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ike的故事:人的命运,在自己手中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28喜欢:34

这是villike从北方农村到深圳经历的第二篇,在上一篇中,我写到:

“大三那一年,我决定跨专业考研——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不知道自己能找什么样的工作,现在想想,也是一种对社会的逃避。

在经历了一年的复习以后,我遇到了人生中下一个至暗时刻,我没考上。

当时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本科四年没有好好学习——连毕业论文都是“混”过去的,也没有任何找工作的经验,虽然不能说是废人一个,但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我们接着来看。

选择工作

后来,我决定再准备一年考研,那一年,我顶了很大的压力,在学校附近的各种出租屋里辗转了一年,经历过各种各样生活的毒打,但最终,命运女神(再一次)没有放弃认真的我。

2010年,我考上了,我去了一所心理学全国排名前列的学校,学的是应用心理学,导师是该领域的知名教授,当时的心情,真的是人生从此一片光明、一切努力都值了。

这一次,我“适当”吸取了初中和高中“崩盘开局”的教训。

一方面,我没有放弃专业的学习——事实上也很一般,后来我也总结出,我是一个特别不会“按着社会共识路线走”的人,这一点我至今不知是福是祸。

另一方面,我在研一入学半年时,就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

三年后,我要做什么样的工作、走什么样的道路呢?

我不知道,所以我当时想,可以先去看看师兄师姐们毕业后都去做什么了,于是我找了一些高年级的同学问情况,得知我的专业毕业后,一般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是到高校,要想到名校或当老师,往往需要博士学历,而且很多学校都要求海归,我不想再继续读书,也不想到高校做辅导员、走行政路线,所以这条路作罢;

第二条是做心理咨询,也就是你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很神秘的东东,这条路并非我的专业方向(专门有心理咨询的方向),而且我也不想一辈子去跟心理问题打交道,这条路也作罢。

第三条是进企业,一般来说,我的专业进企业会做两种事情,一种是进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俗称的HR,要求人际敏感,这不是我的强项和兴趣。

另一种是做管理咨询,也就是帮企业去解决一些管理上遇到的问题,这条路,当时听起来是最适合我的道路,而且我也是感兴趣的。

自己去体验

有了初步方向,我当时就想,接下来要找个公司试一试,看看工作跟自己想象中的是不是一样、自己能不能适应。

于是,我在研一的暑假前几个月,开始试图在各种BBS和求职网站上找实习,这一找才发现,当时自己读研的城市,这种机会实在是少得可怜。

沮丧之余,也是灵机一动,心想那么多师兄师姐,何不问问他们有没有机会推荐?

于是,我在学院的大群里、导师的大群里开始询问,后来还真的有一位师姐告诉我,“我们公司招实习生,但是在深圳,你要不要来试试?”

就这样,研一那个暑假,除了一腔热情以外一无所有的我,坐上了开往深圳的硬卧火车。

在这辆火车上,因为时间太久——为了省钱,我没舍得买高铁,另外一直很兴奋,所以迟迟睡不着,有一个想法突然间击中了我,让我突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发现,但凡是被我写到目标计划中的事情,整体上来说,都实现了!

火车上的这次“顿悟”,对我的人生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我要从背景开始说起。

火车上的顿悟

大概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半年,我会尝试写出自己最想达成的几个目标,然后会尝试将他们分解,并每天记录当天要做的事情。

这个过程中很关键的是,一旦目标制定下来,我不会轻易去修改,现在回想起来,我无意间可能做了一件对自己影响巨大的事情:

首先,因为要制定接下来半年的目标,所以无意中,会让我想问题远一些,所谓“以终为始”,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因为目标是一开始制定的,我们都有过定目标时雄心万丈的经历,所以也都清楚,最终斟酌写下的内容,一定对自己有很大的吸引力。

最后,目标定下来以后,更关键的是分解到了日常行动,这让我每天至少有一定的时间,是在做跟长远目标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只忙于日常琐事。

制定目标和计划,这个事情我一直坚持到自己参加工作,大概有10年时间,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所以读者中如果有还在读书的,或者孩子还在读书的,这个做法,你们可以考虑参考。

深圳的印象

接着回到开往深圳的火车上,到了深圳后,一个刚毕业的师兄收留了我,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号线白石洲地铁站B出口出来的样子,师兄带我到他的出租屋,就去上班了。

我放好东西,出来到附近溜达,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高级感满满的地方,绿树成荫,连人行道都像铺了红色的地垫,偶尔一辆车开过,许多是我不认识的豪车,还挂着2-3个车牌。

好不容易绕了出来,7月的夏天,晴空万里,一个公交车站前,我看着宽广的马路,感受着远没有那么北方夏天那么热的温度,心里有一个声音:

这就是深圳!我喜欢这个充满活力和财富的地方!

