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嚴選主板啤殼股

最近我的財技股倉,收獲算是不錯,有幾隻落注比較重的股票,其升幅都超過五成以上,其中有一隻是半新股中國力鴻(1586),它於本年7月12日上市的,當時錄得35倍超額認購,招股價為0.98元,已發行股本為4億股。中國力鴻上市時市值不足4億元,這也是令我留意該股的主因。

中國力鴻是於今年7月12日上市的新股,公司當時就錄得35倍超額認購,招股價為0.98元。以公司當時已發行股本4億股計算,中國力鴻上市初始市值甚至不足4億元,這也是筆者留意該股的第一個原因。我將會嘗試利用下述幾個準則,在分析中國力鴻擁有爆升潛力的同時,借機分析另一隻半新股IBI Group Holdings Limited(1547)的投機價值。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為何在挑選具有投機價值的主版半新股時,要選主版而不選創業板股,主因是主板殻價約徝6.5億元,而創業板殻價約值主板殻價的一半,即約3.5億元,所以對於疑似啤殼股,假如市值相近,而其他條件也相近,當然會選主板殼。

1)市值
如果一隻主板半新股,當你想買入的一刻,其市值足夠低於6.5億主板殻價,這等於給了你一個安全網。以中國力鴻為例,我首次買入時,該股巿值約4億元,足夠低於主板殼價,所以當時買入,真係輸有限,贏無限。如果用這種策略,根本就唔會買入一隻幾十億市值的半新股,例如興業證券,因為它是市值成52億元的創業板股票,這種高市值股票,缺乏了殼價的安全保護,值博率便相對低了。

在今年10月14日上市的半新股,IBI Group Holdings (1547),本星期二的收市價為$0.37,市值約為3億,低於殼價的一半,所以有足夠安全性。

2.上市頭五天的股價走勢及成交量

中國力鴻在上市首五天的成交量約為九千多萬元,首天股價最低為$0.93,最高為$1.07,再查看中央結算系統,股份集中度在上市五天過後,反而越趨向集中,這可以被推斷為,除了沒有散貨外,反而將公開發售給散戶的股票再次集中。

至於IBI Group,首五天的成交量約為$2.4億,比中國力鴻為大,首天股價最低為$0.435,最高為$0.56,所以派得相對比較散,集中度亦比中國力鴻差,但雖然如此,始終市值比較低,就算25%公眾持股已全部派散,其街貨市值也只不過約$0.75億,要收乾再炒一轉也比較容易。

3.基石投資者的實力
在研究新股時,上市前後引進的股東及其禁售期都需要考慮。中國力鴻於2015年11月27日已經引入兩名股東,分別是中龍及Hotek Asia,兩者在公司上市後,將分別持有公司11.63%及4.13%股權。中龍的認購價為0.67元人民幣,認購價較上市價有19.96%的折讓。而Hotek Asia則以每股1.21元人民幣入股,較公司上市價有44.6%的溢價。公司解釋,Hotek Asia認購價較高的原因,是因為Hotek Asia認同中國力鴻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並對公司充滿信心。

而中國力鴻亦只對中龍設禁售期,指在上市起計六個月,中龍不得直接或間接出售其持有股份,並指除非公司主要股東李向利及張愛英出售股份,否則在六個月後的18個月內中龍也不得出售公司股份。換言之,只要主要股東不出售股份,中龍手上的股份是有兩年的禁售期。

由於有此禁售期,推斷即使上市夠半年,中國力鴻都未必會易手,而且在未來一段長時間公司股份都會維持歸邊的狀態。再查看中龍本身的背景,中龍是一間由質檢總局持有的公司。中國力鴻是中國最大的煤炭檢測及檢驗服務供應商,而國家質檢總局本身就是從事檢驗的政府部門。

在這方面,IBI Group 相對比較弱,因為它沒有引人強勁的基礎投資者,亦沒有對主要股東加設特別的禁售期。

總的來說,IBI Group 擁有與中國力鴻相近的優良條件,包括低市值及股權仍然比較集中,但有一點比較弱,IBI Group 沒有強勁的基石投資者作為後盾。綜合以上各項因素,IBI Group 應擁有不錯的上升潛力,但其爆升能力肯定會比中國鴻力比下去。

轉另一話題,環球經濟又再增添不明朗因素, 繼之前的英國脫歐公投後, 在上周的美國大選, 再一次出現了黑天鵝事件, 提倡貿易保護主意的特朗普嬴得了這次的選舉, 這便意味著全球化的貿易或會受到影響而倒退, 增加了全球經濟出現下行的風險. 港股在這背景下, 表現也受到影響, 大市反覆回落至 22,000點水平. 但縱使本港的市況轉差, 財技股板塊卻繼續保持強勢, 全購股民生珠寶(1466.HK) 更準備突破歷史新高, 筆者完全無需因大市問題而減持手上所持有的財技股.

說回財技股方面, 筆者今天想介紹的, 就是醫匯集團(8161.HK), 單從其公司名稱, 相信大家也知道他是一只醫療概念股. 這股票於今年5月31日以全配售形式於創業板上市, 發行二億六千萬股, 每股配售價 0.27港元, 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四千七百多萬, 主要用作購置物業和拓展其診所的業務, 由其集資額和其用途來看, 筆者傾向估計他為 “假集資”, 相信也會最終走上賣殼之路, 而筆者在翻查資料後, 估計他不論是往後炒作還是賣殼, 上升的空間絕對不小, 原因是在其基礎投資者中, 發現了一熟悉的財技派系, 他們就是人稱醫生系的康健集團, 醫匯集團 (8161.HK) 與他們屬於相同板牌, 估計是這原因令他們能邀得猛人入局, 這一系的財技水平非常之高, 強如有 “股壇長毛” 之稱的 DavidWebb 也未能戰勝他們, 他們這一系的股票一般有兩大走勢, 不是大升, 就是大跌. 看回醫匯集團(8161.HK), 他始終是於創業板以全配售上市, 以殼股質數來說絕對不錯, 加上現時股價還低於配售價, 市值不到三億, 下行風險不大, 加上於這月底便上市達半年, 能以非全購方式賣殼, 再加上背景強勁的醫生系, 上望空間巨大, 因此可以說是近來值博之選(更多資訊,請登入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