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管落马到业绩双降,深耕“绿色金融”的贵州银行敲响“绿色警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闻社讯 5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称,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许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在今年3月7日,贵州银行公告,由于工作安排原因,许安不再担任贵州银行党委副书记,个人申请辞去包括该行执行董事、行长等在内的一切职务。

此前,同样在辞去职务后被查的还有贵州银行前董事长李志明。2023年10月11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已经去职三年的贵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调查。

许安业已在银行系统工作多年,履历遍布了中国工商银行安顺地区中心支行的许多岗位,包括稽查员、营业部副主任、国际业务部经理、安顺支行行长、安顺塔山支行行长、安顺分行工商信贷处处长等。2012年8月,许安加入贵州银行任党委委员、副行长,2018年1月成为党委副书记,并于2018年4月出任行长。在辞任前,他已经在贵州银行行长的位置上坐了三年。

据了解,这次许安落马,恰逢贵州省委第十四巡视组入驻贵州银行开展巡视。在受理了大量反映该行管理层情况的来信来电来访后,已经离职的许安没能逍遥法外。

和许安相似的是,几个月前落马的公司前董事长李志明,也同样是深耕银行业多年的业内翘楚,作为和许安同期的领导班子,带领了贵州银行赴港上市的历程,却也在离职后被纪委调查。这样的连续高层巨震,无疑对贵州银行内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提出了质疑。

贵州银行2023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贵州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113.45亿元、36.53亿元,同比减少5.38%、4.6%。自2019年登陆港股市场以来,公司首次经历业绩负增长。

表面上,公司资产、贷款、存款规模同步稳健提升,但背后,是高额的坏账呆账烂账。截至2023年末,贵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5.68亿元,较年初增长28.83%;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年提升。而高达40.39%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贵州银行还一度出圈,一是因为公司作为一家220亿港元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港股已经几乎沦为仙股,在2023年37.45%的跌幅中,一天没有一股成交成了常态,偶尔一点卖单就让股价大跳水。

二就是因为其报表中房地产业相关的不良率,总共75.41亿的房地产业贷款,形成的不良就多达30.46亿,不良率高至40.39%,在整个A股和港股加起来的银行板块中,没有比这更高的了。

此外,贵州银行近年来频繁收到监管罚单,涉及贷款管理不规范、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利用资金中介虚增存贷款规模等问题。

今年5月13日,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显示,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被罚款15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贷款管理不规范,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以及利用资金中介虚增存贷款规模。

同时,时任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分行行长王玮,因对该分行利用资金中介虚增存贷款规模事项负有责任被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时任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分行副行长张凯旋因对该分行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事项负有责任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而在三个月前的2月4日,贵州银行荔波支行、贵州银行独山支行还分别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南监管分局以“要求借款人以存放一定资金为条件匹配发放贷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理由处以罚款30万元。

这些罚单不仅暴露了贵州银行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上的漏洞,也反映出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严格要求和监管力度。

2023年,贵州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证监局共同主办召开贵州省第二届绿色金融创新应用大赛案例评选会议。贵州银行获评“2023年度贵州省绿色金融十佳典型案例”,也因此,公司在年报中自我标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但股价和报表却着实敲响了“绿色警钟”。

如何在绿色金融的创新道路前行的同时规避行业风险并保持管理层纯洁性,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贵州银行的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