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第4篇:挺稳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1喜欢:17

这是我从0开始,分析分众传媒的第4篇文章,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

“这一篇以及前面的文章,大多是从干巴巴的数据推出来的内容,看起来不太轻松。

从下一篇开始,我们要进入现实世界中,对分众传媒这家公司的前世今生、竞争优势、企业文化、估值交易等角度,全面讲解我的观点。”

来吧,我们接着来看。

接下来,我先用一点时间,给读者们简单介绍一下分众传媒这家公司的历史,然后再来分析这个生意。

01 风云20年

2003年,分众传媒在上海成立,创始人江南春。

江南春笃信“定位”理论,特别认同该理论创始人“反其道而行之”的观点,“分众”这个名字,就是对当时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的反向回应。

2005年,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

2011年,分众传媒被国际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做空,当年股价暴跌50%。

2012年,分众传媒启动私有化,并在2013年从纳斯达克退市。

2015年,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成功在A股上市,这就有了我这一系列文章展示给各位的数据和故事。

顺便叨叨几句历史,分众借壳的七喜控股,总部在广州,老板叫易贤忠。

七喜是做计算机整机生意的,分众借壳前的2014年,七喜控股营收4个亿,下滑72%,毛利率只有可怜的9%。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多看看烂公司——比如七喜控股——的报表,才知道“公司比公司,气死股东”啊。

还有你们要有兴趣,可以看看七喜控股2014年的年报,简直可以作为“明明已经烂出翔,还是可以嘴硬说‘虽然……但是……’”的模板。

分众自成立以来,浮光掠影近20年过去,如今已经成为A股的知名企业和颇具争议的企业,中间几经沉浮,令人唏嘘。

分众的历史,当前我们了解这么多就够了,后面需要的部分,我会再展开讲的。

接下来,我们简单粗暴一点,开始进入到对分众这家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

02 包租婆

我们要对分众这个生意做的第一个评价,是“分众及其所在的行业,是否是简单、稳定、赚钱逻辑没有崩溃的”?

我们先看第一个关键词:简单。

简单,意味着这个行业和分众这个生意,它的生意模式和产品服务,是普通人都能理解的。

前文我曾简单描述过分众的生意,这里我稍微展开一点理一下。

广告,是一个很古老久远的生意,现代世界当下的广告,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媒体广告,最典型的就是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广告。

过去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我们都在电视前,领略过无数的“今年过节不收礼”,对吧?哈哈~

第二类,是2010年以后兴起的互联网广告。

如今,你但凡打开一个手机APP,开机页面十有八九是个广告,或者你在追剧正爽的时候,突然来一个“XXX邀你继续观看XXX”,这就是互联网广告。

第三类,是户外媒体广告,高速出入口的大广告牌就是典型,除了这一类,还有电梯广告、电影院广告、卖场广告等等,分众做的生意,就属于这一类。

如今分众的生意,总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电梯广告,进一步分为电梯电视广告和电梯海报广告,前者多见于电梯门口,后者多见于电梯里面。

第二类,电影院广告,我们每次看电影,电影准备开始的时候,一般会有几分钟的广告,那就有可能是分众承接的广告业务。

总体来说,分众的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三步:

第一步,向上游租广告位,这里的上游主要包括业委会、物业、其他广告公司和电影院,广告位主要就是电梯和电影开头。

第二步,“分门别类”处理一番,具体来说,通过物业、互联网公司等途径收集各类数据,然后贴上标签。

举个很简化的例子——通过电商数据,可以判断这个楼里的住户,最近对家装和日用品很感兴趣,可以主要推荐给装修公司和消费品公司。

第三步,租给广告主。也就是找到愿意投广告的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签订合同,然后按照合同进行广告的投放。

看完这些,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这种空手套白狼、赚中间差价”的生意,有什么难的?你给我钱,我也能做——不就是租几个电梯位置,然后找客户坐地收租吗?

