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还有很大空间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9回复:294喜欢:85

本文语音版:网页链接

这是我“从0开始”,分析海天味业的第七篇文章。

在上一篇文章:(在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海天即可)中,我提到:

“一条条看下来,我们可以谨慎地判断,未来海天还是有比较好的机会,可以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的。

对于海天这家公司,以及所处的行业而言,单靠理性分析来看,有没有、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呢?

这虽然是一道选答题,但也是一道有意思的话题,可以让我们对海天这家公司,及其所处行业,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摆在海天面前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01 太优秀

开始讲长坡以前,先回答一下开始的几篇文章中,我提到的一个问题:

如此高的分红比率,是因为海天找不到增长空间吗?

我们看看下图,是海天的历年营收及增长率情况。

公司这些年,基本保持了15%以上的收入复合增长率,再来看看利润的增长情况。

由于有经营杠杆的存在,海天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甚至可以达到20%以上。

那么,如此高的增长率,为何还会给人一种“增长乏力,以至于必须将超过一半利润分红,才能维持ROE”的感觉呢?

这是因为,海天的ROE实在是太高了,35%的ROE,如果想要维持,是需要超高的利润增长率的。

所以,不是海天“增长乏力”,实在是因为她的盈利能力太强了。


02 高下立现

我们接着回来,看海天的长坡。

海天的产品,可以简单分为三类:酱油、耗油、调味酱,历史的营收比例关系,为了让读者们有直观的感受,见下图。

要说明的是,这张图展示的,是三类业务的营收占比,虽然酱油和调味酱的占比有所下降。

但其实,三类业务的营收,都是增长的,并没有下滑,下图是三类业务的营收情况。

这三类业务,他们的增长情况,是有比较大不同的,所以,长坡部分,我们分成三类业务来看看。

先来看酱油,这是海天的立身之本。

对于酱油来说,海天有4条增长的途径和方式,每一条都有希望。

第一条,人均消耗提升。

读者们这些年,可能也体会到两个事情。

第一,下馆子/点外卖的次数,比自己做饭的次数,明显提高了不少。

这也很正常,一方面,我们都越来越忙,能静下心来,做一顿完整饭菜的机会,相对减少很多。

很多时候,恐怕连“对付着做一点”,都觉得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另一方面,国人的收入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餐馆、外卖也越来越多。

“出去搓一顿”,已经从上一代的“小奢侈”,变成了如今很多家庭的“周末标配”。

第二个事情是:我们的嘴,越来越刁了。

如今,家常小炒,已经很难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了,我们恨不得吃的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甚至令人叹为观止的。

而这些,很明显光靠食材,是远远实现不了的,调味品在其中,应该说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回到人均消费量上,如今,我们国家酱油的年产量,大概是1000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大致算过,这大概相当于每人每天17毫升左右,17毫升是多少,你看看手边的一次性杯子,那个杯子是200毫升左右。

直接点说,这是一个相当少的量,各位不妨想想,你去吃火锅时,调一次酱料,要放多少酱油吧,那至少是50毫升的量。

越来越刁的嘴巴,越来越多的外部就餐,让越来越多的人均消耗,成为一种几乎是必然的趋势,这就是海天酱油的第一块市场空间。


03 伪命题

海天酱油增长的第二条可能性,来自于酱油均价的提升。

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均价提升,并不是字面意思的均价提升,事实上,这个观点,适用于海天三大产品,看看海天三类产品的历史单价。

上图清楚地告诉我们:海天的产品,提价能力非常不明显。

以酱油为例,2010到2018年间,海天酱油的单价,从0.43万/吨,上升到0.53万/吨,上涨21%,年化涨幅只有2.3%。

这里所说的均价提升,指的是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单价提升。

按照公开渠道收集的信息,目前提到的“高端酱油”这个酱油中的细分行业,大约占到总营收的40%左右。

而这个高端酱油,我们也不必把他想得有多“高端”,通常情况下,高端酱油,指的是一瓶500毫升,价格在8元及以上的酱油。

有些读者可能会奇怪:市面上的酱油,不都差不多是8块以上吗?

