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身一变,腾讯可能更值钱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0回复:29喜欢:59

这是我“从0开始”,分析腾讯的第十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

“各位有感觉到,腾讯从最早的QQ秀,到如今的游戏,在用户心理把握上,有多少门道吗?

这是腾讯的第二次质变,在这方面,腾讯基本已经炉火纯青,但是,这些还是沿着旧有的路径在走。

腾讯的下一次变化,是一次彻底的变化。

从那以后,这家公司,不再是当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做产品”的少年了。”

我们接着来看。


01 搞笑的“战争”

腾讯的第三次大变化,发生在2010年左右。

各位还记得,当年的“3Q大战”吗?

事情的起因,是360弄出一个叫扣扣保镖的软件,提醒用户,安装这个以后,可以防止某软件窃取隐私。

这个东西,在腾讯看来,约等于“朝命根子动刀子”。

举个例子,这个软件,当年可以控制腾讯的一大杀招——弹窗,这等于断了腾讯推流的一条路。

结果是,没过多久,QQ用户,就收到了那一封,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如今的电商平台二选一,比起这个,就像是小儿科了,因为毕竟只是影响商家。

当年的这场战争,可是让6.5亿的活跃账户(注意是活跃账户哦,可不是注册账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哦。

最后这场战争——我更愿意管他叫“闹剧”——以国家出面、责令双方改正为结局。

这个事情算是解决了,但腾讯的委屈,如滔滔江水:

我们一门心思做好产品,招谁惹谁了?

事实上,3Q大战,其实只是一道导火索。

拿我自己的感受举例,那几年我还在读研究生,我们提起腾讯,脑子里只有两个字:

抄袭。

记得大学时候,我们玩跑跑卡丁车,腾讯后来就出了个QQ飞车。

后来,我们玩劲舞团,腾讯出了个QQ炫舞。

我们玩CS,腾讯出个穿越火线。

总之,什么游戏火,腾讯就山寨一个。

而且有意思的是,每一次,腾讯就算不能后来居上、成为第一,也能取得个第二、第三的位置。

那个时候确实是,哪怕手里玩着腾讯的游戏,心里,还是带着一丝对腾讯的不屑。

这是我那时候,作为一个用户的感受。

业界的感受就更差,以至于中国一本知名杂志,有一期,封面文章题目居然是:

《狗日的腾讯

这样的局面,已经很难看了,马化腾甚至获得一个称号:

全民公敌。

那个时候,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如果你要创业,投资机构会问你的几个问题,一定有一个是:

如果腾讯做了你这个,你怎么生存?


02 10场会议

3Q大战,让腾讯高管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就有了腾讯历史上有名的,“诊断腾讯”会议。

腾讯邀请了,当时国内知名的财经、企管、法律、自媒体人士,大几十号人,而且,这“诊断腾讯”会议,一开就是10场。

我看过那个名单,居然还有阿里巴巴的副总裁,应该说这一次,腾讯还是投入了很大的资源的。

在其中,还看到了方总@不明真相的群众 ,哈哈,方丈的发言,经住了这些年的检验。

这场会,据说刚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毕竟都是腾讯高管参会,这“诊断”,到底说哪方面、说到什么分寸合适?

我猜慢慢地,说的人多了,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建言献策(墙倒众人推)”嘛。

大家说了很多,应该说,表达了很多不满。

但是,这一系列会议,倒是在内外部,都形成了一个声音:

腾讯,要从一家只关注产品的公司,变成一家更注重开放的公司。

这可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诺基亚和IPHONE举例子,前者是很强,但却是想把,所有“我认为的好东西”,都装到机器里卖给你。

而后者,做出来的是个半成品,甚至你可以说他是个平台。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APP,和苹果的硬件,共同服务用户。

腾讯来说,以前的做法是:

发现有一个东西好,赶紧去看看有哪些可以优化(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微创新)的地方,然后用自己的流量,去推给用户。

再加上,前文讲过,腾讯的长处,就是把握用户心理、迭代优化产品。

所以,腾讯的成功公式就出来了:

