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蒸发超过408亿港元!理想很美好,现实太骨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海闻社讯 电话会的正式通告还在穿靴子,理想纯电SUV推迟发布的消息已经到处传遍了。

董事长李想在理想汽车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说道:“我必须承认,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一季度的表现,与我们年初的预期有所差距。”

5月20日晚,理想汽车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188亿元的营收增加36.4%至256亿元,但与去年四季度417亿元的营收相比,减少38.6%。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5.9亿元,较去年同比减少36.7%,较去年四季度的58亿元净利润数据环比下降了高达89.7%。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预期理想汽车的营收与利润分别为255.8亿元与16.3亿元,也就是说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远低于市场预期。

对于业绩变化原因,理想汽车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3月份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导致车辆交付量减少,并且2024年第一季度定价策略变化,理想汽车的L7、L8、L9等老款车型降价,导致了平均售价的降低。

李想在会议上积极承认了公司正面临一些问题“面对问题,我们积极、快速做出调整,全面启动并落地组织升级和流程优化,提高内部经营效率和决策质量,力求更好地聚焦用户价值的创造和传递。”

同时他给出了二季度公司的指引,理想汽车预计其交付量为10.5万~11万辆,同比增长21.3%~27.1%;营收为299亿~314亿元,同比增长4.2%~9.4%。但实际上,虽然李想饱含信心,但给出的这份指引却相对保守。市场对于公司第二季度的交付量预期约为13.07万辆,显然公司披露的目标远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理想汽车此前发布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销量不及预期。虽然理想汽车对MEGA的发布抱有重望,但该车型确实在车友们眼中风评不那么令人满意,标新立异的外观设计被网友戏称为“棺材车”。根据第三方披露的数据,截至4月底,MEGA的累计销量为4374辆,远低于发布时公司预期的5000辆月均销量。

“众所周知,汽车是规模效应非常显著的行业,我相信随着产销节奏的推进,毛利率的规模效应会逐步释放。”理想汽车CFO李铁面对公司能否重回增长的质疑如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优化”浪潮席卷了理想公司。据了解,理想汽车此次的员工优化比例可能将超过18%。按照理想去年3.16万人的规模计算,此次优化涉及超五千名员工。此次人员优化的“重灾区”涉及自动驾驶团队、政府公关、MEGA条线等,这些部门将面对超过一半的裁员比例。

对此,李想表示,人员调整是为了成立质量运营团队,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重复工作,以提升执行效率。也许一时还看不到效果,但他相信明年这一切会更清晰。

另一个讨论焦点是,电话会透露理想汽车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而将推迟到明年上半年。

对于无法准时发布纯电SUV的原因,李想表示,主要是因为补能网的不完备和门店展位的不足。

在补能网的建设方面,官方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理想汽车已开放运营404座理想超充站、配备1770根充电桩。李想对此定下的目标是自营超充桩接近特斯拉中国的数目,他说:“我们目标今年底前在全国高速和城市开放超过1万根充电桩,不断提升理想纯电用户的超快充补能体验。”

门店展位方面,李想提出,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的月销量,全国需要新增大概500~600个固定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但并没有增加销量的问题。

在今年年初,理想汽车的产销数据一度还非常积极,但短短几个月,当时纯电爆卖的期许仿佛已经在破灭边缘。今日理想汽车港股大跌19.27%,单日蒸发超过408亿港元,连带同为新势力的小鹏蔚来分别下跌10.51%、6.04%,拖累恒生科技指数跌破4000点位。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车行业在近两年总体呈现越来越卷的趋势,特别是小米和雷军入局后,其带来的强大的流量能力,是传统车企所不具备的。其如同一条鲶鱼,加剧了行业的竞争与进步。他援引问界余承东的话强调道:“传统车厂在这方面是出于弱势地位的,两者可能相差两三个数量级。”

【声明】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