我们始终要记得,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收入水平差异极大的国家,一线城市的普通商品,在小县城里,有可能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至少目前反映出的数据是,市面上有60%的酱油,都是一瓶不到8块钱的。

没错,你们刚刚的那种反映,就是酱油单价提升的源泉。

因为,人的收入在提高,对更好酱油的需求在增加,而一瓶不到10块、却可以用一两个月的东西,你不会对他的价格太敏感的。


04 碧海蓝天

海天酱油增长的第三条可能性,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提升。

这一条,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

第一个视角,中国的消费品企业,可以通过终端覆盖程度,来大致判断渠道还有多大的空间。

海天2020年报中,有如下描述:

“网络覆盖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域,320 多个地级市,2000 多个县份市场。”

按照经验,中国可供消费品企业覆盖的市县级市场,大约有400+2800个,按照海天的披露,大约有2300个左右,也就意味着,还有30%左右的渠道空间。

公司披露的另一个数据,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公司年报:

海天味业以5.2 亿消费者,73%的渗透率,位列中国快速消费品品牌第4位。”

第二个视角,之前在老板电器伊利的系列分析文章中,我提到一个稳定行业中,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份额分布比例问题。

按照海天2020年酱油收入130亿来看,行业大致规模800亿左右,市场占有率不到20%。

目前酱油这个行业,还算是一个“群雄割据”的行业,网上可以找到一张图,是2018年的酱油的市场份额,见下图。

看到饼图中红色部分,很明显,海天在这条赛道上,还有更多的市场份额等着她。

上图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

酱油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消费品行业,乳制品有蒙牛伊利你争我抢,空调和格力和美的,油烟机有老板和方太。

酱油这个行业,从市场份额来看,海天对后面几名,是有着碾压的优势的,海天的市场份额,甚至高于2-4名的总和。

酱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集中化、品牌化、高端化。

集中化,指的就是市场集中度,会也来越高;

品牌化,指的是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多地从小品牌手里,向前几名,尤其是龙头转移;

高端化,指的就是前面说过的,高端酱油占比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背景下,拥有远超对手实力的海天,势必会极大地扩展自己的市场份额。


05 星辰大海

海天酱油的第四条增长途径是:消费者群体的扩张。

前面提到过,对于“鲜味”的追求,是不分人群、不分国界的,也就意味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酱油这个产品,是有可能销往全球各地的。

当然,如同我在分析白酒时,提到的观点:

一个国家产品的输出,往往输出的不是产品本身, 而更多是文化的输出。

短期来看,酱油要想销往全世界,有很大难度,但是至少从口味来讲,中国的酱油,是有机会走出国门的。

第四条相比前三条来讲,期待的成分更多一些,但单单前三条,就足够给海天的酱油,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06 甜点

再来看看蚝油可能的市场空间。

我要承认,我对蚝油,是这几年才有了那么一点感觉,早年,我只能想到蚝油生菜这么一道菜。

可能是来了广东的原因,这几年,我发现蚝油的使用场景,突然多起来了,尤其是在吃火锅的时候,我发现加了蚝油的酱料,有一种独特的美味。

海天的耗油,从历史表现来看,是相当不错的,看看下图。

绿色那条线,是海天蚝油收入的历年增速,可以看到,蚝油的增速常年保持两位数,而且经常是20%以上的增速。

另外,这个增速,也是海天三类产品里面最高的。

关于蚝油的高速增长,海天年报里总结了两方面,我认为非常正确,摘录如下:

“公司有效抓住蚝油全国化和居民消费的发展机会,实现蚝油领先优势的进一步扩大,产品综合竞争力得到质的提升。”

蚝油过去的消耗,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南部沿海地区消费多,其他地方消费少;

一个是专业厨师使用多,家庭使用少。

如今,越来越多的其他地区人群,以及家庭,发现了蚝油的鲜美,就像我自己发现的那样,所以,越来越多的蚝油需求就这样释放出来了。

但是,如果以极端保守的姿态,看待蚝油的市场空间,我的看法是:可以有所期待,但不能期待太高。

原因也很简单,蚝油的市场数据偏少、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蚝油,但毕竟这还是个偏小众的调味品。

所以,如果足够保守的话,我觉得不用对蚝油抱有太高期望。

再来看海天的第三块业务:调味酱。

海天的调味酱,曾经是被公司寄予厚望的业务,从过去公司介绍中排名酱油后面,就可见一斑。

只可惜,调味酱这个业务,从来就没有被做起来过,看看下面这张图。

最下面那条红线,就是调味酱的历年销量,自从2014年以后,相比于酱油和耗油来看,明显是增长落了下风。

不过也要说句公道话,上图展示的是历年的销量,如果看调味酱的历史收入,从2014-2020年,6年间,调味酱从15亿营收,增长到25亿营收,增长了67%,年化增长率也有9%。

只是和同期蚝油的增长215%,酱油的增长106%比起来,调味酱的增长,就明显相形见绌了。

所以,如果要保守估计的话,我们也可以认为,调味酱没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就算有,也不会太高。

除了以上三类主要产品,有些读者可能会提到,海天如今还做了酱菜、醋,甚至还做了火锅底料,这些产品的增长空间,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海天的最后一篇文章,包含我对于估值的分析,已经发送在微信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公司名称(比如海天)即可,我的交易,后台输入交易可以查看。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海天味业(SH603288)$ $千禾味业(SH603027)$

