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2
全購期間炒起,始料不及

在我的股票倉內,其中有一隻我已持有多時,在幾個月前已差點沽出,尚幸在過去兩個月升了差不多六成,該股是宇業控股(2327),前稱積華生物醫藥,早於2013年獲洽購股權,當時劉友波、劉建彤、陳慶明、Laus Holding Co. Ltd、MIngs Development Holdings Limited及Whys Holding Co. Ltd與周旭洲訂立購股協議。要約人以每股$0.2378港元收購1,173,102,000股股份,相當於公司約72.19%股權,並同時觸發全購責任,要約人需以同等價格向其餘股東提出全購。是次全購在2013年9月完成,而我購入該股原因,是投機於買殼兩年後,新主周旭洲可以進行重大注資,加上當時公司股價與全購價接近,所以不排除市場對公司未來有所憧憬而出現炒作。這2年的期限不禁令我想起上市規則有關上市公司控制權易手後的收購限制。

根據上市規則14.06條,如上市公司在控制權轉手後的24個月內向新股東收購資產,而該收購構成非常重大的收購事項,則該收購會被視為反收購行動,而交易所會以新上市(IPO)的標準處理該反收購行動。這會為大股東注資構成不便。因此,有些大股東寧可在買殼後等兩年才注資以規避上市規則的限制。

此外,公司在2015年8月26日,即兩年限期快將屆滿之時,宣佈進行供股,有關供股詳情如下:

供股比例: 二供一供股形式:
供股形式: 公開發售
發行股份: 820,000,000股
供股價: 每股$0.26港元
包銷商: U-Home Faith Co. Ltd、U-HomeGroup International Ltd及海通證券
集資額: $213,200,000港元

在這次的供股中,首兩名包銷商的實益持有人均為新主周旭洲先生,至於第三個包銷商海通證券,其實只是出個名字,實際上已和周旭洲相關人仕簽了8分包銷協議。換句話說,大股東願意成為這次供股的包銷商,是一個利好的訊號。與此同時,是次供股的比例為「二供一」,屬於小比例供股,無須召開股東會尋求股東通過議案,可以為公司節省成本及時間。與此同時,這次供股又以公開發售形式進行,如果在繳付股款當日出現「小折讓」的話,會減低股東跟供的意欲,其股權亦將會被攤薄。因此綜合以上種種,我有理由相信大股東想藉這次供股,以最快速度拿貨。

公開發售的結果,最終只有約67.61%的發售股份獲股東認購,而這67.61%當中,基本上絕大多數是由主要股東們認講,街外股東參與供股者不多。餘下之股份則由包銷商U-Home Faith Company Ltd及U-Home Group International Ltd承銷。這裡值得留意的是,這兩名包銷商亦是由大股東周旭洲實益持有,所以等如大股東藉供股增持了股份。

在這次公開發售完成後不久,公司再次發出通告,指引入多名背景雄厚的戰略股東加盟公司,藉此提升公司股東的回報率。其中包括中誠信董事長毛振華先生、博林集團林映棋女士、嶺南集團董事長陳學軍先生、共識傳媒喻杉女士、文科園林趙文鳳女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教授周志偉先生。

當出售協議順利完成後,U-Home Faith於公司的持股量將會由9.98%減至1.84%,將大部分包銷所得來的股份轉讓予多名戰略股東。

原以為經過這次供股並引入了一批勁人,會對股價有利好作用,但可能當時市況持續不佳或新項目尚未準備妥當,股價只有短暫表現之後,便跟隨大市調整,直至本年初才開始再次踏入上升軌道。

隨後,公司於2016年6月10日,與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認購每股0.284港元之及發行合共375,300,000股認購股份。相等於已發行股本總數約14.57%,另相等於經擴大股本總數約12.71%。

當配股完成後,股價亦開始踏入升軌,由於至今公司仍未有宣布注入重大項目,所以我仍然憧憬股價會有良好表現。但由於我從此股所獲利潤尚算可以,所以我會隨股價走勢而作出逐步減持。

此外,我想借機跟進上期提及的一隻股票,因為很多學生也向我問及此股, 就是全購股廣豪國際(844.HK) ,在上星期二和星期五, 此股單日內曾經錄得接近三成之升幅, 但有趣的是在大升後即日回落, 接近回到開市價, 蒸發掉整個升幅, 到底是甚麼原因?

坦白說, 我對於他在全購期間炒起也始料不及, 按照其在宣布全購後之走勢, 估計其會在完成全購後才炒上, 而股價卻偏偏在全購完成前一星期炒上, 那之前之橫行便變得不太合理了, 如果要筆者估計背後原因, 筆者只能聯想到公司內之一位主要股東何堅先生, 這位何先生, 是一位獨立於控股股東的獨立第三方, 但卻持有超過公司5%之股權, 成為公司的一位主要股東, 雖然他在公司宣布全購後, 已慢慢減持股權 至5% 以下, 但資料顯示, 直至 9月20日為止, 何先生還持有公司多達二千多萬股, 數量並不少。 先不論何先生是如何獲得這樣大量的股票, 但假設何先生真的為一位獨立第三方, 並不認識舊主和新主, 那持有這個貨量之何生會如何盤算呢? 如果我是何生, 合理的做法是全數接受這次全購, 因為新主在知道何生的存在下, 絕不會輕易把股票炒上,新主不知道何生會何時沽貨, 因此炒上這行為和送錢給何生沒分別。 而何生也不熟悉新主,他並不知道新主會用何種手段來攤薄其手上之持股, 說不定會來一次供股, 那麼何生便會進退兩難。 因此在雙方互不相識的情況下, 當然是一手交錢, 一手交貨最合理。

那好了, 說了這麽多, 究竟為何說最近之炒上和何生有關係呢? 原因是, 既然何生最終可能以全購價 1.592港元接受全購, 如果最終能以高於這價位沽出的話, 那些就便會是額外的利潤, 至於最簡單的方法, 當然是在股價上升時, 以更高價把股票沽給追貨的散戶。 因此這次股價上升最大的得益者, 便是何生了。讀者想獲得更多股票知識,可上 网页链接 查詢。

作者 - Phemey.com 投資創業網絡的創辦人, 通天密碼系列作者, 香港投資日報出版人, 周顯股票課程的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