后来我知道了,白石洲虽然是个城中村,我溜达到的那个地方,就是那时的豪宅区华侨城,而那个公交车站,叫世界之窗。

经过面试,我进入了这家公司实习,进公司第二天,就被派到了浙江台州出差,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在浙江跑了台州、温州和绍兴三个地方,感受了满满的工作的辛苦和收获。

曲线救国

这家公司做的业务,不能算是严格的管理咨询,所以在研二的暑假,我再次开始找相关实习,因为有了经验,这一次就好找很多,很快一家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就联系我了。

经过面试,我在研二的暑假,直接飞到了项目上,在云南的红河州自治区,我在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工作生活了2个月,感受了咨询的工作方式,那一段生活,让我对云南留下来众多美好的回忆。

研二回来后,我对咨询行业已经多少有了了解,也认为自己是适合这个行业的,于是,我开始找管理咨询的工作。

但我发现,要想进入到国际咨询公司,自己的履历还是差点的,我又开始在自己之前加的各个群里,找相关机会。

那时候的我,胆子大、脸皮厚,由于群里大家在备注名上要加上自己的公司和地点,我就专找那些自己心仪公司的员工聊。

当然了,大部分人是不会理我的,但命运就是这么有意思,每次看起来渺茫的机会,在我的一直坚持下,最后都会有一束光出现。

有一个人回复我了,他说:“你的简历看起来还挺符合我们需求的,我们在招实习生,地点在深圳,你要不要来试试?”

是不是又是熟悉的味道?哈哈,于是在研二大家都已经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再一次出发,到了这家公司实习,并在三个月后,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工作机会。

这三个月中,我经历了巨大的折磨,自己之前的实习经历,跟这种国际咨询公司的工作难度、强度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

那三个月中,我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也无数次产生过退缩的想法,但最后,我坚持了下来,并拿到了正式的工作机会。

但这远远还没完,这家公司的风格,是不给弱者机会的,我被人力明确告知,大家对我的能力有不同看法,所以6个月的试用期,如果我不能让公司满意,我还是会面临被解约的风险。

最后我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学会投资的?

这是一个很精彩的“屌丝逆袭”的故事,我已经写过文章了,你们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回复“小白”,那就是我的故事的下集。

最重要的两点

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我从北方农村一步步走到深圳,除了命运的眷顾、父母和无数朋友、好心人的帮助以外,有哪些是我自己可能做对的地方,供需要的读者们参考。

我想来想去,表面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只是两点。

第一个,读书很重要,我妈是语文老师,我很小的时候,她会每天晚上睡觉前给我讲故事,以至于我早早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

我看书其实没什么章法,最早的时候,看故事书、漫画书,后来开始看一些名人传记之类的,总归是有什么看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靠在床上看书,是我睡前的常规动作。

看书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于一个农村和县城出身的孩子来说,书打开了一个巨大的世界,一个和日常生活不同的世界,可能因为这样,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隐隐的声音:

外面有精彩的世界,等着我去探索。

后面我学习投资,读书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一直到今天,我给你们分享的大多数东西,都是从书中学来的。

第二个,目标和计划很重要,目标代表了一个人心中的渴望,而渴望可以带来专注——这可是巴菲特、比尔盖茨认为最重要的成功特质。

光有目标是不够的,这个目标要很坚定,不能随便修改,至少在你的最后期限来临前,不能随意修改,在这个基础上,你还要有计划。

而关于计划的种种好处,前面已经说过很多,这里不再重复。

这两点,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有互相促进的作用:

读书可以让我更了解外面的世界有什么,进而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目标和计划,则帮助我一步步走向心中理想的样子,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上面这些,就是我的故事了,它说不上精彩,但在某些节点,确实有反转和逆袭,而这还是个未完的故事,我依然在为了未来而努力,后面的路上,我们并肩前行,如何?

好了,就写这么多,年快过完了,再给大家拜一次年吧:

祝我的读者们,在兔年里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今日话题 $标普500指数(.INX)$ $恒生指数(HKHSI)$ $上证指数(SH000001)$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2-02 13:23

大运靠势,小运靠勤;投资之道,多数人需要等属于自己的运势,见地、资金三位一体的时候才有好的一鸣惊人的机会!一旦大赢!撤,长期不要再进入市场!

2023-01-31 18:27

说得很好

2023-04-19 21:17

让我想起了黑石的自传厉害

2023-03-14 09:42

以终为始

2023-02-20 16:46

有你的文字陪伴真好。

2023-02-07 10:30

villike你好!我加了你的公众号了,我看到你的文章,觉得特别劢志, 我也是投资买股票,也买书学习查理-芒格、巴菲特的书学习投资,没有赚到钱。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方法不对呢?还是我的脑子不够聪明。我本身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按理是有优势条件的。你从小白特别是一位大校大学生一路走来,能够成功,特别值得我借鉴。

2023-02-05 11:58

底层逆袭多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逆周期、逆向在拐点前后坐轿子,多数人努力一生,不具备逆袭的条件,金融市场也是如此。但金融市场给了多数人尝试逆袭的机会和相对公平的博弈场所!

2023-02-01 14:24

很励志

2023-02-01 10:19

优秀,继续加油

2023-02-01 10:14

读书很重要,高启强都得看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