我们普通人能不能这样干成,这个后面再慢慢说。

可上述这种心态,本身就说明了:这不是个复杂的生意,这个生意提供的服务和逻辑,还是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关键词:稳定。

03 独立性存疑

如果我们说一个生意是稳定的,这个生意要具备两个特点:

第一个,这个生意不能总是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行业要被颠覆、或者形态、关键技术发生重大变化的那种。

举个例子,最近一个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谷歌的市值一夜蒸发7000亿美元。

我对此领域不熟悉,但如果谷歌需要持续面对这种新技术和产品的威胁,那这就不是个稳定的生意。

对于分众这个生意来说,前文说过,只要有商业活动,就一定有广告宣传的需求,这是从需求端来说。

从供给端来说,而自从1880年西门子发明出第一台真正用电的电梯以来,这140多年中,电梯的作用和重要性就一直存在,暂时也看不到减少/消失的可能性。

这么一看,广告商需要打广告,电梯的广告位就在那,分众这个生意,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被颠覆的可能性。

生意稳定的第二个特点,要求这个生意是独立的,不能依赖于除客户以外的第三方个人或者公司。

举个生意不独立的例子,比如我的这个公众号,我做得再好,也是在微信的平台上做。

公众号平台稍微改变一下推送规则,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我这个号,如果哪天这个平台不做了,那我的这个“生意”,也就没有了。

至于分众这个生意,在“独立”这一点上,看到这里,还需要深入思考。

因为,分众的广告点位——不管是电梯门口/内部,还是电影屏幕开头,这些都是从外界租来的。

换句话说,电梯不是分众的、电影院荧幕不是分众的,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

分众的核心资产——广告点位——不是自己掌握的,那分众这个生意,可以算是独立的、进而算是稳定的吗?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读者们一定要认真思考,后面我讲的时候,认真对照一下,并做出你们自己的判断。

04 不崩溃

第三个重要的生意特点,是赚钱逻辑没有崩溃。

这种崩溃有两种,最严重的是市场需求直接不见了,比如汽车蓬勃发展以后的马车行业。

另一种崩溃稍微轻一点,通常见于赚钱逻辑被严重弱化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出现后的报纸。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众这个生意,随着商业社会的发达,来自广告主的广告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我想这些年,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毕竟现在的广告给人的感觉,已经是多得无处不在了,只要有人的地方,你还能找到多少没有广告的空间?

而商家要打广告,就要展示出来,这些展示的地点,就要收费,所以,分众的这个商业模式,目前看不到赚钱逻辑崩溃的风险。

好了,小结一下,从行业和生意基本属性的角度看,可以有几个初步判断:

分众这个生意是不复杂的,需求和技术/产品从宏观来看是稳定的,赚钱逻辑目前看起来没有崩溃的迹象,但是,这个生意的最核心资产是不独立的,这需要后面留心思考。

有了这些打底,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重点环节了,我即将对分众这个生意的投资价值,从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个整体的思考框架,就是八个字“湿雪长坡,安全边际”,建议你们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选股标准,看看那篇文章,然后自己思考一下,下一篇文章开始,我给各位展示我眼中“分众的世界”。

分众的下一篇分析文章,已经发送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分众就有了。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分众传媒(SZ002027)$ 

全部讨论

2023-04-20 18:57

深度好文    强烈推荐

电梯广告是个规模化的生意,不是租那么几个电梯就可以替代的。没有这样一个中间商去帮助谈判,去规划,去精确投放,任何一个大的广告商,都要耗时耗力自己做,那么成本将远大于去找分众。

我也持有分众,但是还不够多,今年复苏之年,且看他23年还能不能保持高额分红的前提下,把营收和利润做起来。

2023-04-20 18:24

核心资产不稳定也没关系,合同的年限不一样就行了,就算竞争对手要进去,没有规模的资源点位也无法对分众造成伤害。

2023-08-01 19:27

你怎么能写的这么好,慢慢品读

2023-04-24 14:08

为啥会有这么高的毛利率 房地产公司为啥不自己做 这个毛利率是否未来会没有 毕竟这个技术门槛很低

2023-04-21 09:36

2023-04-20 22:16

江南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买分众建议看看这本书

2023-04-20 21:24

楼主,今年股东大会你去提议一下,要不把搅屎棍新潮收购了算了。

2023-04-20 19:36

并不是很懂分众,想请教一个问题:分众能拿下的广告位,新潮为什么拿不下?市场参与者增多, 他的护城河在哪里?求教

2023-04-20 17:47

谢谢分享!广告点位的不独立性是分众的一个弱点。我观察到万达广场有些soho分众的屏都拆了,万达传媒自己做了。不过没什么广告客户。因为万达的点位不够多,理性做法还是点位给分众,毕竟它的网络效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