被市场喜欢的产品 + 强大的优化产品能力 + 巨大的流量 = 腾讯的逆袭成功。

只不过在这个公式里,第一项往往不是腾讯的,后两项,确实是腾讯的强项。

这样做的好处,是腾讯在方方面面,都有不错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那时候,腾讯有3000多种产品。

产品太多,必然造成战略不聚焦,也正如我曾经在,这一系列文章开始时所讲:

腾讯是一家什么公司”这个问题,之所以答案模糊的原因。

另一个坏处,往小了说,是砸别人饭碗,毕竟小工作室,根本没法跟腾讯抗衡。

往大了说,是扼杀互联网创新,形成垄断。

而我们的社会,天然是同情弱者的。

所以,腼腆的马化腾,被称为“全民公敌”,腾讯被称为“狗日的”,就不足为奇了。


03 两个细节

关于这场会议,还有两个细节,鲜为人知,既然提到这里了,我就分享给读者。

第一个细节是,在预测未来时,专家也会犯错,而且是错得一塌糊涂的那种。

如今我们看到,很多人对一家企业的未来,做出逻辑严谨、很有说服力的推演,刚入投资的人,很容易对这些内容很痴迷。

顺便说一句,前段时间,有券商把宁德时代的收入,预测到2060年,我简直是哭笑不得。

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不是“不准确”,而是“错得离谱”。

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会觉得,判断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世界未来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能意识到这一点,我认为,就是在投资里很大的进步。

我们来看看,当时专家们的发言,我截取两段描述,第一段:

“有些产品,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比如像微信,也不能给腾讯带来特别多的用户,又没有特别大的市场,有几个人能用呢?”

看到这个话,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反映。

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揉了揉眼,确认没看错以后,在旁边用笔写了一句语气词脏话。

第二段:

腾讯到底应该放弃什么,又该坚持什么?XX认为,有几个产品是必须做的,即网站、电子商务、QQ、邮箱;不需要做的包括团购、微信、QQ杀毒。”

说第一段的,是某软件公司副总裁,第二段的作者,我没在名单里找到他,疑似是名字写错了。

不管怎么说,这两位,可是腾讯请来的专家,要对腾讯的战略走向,提供重要建议。

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比他们更理解行业、更有水平?

我想跟读者们说,我们千万不要,想当然以为:

这两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不靠谱的预判?

放到那个时间点,我不认为,我们能比他们看得更清楚。

实际上,连腾讯高管都承认,很多腾讯至关重要的产品,QQ空间、QQ秀、王者荣耀、微信,甚至连QQ,都不是腾讯自上而下规划的产物。

所以,下次我们想要指点上市公司的业务,该如何开展时,想想这两个例子,就知道,我们在干一件多不靠谱的事情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湿雪长坡”中,对长坡关注特别少的原因。

这也是哪怕对于湿雪,我也是先看过去的“实锤”,然后,再很谨慎地判断,未来能否持续的原因。

第二个细节,是我们如今知道了,腾讯开了这么一场会议,但我没有看到,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腾讯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议?

或者把遮羞布撤掉,换个更详细的问法:

腾讯自己开会讨论不行吗?

如果是自己人不好批评,私下请专家来,闭门讨论不行吗?

我觉得,这里面还是腾讯对于人性的把握。

往大了说,给外界、包括内部,营造一种“我们出问题了,我们要变革了”的氛围,这样,后面的变革,会更容易推进。

往小了说,腾讯为什么请这些人来“诊断”?

这里面有个很微妙的地方。

就像我前面说的,“墙倒众人推”,是必然的。

问题是,大家都是专家,当大家都在批评的时候,如果我提的批评很平淡,是不是对不起我的名号?

