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那从未被吸取的教训——《美国大萧条》读后感(345)

发布于: 雪球转发:36回复:24喜欢:103

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而要求银行扩张信贷,引导通货膨胀,这在2008年之前的美国和之后的十几年成为常态,然而罗斯巴德及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研究的结论是,正是政府对信贷和通货膨胀的控制导致了上游资本品投资过剩,储蓄/消费/投资的平衡被打破,大萧条的根源在于之前10年的错误。换言之,当企业家跟随政府的指挥棒机械的起舞,当时间的价格受到扭曲,最重要的资本品——资产的价格就会出现泡沫,当泡沫破裂的时候,大萧条就会到来,而我们从未吸取这其中的教训。

三、无法面对衰退就无法理解周期,也无法正确的看待繁荣

“衰退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的自我调整,它清算繁荣期造成的经济扭曲,特别是资本品这些高级生产领域的过分扩张和消费品行业的投资不足... (萧条可以)重建一个能够对消费者需求产生有效反应的体系。”

——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第二版序言,1971.7

长期的通货膨胀培育了通胀预期,并且使商业建立在通胀稀释债务的模型之上,在通货膨胀逆转时会导致破产和严重的萧条,在奥地利学派看来,破产和萧条是短暂和必要的。

商业周期的起源,和经济萧条的原因,无论二者谁是特殊的,都不是市场的内在缺陷,而是源自银行系统导致货币与信贷的扩张,推动了繁荣和萧条的循环往复。

政府通过信贷扩张和银行准备金来控制和消灭货币性通货紧缩,但政府无法改变衰退和萧条的本质:相对于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消费品的价格出现上升。这样的相对价格变化的原因来自于投资的相对强度。

罗斯巴德的方法是区分“好的”即由储蓄和合理回报的资本进行投资,和“坏的”也就是信贷导致的资本不良投资。他还延伸研究时间至1921年危机结束的时刻,作为繁荣-萧条循环的开始。罗斯巴德通过比较1920-21年危机与大萧条中政府实施的公共政策以及延续时间来说明政府干预的作用。

1. 商业周期理论——周期理论与普遍的经济学原理相结合

危机与萧条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周期理论必须与普遍的经济学原理结合,而不是仅仅解释周期和萧条。

商业周期的核心问题是普遍性的繁荣与萧条如何产生,这些周期波动不是具体行业的供求变化带来的,也不是全部行业周期的总和。

普遍性的商业周期理论必须解释的3个问题:

a.     为什么企业家们会不约而同的犯错误?是什么因素发生了突然变化使企业家都错的如此离谱?(发生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此起彼伏是自然的,能够同时扩张消费和投资的只有信贷的扩张。利率信号诱使企业家犯下一连串的错误。)

b.     资本品行业的波动为什么远大于消费品?

c.      经济繁荣时期货币数量增长,在大多数但不是所有情况下,萧条时期货币数量下降。

普遍性的商业周期是依靠货币实现传播的,货币带动周期波动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流动,其波浪之下潜藏的是需求的转移。而普遍性的商业周期则伴随货币需要与供应之间的此消彼长,并体现于货币购买力的涨跌。

2. 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是对利率的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财货、低级财货和高级财货的概念。

Goods,奥地利学派文献常翻译做“财货”。离消费者较近的是低级财货,较远的是高级财货,用高级财货可以生产低级财货。高级财货主要包括资本品、土地和工资。

门格尔概括的一物成为财货的4个前提是:

① 人类对此物的欲望;
② 使此物与满足人类欲望保持因果关系的本身属性;
③ 人类对此因果关系的认识;
④ 人类对此物的支配;

即人类事实上能够获得此物以满足欲望。

然后是财货分类与消费/投资比率的关系。

对低级财货和高级财货的不同需求的变化,就是对于消费和投资的偏好变化,这种变化本质上是对时间价值的一种估计。

“自然利率”是纯利率的体现,时间偏好(对近期的偏好/对远期的偏好)越低,纯利率越低,投资与消费比例越高。纯利率加上或者减去企业风险和购买力成分得到市场利率。

对市场进行货币干预造成了“繁荣-衰退”的周期,特别是银行业对商业信贷的扩张。

银行体系如果不顾自然利率,人为增加信贷,压低利率,扭曲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就会传递给企业家错误的信号,通货膨胀的结果是过度资金投入长周期生产过程,抬高资本品和生产者面对的商品价格,促使投资从低级财货向高级财货转移,也就是说投资相对地从消费品行业向资本货物行业转移。(可参看哈耶克《物价与生产》)

