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xct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4喜欢:14
看到郭的这篇文章,民科之风补面而来。作为物理学基地班毕业的学生,我一看就知道他对于现代物理科学的基础,也就是马赫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是一无所知。正如海森伯所言,物理学是基于可观测量的科学。正如任何一本物理学教材所言,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不基于可观测量谈论物理,不去考察观测本身,就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凭借自己从各种乱七八糟的科普书籍中学到的胡说八道胡乱拼凑,这是哪门子搞科学的方法?

这位郭先生好夸大其词,水平很次,口气很大,不重调研。当初推荐盐湖钾肥,结果被ST股价跌成屎还退市了。我让郭先生出来走两步发表意见,郭先生不好意思发表。

我知道你郭先生肯定可以看到我说的,我也诚恳给你个建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奥地利人马赫的著作有好几本,海森伯的著作也有一本,建议你买过去闭关研究三年,再来写你的元宇宙也不迟。请郭先生大度点,不要觉得我故意羞辱你哈,我只是客观评价,而且也给你指了明路了,您得感谢我才是。日后果真对元宇宙有了真实的进展,别忘了我这位指路人。

热门回复

知道你俩nb,但是喷人最好还是用脏话管用[跪]

2021-09-16 16:41

按照马赫的定义,科学研究的是可观测量之间的性质,就是给两个可观测量之间建立数学联系。然后你跟我讲可观测量也会变化。

给定一个输入,得到一个输出,我们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这就是马赫定义的科学。至于这个函数关系是不是与真实的物理实在是一样的,这是无关紧要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是黑盒。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量子力学之所以那么建立,之所以违背我们的常识,按照海森伯的说法,就是因为他们的观测是那样的情况,只能用那样的方程去建立。至于什么量子塌缩什么的,都是大家瞎猜的。我说的你明白了没?科学就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建立数学关系。如果没法测量输入输出,科学当然就是信口胡说了。

2021-09-16 16:21

爱因斯坦年轻时是马赫这路子(他自己多次谈到马赫对他的影响),后来也慢慢转变为认为即使观测不到,也有个“物理实在”了。咱不谈爱因斯坦转变怎么样,因为别人一篇文章就搬出自己“物理学基地班”,有点意思啊。

2021-09-16 15:43

德纲,咱回家啊,咱不跟雪球受这气啊

2021-09-16 14:42

太牛逼了,引起生理不适,拉黑了[笑哭]

2021-09-16 08:42

元宇宙还不如去起点看看几本小说,说的很明白

2021-09-16 18:34

“当年我理论力学五道大题 全部用拉格朗日方程解 杀了个七进七出

2021-09-16 17:43

既然读原典比较好,你倒是把商务印书馆马赫和海森伯的书读一遍成不?

2021-09-16 17:40

爱因斯坦建立他的相对论,最终还是依赖于对金星凌日的观测,如果没有这个观测,他什么都不是!

2021-09-16 16:53

既然你言必称马赫,那么可以摘录一段把马赫视为导师的爱因斯坦自己是怎么想的。你认为“科学必须要建立在观测”的基础上,我认为没错,但不代表没法测量输入输出,就是“信口胡说”。我想问问,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有什么实验观测呢?那几个实验,都是理论出现后构思和实现的。事实上,当时希尔伯特作为数学家,也已经相对接近独立创立GR了(后来他大方的给了credit给爱因斯坦)。这正说明,做科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既可以从观测向上归纳,也可以先设想基本理论而后演绎。也正是因为创立GR的经历,使得爱因斯坦后期变得越来越依赖数学。

「作为一个受马赫著作激励的年轻的经验论者,爱因斯坦一直愿意抛弃任何无法观察的概念,比如以太、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和同时性。但广义相对论的成功使他确信,马赫的怀疑论也许对于清除某些多余的概念是有用的,但在构建新理论方面却不能提供太多帮助。

“他骑着马赫那匹可怜的马,直到把它累得精疲力竭为止。”爱因斯坦曾经向贝索抱怨他们的一位朋友写的一篇论文。

“至于马赫那匹可怜的马,还是不辱骂它为好,”贝索回复说,“穿过相对性那个地狱,难道不就是靠着它吗?说不定,驮着爱因斯泰纳(Einstein a)这个堂吉诃德穿越讨厌的量子的也还是它!”

“你知道我对马赫那匹小马是怎样想的,”爱因斯坦在回信中说,“他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有生命的东西,而只能消灭有害的虫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