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期间,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要注意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冬奥会期间,

看着运动健儿们在场上拼搏的身影,

各位糖友们是不是也按耐不住,

想运动一下了呢?

咱糖友运动可得注意。


6个月不运动者就要当心高血糖

早有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与缺乏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肥胖是导致糖尿病最直接的原因之一,而肥胖者大多缺乏运动。据统计,6个月不运动,我们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身体健康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运动的确能够改善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状态。有人曾统计过,凡能够规律运动者,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降低50%左右,而且这类人群几乎不会发展成肥胖者,这就明显减低其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总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并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的恢复与治疗是十分有益的,但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并不是所有糖友都适合运动。适合运动的情况有:糖耐量减低者、无显著高血糖和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以及稳定的1型糖尿病和稳定的妊娠糖尿病。


“糖友”如何科学运动

1.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如果年龄已经超过40岁,最好做运动试验激发后的心电图,以判断心功能是否适合运动。

其次,要与医师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运动量多大最合适、哪种运动更适合、运动中应注意些什么等。

再次,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特别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通气性,既要防止进去沙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又能保证通气。

最后,要察看运动的场地:地面要平整,如果是在马路上进行运动,要避免车流拥挤的道路,运动时最好有其他人一起运动或随身携带标识,让其他人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知道应如何处理。

2.糖友运动中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应注意:

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尤其容易发生在运动量过大又没有及时加餐的时候,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增高。心肌缺血加重,甚至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加重,如尿蛋白增多,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等情况。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

3.何时运动

有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运动,也有人喜欢晚上餐后进行运动,到底什么时间运动最好呢?专家们认为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开始运动较为适宜。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进行运动,以免出现胃肠道不适或低血糖反应等。

4.运动的时间、频率、环境和天气怎样选择

运动时间:合理的运动时间包括每次应持续的运动时间和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两个方面。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推荐糖尿病患者餐后进行1~2小时的体育锻炼,认为此举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运动的频率:一般认为每周运动锻炼3~5次是较适宜的,可根据每次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运动量较大,间歇宜稍长。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状较好,运动后又不觉疲劳的,可坚持每天运动1次,或将每天的运动分为早晨和晩餐后两次进行。  

运动的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故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质量好、环境清静处进行。

运动时天气: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特别是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使废气不易消散,雾天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增高外,雾天空气中还含有较多的病原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记住,不要在饥饿或饱食时运动,避免单独运动,运动时应该随身携带糖尿病救助卡、糖果、点心等,以防发生低血糖。有任何不适(如心慌、冒虚汗、全身乏力、憋气、下肢疼痛等)都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近就医,以免发生意外。

5.何种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

糖尿病患者最适宜的是有氧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跳、呼吸略有增加。所以在选择项目时,应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主张选择适量的、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

推荐项目有散步、广播体操、太极拳、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或乒乓球、游泳、划船等。有兴趣爱好者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是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采用的运动方式。 

而剧烈的运动,过长时间的运动及过度屈伸或倒立性运动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和眼底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6.出现以下情况就不要运动了

血压明显升高;血糖很高或波动明显;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糖尿病肾病;有严重或新发心脏病、明显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新近发生过血栓、经常有脑供血不足等。


最重要的是,

要对病情时时监测,

有一种监测方式,

可准确地反映历史3个月血糖整体水平,

你们造吗?


那就是,

糖化血红蛋白定量检测

飞行时间质谱法!


糖尿病患者治疗监测,HbA1c定量检测是判断治疗是否达标的 “金标准”

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糖检测,但是血糖波动大,检测影响因素多,结果不准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构稳定,是由血红蛋白HbA1(ααßß) β链N末端缬氨酸共价结合葡萄糖形成,与血糖值正相关,且不受到短暂血糖变化的影响,可准确地反映历史3个月血糖整体水平。

1.方法的好处

&nbsp;精密度高:CV<5%,获得国际权威机构NGSP认证,长期一致性高,对药效的监测更准确

&nbsp;高特异性,抗干扰能力强:有效排除变异血红蛋白的干扰,定量结果准确可靠

&nbsp;检测成本低&nbsp;

&nbsp;样品处理快捷方便:结合融智生物配套全自动点样仪,无需复杂操作即可上机检测样本检测时间短,通量高:30秒内即可完成一个样品检测

&nbsp;可以检测蛋白变异体:为新型疾病的诊断和鉴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适用对象

糖尿病患者临床辅助诊断,如出现乏力、头晕、肢体麻木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治疗监测,HbA1c定量检测是判断治疗是否达标的“金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

孕期高血糖检测和控制

医院急诊术前患者检测

3.去哪检测?

内分泌科

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科室,如眼科、神经内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