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增长背后 民生银行如何厚积成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疾风知劲草,长青靠韧性。面对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培育韧性,持续打造“劲草式”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何才能保持韧性、实现韧性增长?这是很多企业着力破解的一道课题。

成立28年的民生银行,历经近几年来的主动变革,在转型阵痛中苦练内功、自我修复,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为未来可持续增长积蓄了动能。这种渐进式的积极变化,体现在该行业绩报告的主要数据上面。

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08.17亿元,降幅1.16%;实现净利润358.23亿元,增幅1.57%;年末资产总额7.67万亿元,增幅5.78%。营收微降、净利微增、规模增长,表明该行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

战略实施成效显著

战略决定方向,战略决定未来。近年来,民生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客户营销服务模式、客户服务流程、风险管理体制机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改革举措重塑了企业文化,凝聚了内部合力,打造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到,该行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通过调整优化负债和资产结构,客户结构、经营模式、风险内控、组织活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化提升。特别是在制造业、普惠、绿色等重点领域的贷款增长明显,绿色贷款增速更是达到了40%以上,体现了该行对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持。

2023年,该行坚持战略导向、细分客群服务,持续丰富应用场景、创新作业模式,全方位、多元化、综合化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大基建、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源配置,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科技金融方面,民生银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升级产品服务、强化风险管控、加速智能应用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金融对科创企业的服务质效。截至2023年末,该行对以“专精特新”客群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信贷支持规模超16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6%。

客户服务更精准更全面

客户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民生银行坚持优化基础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扩大客群规模。2023年,该行进一步深化大中小微个人一体化业务模式,在服务客户方面更精准、更全面,通过总分行一体化,实现了深度经营和扩圈强链,生态金融业务余额和链上融资均有明显增长。民生银行还加快了中小与科创业务的创新突破,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一系列特色产品服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增量扩面、降低成本”,是监管部门对小微金融业务提出的工作要求。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在精准滴灌的同时促进小微业务可持续发展,是一道需要破解的命题。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历经多年探索实践,走在了一条“质量并重”的道路上。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小微贷款7912.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77.75亿元,增幅15.7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22.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32.18亿元,增幅11.5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51.3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03万户;2023年,该行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6982.95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4.65%,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1.14%,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降幅明显。

“小微金融是民生银行一以贯之的战略,也是该行重点打造的差异化特色。”分析人士认为,民生银行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针对小微企业的新变化新需求,启动小微新模式改革转型,聚焦“线上化、信用化、法人化”,全面提升小微业务模式、产品架构、服务渠道、风控体系,实现由单一贷款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进一步提升了小微金融特色品牌。

2023年,民生银行创新推出“民生惠”信用贷款产品,集纳税、结算、征信、工商、法院、存量等数据为一体,实现了贷前自动审批、贷中自动放款、贷后智能监测的全流程线上操作,给小微企业带来了“足不出户、即可用款”的便捷体验。推广三个月来,“民生惠”余额已达133.61亿元。

民生银行还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持续打造安心便捷的移动金融服务。零售线上金融服务方面,该行推出手机银行8.0,丰富资讯频道,小额转账、理财购买等操作耗时明显缩短;新增客户资产和收益全景视图,覆盖20余类主要产品、40余个指标;上线手机银行长辈版2.0,打造智能陪伴、个人跨境金融、亲子服务、代发、养老金等手机银行专区服务;完善智能账簿服务体系,推出“一站式”账单服务;打造手机U宝,升级数字人智慧服务。

对公线上服务方面,该行推出企业手机银行5.0,实现企业网银和企业手机银行便捷互通,优化结算场景,助力企业移动办公提质增效;面向小微客群,打通多渠道服务;面向境外客户,推出英文版服务。截至2023年末,该行零售线上平台用户数11266.0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76%;零售线上平台月活用户数2808.84万户,同比增长8.22%。对公线上平台用户数362.0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47%;银企直联客户数5184户,比上年末增长24.98%。

数字化转型提速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民生银行信息科技投入59.87亿元,同比增长27.19%,占营业收入的4.56%,同比上升0.9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该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4559人,比上年末增长12.48%。这一组数据,显示出该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该行深刻把握数字金融内涵,持续、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据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有力支撑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在提升客户体验、创新产品和服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带来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2023年,该行依托战略客户上下游交易数据,通过数据增信驱动线上贷款产品模式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该行持续推动企业微信、人工智能外呼等新型触客渠道的建设,坚定落地“敏捷开放的银行”战略定位,为经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强化规划引领科技与数据能力建设,为高效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供了全面支撑。该行智能风控一期工程大幅提升了风险识别、计量和处置能力,有力支持民生惠等以数字风控、线上化为特征、面向小微客群的信用贷款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该行通过大模型和流程引擎等技术与运营作业相结合,数字化运营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效率提高和客户体验提升,同时有效控制了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更稳健

2023年,民生银行在风险内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强化三道防线建设,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2023年,该行切实践行“稳健、审慎、全面、主动”的风险核心理念,进一步压实一道防线主体责任,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末,公司业务不良贷款总额382.4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0.34亿元;不良贷款率1.46%,比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

在攻坚处置不良及问题资产方面,该行顺利完成了三年规划目标,处置了近4000亿元的不良及问题资产,实现了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生成率的“三降”,公司、小微、按揭及消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生成率均同比下降,资产质量持续稳固向好。

展望未来,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该行将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做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特别是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高迎欣也表示,民生银行将坚持“价值创造”的第一性原理,通过客群经营实现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和合理定价,同时管控好风险,实现长期稳健的价值创造。同时,该行还将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和新消费等领域,打造面向未来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