精彩讨论

郭荆璞2021-06-15 09:33

$海天味业(SH603288)$ 是很好,坡长雪厚,问题是20%的年化增长真的能支撑80倍PE吗?如果10年以后回归到20倍PE,这10年的股价年涨幅也就是5%,能不能跑赢通货膨胀都要打个问号

郭荆璞2021-06-15 09:41

我当年刚入行的时候,券商的煤炭报告也是这样,业务分析事无巨细,估值部分就一句话,煤炭行业平均市盈率60倍,这个公司才45倍,速速买入!$中国神华(SH601088)$ 当年的95块钱就是这么来的吧。只不过现在写估值部分,很多人都不用跟同行比较了,因为海天恒瑞们最优秀,所以相对于同行要有估值溢价,或者用个低到不可想象的折现率给你算DCF

郭荆璞2021-06-15 09:38

我在雪球看过很多文章,也看过很多券商报告,前面100页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头头是道,最后半页纸写估值,就两个字:买吧

郭荆璞2021-06-15 18:14

你自己在家做饭不多吧。。。中餐家里和饭店味道主要的区别首先是火头大小,饭店火大有的还有鼓风机,铁锅温度比家里高而且持续,这样才有“镬气”;其次是多种香料调料,同样是红烧,家里用生抽老抽冰糖八角桂皮香叶已经算讲究的了,饭店要炒糖色,还有十几种香料加持,味道自然更丰富;最后是出锅前勾芡和明油,打芡的手法火候好,味道包裹食材会大大加分,明油一般是香料和葱姜香菜炼出来的,增色提香,就这一道工序,家里就不那么好复制,这还只是小炒肉或者红烧肉这样的家常菜家里和饭店的区别。中餐调味博大精深,哪里是一个酱油就能搞定一半的。。。

flxk2021-06-15 18:24

还有人说海天就是饭店的味。。饭店就这么没追求吗。。

全部讨论

$海天味业(SH603288)$ 是很好,坡长雪厚,问题是20%的年化增长真的能支撑80倍PE吗?如果10年以后回归到20倍PE,这10年的股价年涨幅也就是5%,能不能跑赢通货膨胀都要打个问号

2021-06-15 12:50

还有很大下跌空间

2021-06-15 10:27

别吹了

2021-06-15 10:08

一个垃圾想半天,酱油这么透明的行业分析半天,日本酱油市场格局是终点,只不过差别是在总量上和市场份额上,国内总量太大,所以盈利会超过日本企业很多,但市场太大,竞争格局会再分散点,其他的逻辑除了忽悠人就没别的意思了。投资人只要看两条就可以,第一现在偏离静态价值多少,第二距离你认知的天花板的价值有多少距离。这个思想方法秒杀这几年一切牛鬼蛇神,还他么一群公募基金经理,自己心里想什么都是瞎子吃馄饨自己心里有数。

2021-06-15 15:13

拿格力,平安,海天味业,海螺水泥,的今年都亏死了吧

2021-06-15 13:00

这种乱七八糟的分析,居然还好意思发出来。莫非海天要改行做原子弹了,那70PE太低,应该7000PE,现在赶快买,不过写文章的一伙兄弟要先出货。

2021-06-15 22:20

吹上太空

注册雪球三周,看了不少文章多是深入浅出很透彻的分析各种涨老高高的大白马强烈看涨的球文,个人感觉受益不大,要是能分享总结从低位选这类股的方法就更好,(迈瑞 药明 深信服等这类当时低位的绩优公司我19年也买入一直持有到现在,但现在不向朋友提及了,涨太高了嘛,不适合多说了)我总结了些许选慢牛方法(5.23慢牛选股浅析文章有重点介绍)近两年反复使用效果不错(如前期文章中分享的广电计量、 道通科技、璞泰来、安恒等低位绩优票近期涨势喜人) 安井 鸭脖 三棵树 健帆生物等都是19年选出来买入的其他慢牛5.23文章有介绍此处不一一列举,真诚地希望能在此结认有缘同道中人吸取他们从底部选慢牛的方法不断完善自我,当然最好也能补缺别人,互相学习嘛。我的球文以后会分享更多低位绩优股,欢迎交流指正。在征战股市的道路上我们永远是战友,如果有缘我们一起努力并肩作战一起提高吧,学习永远在路上!海天太高了

2021-06-15 20:59

去超市转转酱油牌子一大堆,没觉得谁比谁高端,增长空间在哪里,以后炒菜每个菜多放二两酱油吗?一个估值这么高的普通消费股,上涨空间多大不知道,下跌空间觉得倒是不小

2021-06-15 20:33

除了贵还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