由于高级财货的生产周期更长,时间偏好和利率的下降,意味着不同财货之间的价格差距(也就是投资回报率)下降,同时更多资本涌入长期投资,会拉长整个市场的生产、回报和资本结构的时间长度。

对时间价值的估计,以及对利率的预测,会被政府和政府控制的银行体系推动的信贷扩张扭曲,这是奥地利学派对商业周期和繁荣/萧条循环的解释。

信贷扩张只将可得资本引向高级的生产领域。信贷扩张导致的繁荣,并不是过度投资,而是投资于不当的行业,错误的比例,因此繁荣持续越久,扭曲就越严重。

投资的定义是:支出的目的不是满足支出者的需求,而是满足其他人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

奥地利学派区分“好的”投资和“坏的”投资,也就是说信贷扩张带动了错误的投资,干扰了时间偏好和预期。繁荣之中充斥着浪费而错误的投资,危机的意义就是清算这些投资,而启动危机的是消费者重新确立符合他们要求的消费-投资比例,或者政府无法刺激银行继续增加信贷。利率调整的结果是重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有效服务体系。这种需求是消费者对近期和远期需求平衡和取舍之后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以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以合理有效的服务为目标,那么萧条就是一种复苏,即投资-消费结构偏离消费者需求之后的调整和复苏。

持续的银行信贷总能使借款人逃脱消费者对他们的惩罚,直到消费者发起一场报复性的运动,终结扭曲的繁荣,这就是危机和萧条的实质。

3. 政府扭曲利率、阻碍市场调整是危机产生的原因,也是危机深化和延长的罪魁祸首

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的信仰依赖于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一般媒介,货币既是传导和平衡周期水位的媒介,也是储存价值,实现消费-储蓄-投资平衡的工具,这种工具属性依赖于时间偏好。社会中所有人的时间偏好共同决定了利率。

(此处我有疑问,利率是边际定价的吗?)。

货币数量的增加确实在短期会压低利率,但长期来看利率取决于时间偏好,因此长期上货币数量不影响利率。

商业银行存款构成货币基础,其他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之上拓展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存款也是货币供给中最活跃的部分。货币数量的变化影响的是对时间偏好的判断,银行信贷扩张带来的过量的货币导致不同财货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就是回报率差距)下降,高级财货的时间风险被低估;信贷收缩导致利率的差异上升,周期更长的资本品的价格相对于消费品的价格就会出现下跌,带动机器设备、房地产、土地和工资的下降,这种价格的下跌会远超过前面的获利,并推动利息回报率的上升。

信贷扩张当中,随着通货膨胀资本品的投资是有泡沫的,会计利润是由资产重估带来的;在危机和萧条中,重置投资变得有利可图,而此刻增加消费会导致萧条延长。

必须区分信贷扩张导致利息降低,和银行主动降低利息,降低利息使投资人受惠,但不会导致信贷扩张。银行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缩减债务停止扩张,信贷扩张是银行的本性而政府总是怂恿银行扩张信贷,试图以通货膨胀来推动经济发展。

萧条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① 收缩信贷来自于银行的退缩而不是借款人的选择;
② 期望价格下跌、变卖资产偿还债务、投资谨慎导致了对现金的需求增加;
③ 价格下跌只是萧条的次要特征,不一定出现;

并非价格下跌使商业衰退,而是销售价格与成本之间的价格差异即利润率的变化和调整表现为衰退,而这一差异正是“自然利率”。

政府阻碍市场调整的方式:

① 阻止/拖延清算和清偿(包括展期);
② 进一步通货膨胀或阻止物价下跌;
③ 保持较高的工资率和救助失业;
④ 刺激消费并阻碍储蓄。

通货紧缩和挤兑是对银行过度扩张信贷的惩罚。通货膨胀则是一种税收。考虑到收入的不同,通货膨胀作为面向全社会统一的税收,对低收入者影响尤其大。1929-1932年,工会工人的工资率下降6-12%,非工会工人则下降14-36%。资本品行业的工作均分加剧失业情况尤为显著。

