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大涨25%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章共约1264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今天二级市场上市交易,盘中两次触发停牌。

深交所上市的“特国2401”和上交所上市的“24特国01”,盘中一度分别上涨23%和25%,临近尾盘又开始下跌。

最终,特国2401收盘涨19.7%,24特国01收盘涨1.32%。


国债与信用债不同,国债属于市场的金边债券,安全系数最高,一直以来被市场称为“无风险收益”。

国债作为无风险收益的资产也一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具备投资价值的标尺。

一般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正收益越接近国债收益,那就意味着股票市场的吸引力越差。

而债券的收益由三个方面构成:票面利率、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

票面利率属于固定收益,会按照约定付息,比如这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每半年会付息一次。

票面利率也是债券的基础收益,这部分收益会间接性影响债券价格。

债券的发行面值通常为100元,高于100元发行属于溢价发行,低于100元发行属于折价发行,等于100元发行属于平价发行。

债券价格的涨跌是受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这部分收益也被称为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之外,也受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影响。

举个例子:

假设债券的票面利率为2.5%,而市场对未来有降息的预期(这个降息预期可能是长期性的),也就是说未来一旦市场利率低于2.5%,二级市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溢价购入当期利息为2.5%的债券。

这种预期越强,买的人就越多,买的人越多债券的溢价就会越高。

而今天超长期特别国债大涨,是基于三条逻辑线:

①大环境下,中国未来的利率长期下行(不仅货币政策是这样执行的,市场也是这样预期的)。

②在“资产荒”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相比波动大的风险资产,市场资金更加偏向具有“确定性”的无风险收益。

③“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大家更加注重回避风险,哪怕放低自己的收益预期。

总的来说就是当投资者面临可投资资产越来越少,又对未来预期比较悲观时,市场的避险需求就会上升,国债便会成为资产配置中的主要配置资产。

但注意的是:二级市场购入国债的成本一旦接近30年期超长特别国债的票面收益,就会变得不划算。

假设:在国债价格默认不变的情况下,国债票面利率为2.57%,30年后国债最终的到期收益为77.1%。

若此时购入国债的成本为125,那就意味着自己持有30年的国债最终收益要低于77.1%,这就要比那些以100元价格持有的投资者更加的不划算。

当然,这并没有将债券价格的波动考虑进去,如果加上债券价格的波动,那未来的到期收益率有可能会高于或低于77.1%。

所以对于今天高点冲进去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者来说,这笔交易是并不划算的。

其他消息:

1.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77,下调8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1069,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2370,上日夜盘报收7.2377

2.今天央行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平1.8,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记得{点赞收藏},谢谢你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