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低端可能做局?两月五倍正丹股份背后存隐忧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1

海闻社讯 5月9日晚,安徽泰达新材公告称,拟投资扩产3万吨偏苯三酸酐(TMA)与1500吨均苯三甲酸。此前美国英力士宣布其7万吨TMA产能由于成本问题永久停产,短短两个月不到,TMA现货价格从三月底的18000元/吨不到飙升至日前的37993.33元每吨,区间涨幅高达118%,相关概念股被热捧,产值高市值小的正丹股份2个月飙涨5倍被交易所特别停牌核查。作为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泰达新材甚至迎来了两个月8倍的夸张涨幅。

TMA作为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增塑剂、粉末涂料、聚酯树脂与绝缘材料等行业。波林化工TMA产能关停后,国内正丹股份百川股份泰达新材三大企业占据几乎所有产能。目前正常生产的国际企业主要仅有美国英力士、乔利埃特等少数企业。TMA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此次英力士产线关停,结合寡头格局、下游成本占比,卖方此前称TMA有望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化工品玩家多,扩产快,绝大多数产品绝对门槛不显著,相对门槛在绝对的利益下极其脆弱。容易形成高度集中格局的原因更多是化工品小品种品类繁杂而需求有限,市场下导致降本难度高,化工头部企业入局欲望小导致化工小品种各有各的寡头。

一个化工赛道短时间从高景气到拥挤入局扩产到过剩,并不是没有先例。

从2020年开始,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电动车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资本市场掀起磷酸铁锂热潮。“高护城河”“高景气”“高利润”是当时资本市场形容磷化工行业的关键词。

于是大量企业被磷酸铁锂行业的高利润所吸引,业内企业快速扩产,业外企业积极转型布局,导致产能迅速增加。根据搜索结果显示,有预测认为,磷酸铁锂的规划产能已经超过2100万吨,是2021年的20倍。

然而,由于磷酸铁锂的扩产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6~12个月),且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市场上很快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从2021年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到2022年需求紧缺、价格持续上推,再到2023年产能过剩、价格大幅下跌,磷酸铁锂行业经历了快速的起伏变化。特别是到了2023年,由于产能过剩、价格低迷,多数企业面临巨额亏损,仅有湖南裕能等头部企业保持盈利。

据了解,TMA也实际并不是一个绝对门槛很高的产品,虽然其下游场景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目前竞争优势较强,但同类材料在成本优势下于中低端场景的替代能力并不能低估。

查看正丹股份的2023年度年报,其客户产品集中于电源线、电缆材料与冰箱门封条等中低端场景。业内人士称,如果TMA价格持续虚高,下游客户在增塑剂、粉末喷涂树脂与绝缘漆料等领域将有强烈的局部替代意愿。

化工小品种报价不透明度高,单向走势的非理性成分大,虽然是否有交易商炒股做局,恶意报价导致价格不正常飙升尚不可知,但深交所本周已对异常波动且特别停牌的正丹股份重点监控,也有传闻相关方已经下场核查是否有违法违规情况。

摧毁一个周期行业比造就它更简单。对此,你怎么看?

【声明】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全部讨论

05-13 20:13

tma属味精概念,下游产品掺杂tma用量小,所以涨价几倍其实不影响其使用。

TMA在下游产品中的价值量占比并不高,哪个下游公司能为了一点点增加的成本去冒险用其他材料替代从而重新验证整个产品的性能?

为了骗筹码,什么方法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