加而越降越低,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生产集中于少数几家公司,利润逐渐达到微利。石旵东则认为,车用尿素消耗的尿素量有限,相对于我国6000多万吨的尿素产能来讲,所占比例很小,难以完全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如果企业蜂拥而上,可能会导致新的过剩。
  供应渠道很关键
  业内人士还一致认为,渠道是车用尿素销售的关键。
  王意宝认为,国四排放标准要顺利推广,还需克服一个障碍,即尿素加注站的建设与普及。他表示,目前公交车有固定的加油点,要建配套的尿素加注站相对容易。但针对分布更广、运行更分散的卡车,要建设尿素加注站就面临问题。而如果不能很好地普及建设加注站,卡车用户要加注尿素就很难实现。
  石旵东向记者表示,车用尿素不是高、精、尖的精细化工产品,进入门槛不太高。因此,将来会有更多企业进入这个行业。而企业自己单独建设销售系统费用太高,会导致车用尿素看似利润高,最后是不盈利。他指出,如果尿素生产企业的销售渠道受限,就会导致市场容量有限,不能作为主打产品。
  根据欧洲的经验,加油站网点是快捷又经济的车用尿素主要销售渠道。因此,业内人士表示,具有加油站渠道优势的车用尿素企业将有望最大程度抢占市场。据了解,拥有3万多个加油站的中石化看好车用尾气处理市场前景,已进入了车用尿素行业,车辆在加注柴油的同时,也能很方便的得到车用尿素加注。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中石化有7个30万吨的合成氨装置一直在“赔钱”运行。由于车用尿素的市场利润相比尿素高,中石化计划将尿素原料价格上调500元/吨,用来生产车用尿素,从而实现合成氨工厂的扭亏为盈。
  据了解,安庆石化化肥部的车用尿素装置在去年4月28日就已投产,并与中石化华北销售公司签订了生产10吨车用尿素的协议。中石化控股的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建设了一条年产10万吨的车用尿素生产线。中石化也已具备5升、10升和20升这3种小包装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供应郑州宇通、苏州金龙等一些汽车生产厂,北京公交、深圳水务集团等大客户,以及深圳、广州、东莞等终端市场,并在北京顺腾信加油站和惠龙腾加油站建设了加注机。
  另据记者了解,中石化除了占据销售渠道优势外,还牵头编制了尾气处理的企业标准《柴油发动机氮氧化合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参与了行业标准《车用尿素溶液技术规范》的编制。业内普遍认为,中石化在控制市场渠道的同时,计划通过制定标准来掌握话语权。
  “目前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量小,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产品难以走出去。”张开源说。据他介绍,车用尿素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很高,比如从福州运到北京,每吨产品的运费就要七八百元。但是目前各地的用量都不大,要货往往都是一两吨,这导致物流费用高,企业很难盈利。在张开源看来,如果能在全国各地建立几个中心库,把运输成本降下来,市场销售渠道的问题或许能解决。
  据了解,目前雅苒中化环保(青岛)有限公司在销售渠道上采取的措施,是和国内商用车企业对接,直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方案,通过直销的方式服务于大客户;同时,他们还借助经销商的力量,实现社会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