就这样,腾讯收获了一大堆天马行空的诊断和评价,从某种程度来说,腾讯冷静地,释放了一次某些人心中的恶。


04 大门打开

从2011年前后,腾讯开始推行开放的策略,这场策略,彻底地改变了腾讯的业务模式。

腾讯自己的角度,新业务开始有选择性地开展,不再是“逮到什么做什么”,而是在游戏、社交等几个大赛道内进行。

从外界的角度来说,腾讯从一个“小公司绞肉机”,变成了一个“平台大哥”,如果被大哥看上,搞不好可以飞黄腾达。

从报表角度看,就是投资资产的飞速增加,见下图:

你可以这么理解,从2010年开始,腾讯就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腾讯,而是变成了两家公司:

腾讯产品公司,以及腾讯投资公司。

这绝不是说,腾讯做了两块完全不一样的业务。

公司后来提出,自己的策略就只有两个字:

连接。

这个定义很有内涵,具体来说,腾讯的业务策略可以这样理解:

将自己强大的QQ,以及后来出现的微信,作为公司的地基。

QQ和微信,以及背后的流量,如今不再是纯粹的产品,而是地基,这是很重要的第一点。

第二点,这个地基,如今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放给外部合作伙伴。

大家一起合作,在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种植有人买单的果树。

第二点的核心,在于腾讯的关注点,不再是产品,而是用户需求。

而这个需求,腾讯和合作伙伴可以一起来满足它。

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前面的——战略不聚焦、什么都做,以及“全面公敌”——这样的问题了。

这个策略看下来,最大的问题是:

这种合作,或者说投资,能赚到钱吗?

比如,前面文中我提到,从2010年后,腾讯的毛利率、净利率纷纷下滑,这新增加的生意,真的是好生意吗?

这还没完,再深入一点,这里面还涉及到,对腾讯这门生意,重新定性的问题。

如果腾讯这些投资,是不做不可,那跟重资产企业赚了钱、全都要再拿去买设备,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下一篇见。

想看某家公司分析的话,在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公司名称即可(比如腾讯)。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上证指数(SH000001)$ $阿里巴巴-SW(09988)$#腾讯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340亿#

精彩讨论

燕锋--低估收集者2021-08-19 08:46

关于预测我也说两个,IBM总裁小托马斯说:全世界只需要10台商用计算机。比尔盖茨:对任何人来说,640k容量都足够了。
没有人能看清未来!即使你身在其中!美国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因为没有产业指导政策,自由才是第一创新力!

湖北小沈同学2021-08-19 10:11

感觉腾讯未来不是主线了,像10年前的百度

未虑胜先虑败20242021-08-19 07:55

方丈说了啥

三千金的妈20202021-08-19 07:49

而后者,做出来的是个半成品,甚至你可以说他是个平台。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APP,和苹果的硬件,共同服务用户。

公司后来提出,自己的策略就只有两个字:

连接。

这个需求,腾讯和合作伙伴可以一起来满足它。

全部讨论

2021-08-19 08:46

关于预测我也说两个,IBM总裁小托马斯说:全世界只需要10台商用计算机。比尔盖茨:对任何人来说,640k容量都足够了。
没有人能看清未来!即使你身在其中!美国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因为没有产业指导政策,自由才是第一创新力!

2021-08-19 10:11

感觉腾讯未来不是主线了,像10年前的百度

2021-08-19 07:55

方丈说了啥

2021-08-19 07:49

而后者,做出来的是个半成品,甚至你可以说他是个平台。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选择要安装的APP,和苹果的硬件,共同服务用户。

公司后来提出,自己的策略就只有两个字:

连接。

这个需求,腾讯和合作伙伴可以一起来满足它。

2021-08-19 15:23

腾讯的赚钱能力、前瞻能力无需任何质疑。政策风险看着吓人,也无需多虑。原因一,国家不会满足部分人民搞死腾讯的美好愿望,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是革命党。原因二,马化腾先生已经证明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心理的把握能力。$腾讯控股(00700)$ $腾讯控股ADR(TCEHY)$

2021-08-19 13:19

跌就完了

2021-08-19 08:26

在旁边用笔写了一句语气词脏话…v大的人设就此崩塌了

2021-08-24 00:24

分析腾讯的这十几篇文章值得多读几次!

2021-08-23 18:18

好文章,一口气看完了十篇

2021-08-22 10:24

转做平台和生态,是走向帝国的起点$腾讯控股(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