利率扭曲资源配置,是因为高杠杆、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利率敏感,低利率导致的资本品过度膨胀,是因为重工业、房地产是这样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样受到流动性过剩的鼓励(更容易募集股本,更容易借贷)。

银行和政府推动的系统性、规律性的信贷扩张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以及对银行及其他政策的干预延长了扭曲的时间,阻止萧条快速结束失败的扩张,这是商业周期的本源。

四、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学本质的看法

“经济学理论对于其他历史事实来说,是一种先验的知识。”

——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第一版序言,1963年

奥地利学派强调,市场永远处于不均衡状态,企业家是主要的驱动力量,信息由个体收集分析,并据此产生决策。奥地利学派的根基是市场过程、企业家精神和货币理论,其表现形式是商业周期理论。

奥地利学派似乎与凯恩斯主义是一生之敌。不过无论是否支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都在使用凯恩斯的总供给/总需求框架讨论问题,包括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变时的非充分就业问题。

只有奥地利学派真正在批判凯恩斯,罗斯巴德指出,只看总数而不深入经济发展中的微观层面的商业问题,不理解商业运行当中的具体条件,以及货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凯恩斯主义失败的真正原因。

凯恩斯理论的弱点在于一般劳动对应的价格是平均值,是不可能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因此政府不得不投入额外的货币来推动购买。因为信贷扩张到价格上升中间有时滞,而政府不能在价格上升中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所以当通货膨胀开始的时候,萧条其实就不远了。

1. 大萧条——奥地利学派批判政府扩张信贷的最佳证据

格林斯潘在《黄金与经济自由》(1966)中对大萧条的解释,有着奥地利学派的影子:20年代中商业活动的小幅度震荡导致美联储过量发行票据储备,积累的储备刺激投机,并演化成空前和荒谬的繁荣,吸收储备压制投机的动作来的太迟,没有意义了,最终商业信心丧失,大萧条来了。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和供给,而不是需求;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否则人类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而按照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看法,通过信贷和利率工具,可以调整总需求,从而达到与总供给相互协调,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这在奥地利学派的框架下,正是政府通过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实现不切实际的增长,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完整机制。

2. 奥地利学派经济史

罗斯巴德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理念称为“先验的”,我觉得反过来说更合适,奥地利学派事实上是一种经济史观。

奥地利学派完整的经济史框架应当是:

① 生产能力上升的影响(价格下降);
② 信贷扩张的影响(价格上升);
③ 其他因素,如农产品需求变化、新兴产业的需求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生产活动,也对资本品的分配有影响。

这一框架,与其说是一种先验的知识框架,不如说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的一种理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政府应用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框架去制定政策,毕竟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有用的东西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什么都学不会。

回顾奥地利学派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轨迹,一代又一代的信徒抱定批判和不妥协的姿态,指点江山,却又无奈的看着人类的精英们一次又一次把全球经济带入深渊。

A.    第一代

卡尔·门格尔:主观价值理论和边际分析,强调时间和利率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

B.    第二代

欧根·冯·庞巴维克:对经济增长的资本和利息理论,当期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决定资本积累,资本品的积累导致生产的迂回过程和技术进步。

弗雷德里希·冯·维塞尔:提出边际效用、经济计划、机会成本的概念,以及经济增加值EVA。

C.    第三代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总结了奥地利学派从方法论层面上的个人主义、理性人类主义、主观价值论、经济行为不确定性、健全货币和有效政府等观点,并指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建立在“人类行为总是有目的的”这一基础之上。

路德维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主要著作《物价与生产》和《通往奴役之路》,前者解释了大萧条,完成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即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导致资源向资本品生产的倾斜,导致不可持续的繁荣,当货币扩张不可持续,利率向自然利率水平回归,泡沫就会破灭;后者则警告,走向福利国家和大政府将导致人们失去政治和经济自由,这是“通往奴役之路”。

