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8回复:78喜欢:115
金刚线最近也比较火
简单聊几句
1.金刚线今年增速快于光伏装机增速,主要是薄片化的需求。硅料太贵是推手,未来hjt、ibc的发展,细线化、薄片化是降低硅成本的重要手段,他是不可逆的。单位GW线耗会增加,36线的价格比其他线径贵10%。
2.现在行业格局为一超多强,美畅打破外资垄断,大幅降低金刚线的成本。除了为中环服务的金刚线公司外,上市公司中高测和恒星为二线公司,市占率相当。美畅作为行业龙头,产品品质更好有一定溢价,而且配套母线,成本控制最好。恒星母线为自产,情况仅次于美畅。岱勒今年扩产比较激进,毛利率情况还需要观察。
3.Q2以来金刚线母线由于供应紧张,出现10+%的上涨,美畅表示Q2影响不大,Q3会有压力。高测表示Q1毛利率攀升只47%,受金刚线母线以及金刚粉价格上涨影响,Q2季度毛利率会出现下降,大概回落到40%左右。
4.现在大A有一家做金刚线碳钢母线的,去年出货1000万公里,净利润1300万,81%的权益,归母1000万左右。今年产能扩大到200万每月,考虑价格上涨,今年金刚线部分利润不难测算。公司1月份有个6000万扩产计划,投产期2年。
5.如何看待钨丝金刚线。钨丝类似于母线,对金刚线企业不构成实质利空,金刚线厂家更多看上砂技术。对于原来无碳钢母线的企业,没有影响。对于原来有碳钢母线的企业,原来竞争优势有所削弱,但是也不构成实质利空。
钨丝金刚线现在成本太高,母线就要40,而成品的碳钢金刚线也才30-40。据高测的电话会议,现在市场钨丝金刚线售价是碳钢的3倍左右,应用较少。因为硅料价格较高,后期如果价格下滑,对钨丝的推动会有所抑制。当然向钨丝金刚线发展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化,更多需要线径上和碳钢上拉开差距,并且降低成本后,才会有规模化应用。

全部讨论

2022-06-18 08:21

看到一种说法:

细线化、薄片化速度加快,单GW线耗增加显著:
1)单片用量加大,以166到182为例,横/纵向切割长度增加10%,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片线耗增加21%;
2)线径减小后,如50μm降低至38μm,金刚石微粒附着量减少约24%,达到相同切割效果,金刚线耗用的长度增加32%;
3)细线切割速度变慢,线耗提升;
4)硅片变薄提出更高切割要求,线耗增加.
预计2022年线耗将提升至50万公里/GW以上,而2021年只有34万公里/GW左右。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测算,2022年全国金刚线的需求量将达到1亿km。

2022-06-18 06:38

看看年线,上一个景气周期,17-18年上半年的三超和岱勒,背后还是会惊出一声冷汗。所以行业的门槛和护城河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构建起好的商业模式,在行业下行周期就是血腥的暴跌$三超新材(SZ300554)$ $岱勒新材(SZ300700)$ $隆基绿能(SH601012)$

讨论已被 老范的空间 删除

2022-06-17 21:42

美畅+恒星都配置最好?

2022-06-18 09:08

完全不懂→_→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tob公司就值10倍。搞不懂a股为什么给这种公司远高于头部toc公司估值的原因。

美畅一直领先对手,可是终于细线化到极限了。只要技术停在了原地,后面的几家就都追上来了,长期来看,这个行业维持不了50+的毛利。

2022-06-18 01:37

金钢线

第四个是flw吗

2022-06-18 10:54

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