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3回复:167喜欢:17
内债不是债?这都是什么歪理邪说[好逊]

全部讨论

内债不是债,
外射不叫射。

2023-10-26 16:45

内债不是债,因为容易赖。这个说法貌似来自黄海洲的理论,在赵燕菁的《大崛起》中有提及,我炒菜听书时有听到,大概印象如下:
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纸币-----央行的负债,更像是整个国家财富的所有权凭证,你可以用纸币兑换到该国的各种财富,纸币类似国家财富的股票(所有权凭证),而不是央行真正的债务,纸币你也可以看做是商品的一种,由央行生产的一种特殊商品,提供计价、商品交换、财富存储等功能,不需要真正归还,只要社会对纸币的需求与供给保持大体平衡,不引发恶性通胀,反而可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滚动扩大央行发行的纸币规模。所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央行连续印钞十几年,居然都没有引发恶性通胀。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内债不是债,央行应该大胆加杠杆来发债刺激经济,只要不恶性通胀就没问题。
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直接上市股权融资,融到的钱变成股东权益,反而降低负债率。如果上市门槛高,只能去银行贷款融资,变成企业负债,提高了负债率。
对于全社会而言,融资是以股权还是债权融资,无非就是企业的盈利或亏损在不同社会成员间的不同分配问题。
中国宏观杠杆率中,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跟上市门槛高迫使企业过多贷款融资有关。从这个角度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将债务变成股权,内债不是债,似乎有点道理。

2023-10-26 19:37

浮亏不是亏

2023-10-24 23:41

我表弟问我借了几万块至今没还,现在他又学会了这句

债务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不明白普通民众为啥能开心的起来?

说法是:本币债不是债

2023-10-25 09:16

政府借贷一百亿建一个工业园,一百家企业各借贷一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投资,两者形成的资本品是不同的。前者借贷不需要决策者个人归还,形成的资本品有相当大概率无法实现预期回报,资本被浪费的成本由全社会承担。后者借贷需要决策者个人归还,如果资本品无法在预期内产生价值,个人会损失财富,资本被随意浪费的概率相当小。

2023-10-25 11:49

内债确实不是债,是税!铸币税。最后还是平摊到大家头上

2023-10-25 01:00

人家说的是,本币计价的债可以看作一种税

2023-10-26 21:50

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拆穿方法,只要记住一个现代金融的基本恒等式,一方之债务即另一方之资产。
所以,任何表达某一项债务不是债务的时候,实际都是等同表达,某一项资产就不再是资产。本质就是否认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的效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