通过对危机和货币历史的研究,奥地利学派完成了商业周期理论和对繁荣-萧条循环的最终解释,他们对繁荣-萧条循环的分析框架是:

① 分析具有特定周期性特征因素的运作;
② 周期如何在经济繁荣中产生和发展;
③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如何被抑制;
④ 萧条在市场调节机制失效时产生。

奥地利学派对繁荣-萧条循环的分析重点是政府对经济进行的干预作用,那些政府的错误行为。由此我认为,奥地利学派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史理论。

3. 奥地利学派的终极恐惧

罗斯巴德在书结尾写到了内心真正的恐惧——对财产权的侵犯。

在数年的危机进程当中,以及此后的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向萧条宣战”是时常出现的口号,这是一种计划经济特征的宣言。把对抗萧条比做军事行动,反映出当危机袭来之时,人的心态的微妙变化,我们渴望“战胜”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为此我们愿意付出代价,我们愿意向能够抓住的任何有组织的结构靠拢。

这和抗疫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奥地利学派表面上恐惧的是不受限制的信贷扩张和政府的力量,内里恐惧的是计划经济,是以向萧条宣战名义下,向财产权宣战的行动。在萧条和危机当中,债权人的财产权和要求权力是最容易遭受侵犯的,债务人在此时占据道德制高点。

从财产权的角度来看,银行假日(1933年2月各州,3月6日至13日由新任总统罗斯福推广至全国)和通货膨胀都是对财产权的侵犯。在罗斯巴德看来,通胀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趋同了。

而财产权恐慌的直接结果是黄金外流,通货出现危机。1933年2月一个月当中,在新当选的罗斯福总统可能实行法西斯主义并放弃金本位的传言影响下,不可控制因素导致准备金下降10.89亿美元,尽管贴现票据和买入票据量增加1倍和10倍,准备金净额仍然下降了3.05亿美元。这导致货币供给总量大降,银行破产剧增。人们变现存款的行动大大加速,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美国银行体系失去了信任。

罗斯巴德处理大萧条问题的核心假设是:经济需要工资率根据边际生产力进行调整,但商业机构没有这样做。“每当政策推动商业偏离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时候,政策反而加剧了人民所遭受的痛苦。”

胡佛给我们的教训是,只有政府的信贷扩张和通货膨胀能够造成繁荣与萧条的商业周期,萧条是宽松推动繁荣期的通货膨胀的结果,会因为政府的通货膨胀和其他干预措施而被延长和加剧。萧条以及萧条下人民对政府政策的容忍,会造成对侵犯财产权的行为熟视无睹,从而毁灭商业发展的根基。这是罗斯巴德对大萧条经验的总结,同样是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史的总结,和他们对政府政策最深重的恐惧的体现。

五、那么今天呢?

今时今日,我们回顾美国大萧条的意义又何在呢?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对美国利率、货币发行量和资产价格的对比研究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图1:1918年至今美国利率与货币发行量

图2:1980年至今经历长期利率下行与1918~1948年的对比

图3:对比1930-1950年两次放水之后主要类别资产表现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在金融危机的历史中,这相同的韵脚,在罗斯巴德和奥地利学派看来,就是政府推动的信贷扩张和通货膨胀,以及这信贷扩张扭曲的利率导致的错误的不良投资。

 

附录:

A.    萧条时期的数据——产出、工资和就业

a.     时间:1929.8—1933.3

b.     主要经济指标

失业率:25%
GDP:约一半
股票:-76%
工资率:-23%
货币供给:约1/6

工业生产指数:114 => 54
其中商业建设/美元:87 => 14
批发价格:-30%

消费品(非耐用工业品):包括食品、农业、纺织、电力和能源
生产指数:94 => 66
就业人口/万人:1500 => 1300
百货公司销售额:-50%

耐用品:包括建筑、钢铁、金属、木材、公路、铁路
生产指数:140 => 32
就业人口/万人:1000 => 400
生铁生产:-85%
建筑合同:-90%
获得开工许可的建设总值:-94%

