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7喜欢:2
关于对中国飞机租赁公司(01848)2016年业绩的疑问

我对中国飞机租赁公司2016年年报提出以下疑问:

1、中国飞机租赁公司在2016年以出售了14架飞机租赁合同,并在年报中描述“該業務已成為本集團的經常性業務之一,如果市況許可,我們將於未來適時為更多飛機作出此類安排。”我们看一下2016年年报中该业务确认了5.62亿元港币(2015年该业务5.41千万港币),同比增加5.08亿元。

而这5.62亿港元收益是14架飞机未来在原合同期内分期确认的总收益减去需支付信托产品收益后净收益。但按照收入确认原则是公司必须把与转让合同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实际情况是公司是否在信托合同上明确约定未来承租人因自身原因不能兑现租赁收入时,购买方不得向中国飞机租赁公司主张追索租赁收入,这点情况并没有在年报中明确表述,核数师也没有明确申明此点。

本人认为应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应把出售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收入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应按照原租赁合同期分期确认租赁收入,而不应该是简单把出售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收入一次性确认为当期收入。

假设14架飞机出售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收入剩余租赁期为5年,我们看一下净利润会有多大变化?以下内容仅为假设:如果按合同租赁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假设2016年出售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收益5.62亿港元还有剩余5年合同租赁期,即便简单按照5年均摊收入(实际业务按实际利率法分摊确认收益),每年入账收益1.124亿港元,调整后除所得稅前溢利442.5百万港元,所得税简单按25%计算(假定不考虑所得税清算结果的影响),2016年净利润额重列金额331.88百万港元,净利润是同比下降。经观察,发现是總開支及其他收益同比增加486.90百万港元(年报对此解释为利息增加275.6百萬港元,折旧加72.7百萬港元)。

如果按合同租赁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假设2016年出售融資租賃應收款項的收益5.62亿港元还有剩余3年合同租赁期,即便简单按照3年均摊收入(实际业务按实际利率法分摊确认收益),每年入账收益1.873亿港元,调整后除所得稅前溢利517.40百万港元,所得税简单按25%计算(假定不考虑所得税清算结果的影响),2016年净利润额重列金额388百万港元,净利润是同比略有增加。

从上面两种假设情况来看,不管是那种假设,公司都是存在机队规模和利润增长不能同步的情况。公司扩大机队规模增加收益,都被债务的利息支出给吞噬了。

管理层是时候反思规模和股东权益最大化之间孰轻孰重,靠一次性确认未来数年租赁合同收入来抵消公司利息支出迅猛增长的事实。

不正确的核算方式选择将导致公司各项决策的失误,比如:经营决策、股利分配政策、经营管理层奖励金额。

我同时认为在公司2016年资产负债率83.60%情况下,一次性确认5.62亿港币收入,导致公司目前推出这等超分配方案。

建议公司短期内应减少股利分配,增加留存收益,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公司抗风险能力),减少公司利息支出。

最后,我不清楚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为何对5.62港币收入确认没有做出相应调整?他们是否考虑到在公司在使用高杠杆负债下,必须谨慎评估报表中所有重要会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而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

2、人力资源:香港分部人力资源流失33.3%,总共流失17人,其中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30-50岁职员流失12人。

3、对于供应链的关注:a、公司已经把飞机订购计划制定到2022年,如果由于飞机供应商技术更新或升级,公司是否可变更采购计划,已适应客户对于租赁飞机的新要求(比如:对于碳排放的新标准等等)?b、公司相关采购计划是否与租赁需求匹配,飞机租赁市场不是应该有需求上限,公司如何应对这块风险,以避免采购飞机闲置?

4、审计费用评估:a、2016年非审核服务费用666.2万元,同比去年大幅上升是啥原因(上升了尽200%)?

5、利率关注:公司年报有以下描述“有關負債部分賬面值的利息開支(附註23)(包括安排費)按11.8%至14.1%的實際利率計提,以調整負債部分的賬面值至其攤銷成本(即與定期利息付款及於到期日按面值償還的本金有關的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公司利率有11.8%到14.1%这麽高吗?$中国飞机租赁(01848)$

全部讨论

2017-07-07 10:30

@价值at风险 审计费用突然增加值得引起重视。

2017-07-07 09:19

@白身公子 很有分量的疑问,请问有答案吗?

2017-07-07 09:16

@Anguscheng 租赁出售业务可以增加资金利用率,但是如果出租过程中发生风险还是由公司承担,并没有降低风险。虽然现在航空业发展迅速,这种风险并不大。主要是会计费用里增加了600多万的非审核服务费用,但是并没有说明用途,值得高度重视。

2017-05-10 21:43

作为投资者务必用眼睛阅读年报等资料,用心思考企业的盈利模式,把自己投资当成自己另一番事业,而不是盲从听上市公司说啥,而是看透上市公司在文字游戏后面隐藏那些谎言?你看到过一家上市公司一家披露分部员工离职率达到33%吗?这33%离职率是个啥情况,如果你自己上班企业有三分之一人离职是件多恐怖的事?非审核费用莫名上升200%(请注意管理建议书是审计方给予被审计单位提供一种免费增值服务,除非是提供内控、税务或其他方面项目,但也不应该超过审计费用),没有任何说明,里面到底有啥不能言的情况不得而知?请仔细看一下2016年年报,2016年审核服务395万港元,非审核服务666.2万港元,而2015年审核服务38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194.70万港元,看到审核服务费用仅上升了15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上升了471.50万港元,请注意这都是要股东买单地费用,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