考虑到收入的不同,通货膨胀作为面向全社会统一的税收,对低收入者影响尤其大。

1929-1932年,工会工人的工资率下降6-12%,非工会工人则下降14-36%。资本品行业的工作均分加剧失业情况尤为显著。

B.    政府掠夺

罗斯巴德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政府及政府企业的收入应当视为对私营经济的掠夺,因为政府收入(取收入和支出中孰高者)是政府通过强制手段获得货币实现的,一方面效率低于私营部门,另一方面政府强制获得收入(税收)本身剥夺了公众的支出权利。

政府收入和支出孰高者应当从私营生产总值中剥离,并计算其与私营生产总值(或减去折旧和利息得到的净私营产值)之比例,观察政府掠夺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取收入与支出孰高者则是因为,赤字(开支>收入)则无论发行新货币还是国债都是对私人资源的掠夺;盈余(收入>开支)则直接来自于税收,因此都是负担。

大萧条期间(1929-1932)政府掠夺总额占私营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4%上升到25%。

私营生产总值口径,政府掠夺的比例从1929年的14.3%上升到1930年的16.4%,掠夺总额几乎不变(142亿美元到141亿美元)。净私营产值口径,政府掠夺的比例从1929年的15.7%上升到1930年的18.2%。

支出增加,特别是州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增加,是政府掠夺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1931年政府掠夺进一步上升到私营生产总值的21.5%,或者净私营产值的24.3%。1932年进一步上升到24.8%和28.9%。

1932年,危机进一步蔓延到公共政策和意识形态领域。国会通过了《1932年税收法案》,是到当时为止在和平时期最大的增税计划。税率上调带来的是政府收入锐减,因为错误的掠夺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萎缩,私营部门产值下滑了25-30%(从31到32年,私营生产总值从709亿下滑到533亿,净私营产值从627亿下降到457亿)。

C.    胡佛干预主义政策

胡佛在连任竞选中概况自己的政策成果:

① 劝说雇主保持工资率;
② 提高关税保护农业;
③ 信贷扩张维护金本位;
④ 住宅贷款银行系统为住宅贷款协会和储蓄银行提供长期资金;
⑤ 帮助债务人对抗取消抵押品赎回权;
⑥ 农业信贷银行向农民提供贷款;
⑦ 复兴银行公司银行、地方政府和公共建设提供贷款;
⑧ 平分工作以抑制失业;
⑨ 加强联邦土地银行。

此外他的政策还包括:

① 向股市宣战;
② 修改破产法,剥夺部分债权人权利;
③ 反对移民。

向股市宣战和住宅银行贷款分别衍生出常设机构SEC和房利美,SEC成立于1934年,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成立于1938年。

成立于1933年5月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与胡佛大坝共同被视作公共建设对抗大萧条和失业的象征,我们不该忘记胡佛大坝获得国会拨款是在1930年,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建立也是在胡佛刚刚下台之后,这些巨型工程和背后的巨额融资,同样应当被视作是胡佛干预主义政策的遗产。

本文首发于《证券市场周刊》。

$道琼斯指数(.DJI)$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3-05 09:03

//

2023-03-05 07:25

学习

2023-03-05 03:43

读这篇文章需要点功夫。

2023-03-04 22:30

今天的奥地利派代表人物是谁?他怎么评论现在无限印钱兜底的行为?怎么评价伯南克呢?

2023-03-04 22:08

✑中长线策略分享欢迎关注

2023-03-04 21:52

♥沪深300量化长线策略欢迎关注

2023-03-04 20:43

这是一篇好的文章。 奥地利的自由经济哲学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的有效性会更高。高度赞成“利率”是各种市场行为的核心。政府和央行错误地扭曲了利率(钱的成本),是诱导市场玩家们进入了危险的路径。 

黑石最新出现的芬兰资产组合的CMBS违约情况,就是综合了疫情,俄乌战争以及利率上涨的影响,导致空置率上升导致很难卖出资产,以及再融资要遭受高额利息成本的问题。Brookfield在LA的两栋办公楼同样遇到了债务违约。 

一般大宗地产的贷款年限是5年。2018以及2019的大宗交易们,都开始要再融资了。

More bombs to come.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标普500指数(.INX)$ $黑石集团(BX)$

2023-03-04 19:28

请教郭博,这幅图右边房价和商品的起点为什么不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