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浙江 | 聚焦“通信塔”“数字塔”,看宁波铁塔如何注智赋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编者按

5G-A全国首发、智算深度发展、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成——浙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5月16—17日,2024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将在浙江宁波召开。为全面发掘浙江“以数强实”的生动实践,探寻数字经济的“浙江样板”,通信世界全媒体特推出“数智浙江”专题报道,充分展现新时代浙江的数字“风韵”。

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中国铁塔作为“新基建”主力军,不断将“通信塔”变为“数字塔”,为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宁波作为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位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新一线,宁波铁塔在5G网络建设、新能源利用、智慧互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为了全面了解宁波铁塔在打造“数字宁波”中发挥的作用,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沃松国。他表示:“我们始终践行国企担当,充分发挥共建共享与资源禀赋优势,利用遍布全市各地的中高位铁塔、机房、电力保障等资源,充分发挥在空间数智化治理领域的铁塔数智能力,聚焦空间数字化综合治理,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高低位视频监控、物联传感器等终端感知,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多感合一’感知体系,变‘通信塔’为‘数字塔’,更好地服务‘数字宁波’‘智慧宁波’建设,为宁波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铁塔力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 沃松国

01

夯实5G“新基建”

赋能“数字宁波”

宁波铁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夯实5G“新基建”、升级“数字塔”,把握全新的工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在5G网络建设方面,宁波铁塔充分发挥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沃松国介绍,2023年宁波铁塔新建5G基站900余个,完成累计3.89万个建站需求的交付工作,累计投资24.74亿元,共享率达到96%,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35.17个,实现市区、县城、乡镇5G网络信号连续覆盖,行政村5G网络信号通达率100%;累计统筹建设重点场景室内分布系统1152个,覆盖面积6576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宁波市政府、宁波轨道交通、国际会议中心、亚运场馆等重要场景室内信号的全覆盖;助力“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优化,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助力宁波在全国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中获综合得分第一,以及获评“各场景移动网络质量卓越城市”称号。

记者了解到,2024年1月,亚洲最大海上高速交通枢纽及杭甬复线一期全线顺利通车。宁波铁塔发挥统筹优势,充分共享高速龙门架等设备设施,因地制宜建设通信基站,仅用时28天支撑三大运营商实现海域13千米高速4G、5G信号全覆盖;通过专业化通信建设创新,解决了高速公路沿线基站发生故障抢修不及时的痛点,可实现7×24小时上站维护。在工程建设中,宁波铁塔实现了网络覆盖建设与高速公路建设全流程同步,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赋能“数字宁波”方面,宁波铁塔持续做大共享“文章”,变“通信塔”为“数字塔”,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沃松国表示,全市1.2万余个基站中已有超2000个被改造为“数字塔”,为国土、林业、生态保护、交通、渔政、水利、公安、能源管网等11个国计民生行业注智赋能。基于“铁塔+大数据+AI”打造了森林智保、秸秆禁烧、渔政智保等行业应用产品。此外,宁波铁塔持续加快“智改数转”,推进规模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目前已基本构建以通信、森林防火、供气安全等为重点基础框架的物联网感知平台,为宁波市的基础设施“生命线”提供了日常运行监测数据,让城市运行变得更安全。

宁波铁塔还在全市沿江岸线铁塔站址布设了50套“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AI边缘计算”,利用红外夜视、激光补光、热成像、光学透雾等技术辅以AI算法,对来往人员和船只根据热源反应及行为逻辑等综合信息进行监管研判,实现对疑似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和告警,为渔政禁捕执法装配“千里眼”“智慧脑”,为宁波“三江”流域和象山港海域持续恢复生物多样性工作助力赋能。2020年以来,宁波铁塔利用田间地头分布的700余个摄像机,结合视频AI智能分析系统,对农田周边区域的秸秆焚烧进行360°自动轮训实时监控,实现环境监管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切实守护“绿水青山”。

记者还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宁波铁塔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集成了“一张图”“一体化”“一网通”林业智治数据并形成多跨协同场景,打造了宁波海曙“慧眼森林”等多个跨场景应用平台;聚焦林火预防、火情处置、基础保障等三个多跨子场景,实现了“多跨协同、共建共享、重构重塑、群防群治”,一体贯通灾前预警、灾中处置、灾后管理全流程森林防火。

02

深化网络覆盖

智联、能源双发力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面向未来,宁波铁塔将全力配合行业做好5G-A升级,深入开展“信号升格”“宽带边疆”专项行动。2024年,预计新建5G基站超过400个,结合“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偏远农村地区信号覆盖,配合运营商实施低频5G网络改造,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筑牢信息通信基石。宁波铁塔今年还将推出新一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五年规划”,推动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落地,在做好5G建设的同时,推动边缘算力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并结合现有广泛分布的机房资源,做好边缘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备工作。

在智联业务方面,宁波铁塔不断深挖共享资源,深化共享领域,发挥视联优势。宁波铁塔通过300余个算法大模型,实现了前端设备多场景赋能,为宁波市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及守牢“耕保红线”等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值守。通过视联网、无人机及卫星,打造“空天地”一体的监测体系,为宁波市的城市安全、气象、海洋、港口、河湖水库等的问题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宁波铁塔将以创新为驱动力,基于“铁塔+大数据+AI”,加强数智赋能,服务千行百业。沃松国表示,宁波铁塔从低空经济入手,利用充足的电力保障和通信设施,在铁塔上搭载无人机巢,解决无人机机场选点难、续航里程短等问题;探索发展无人机接力巡飞,进而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巡航。同时,宁波铁塔利用现有站址机房开展的分布式边缘算力部署试点已取得成功,目前达成意向用户20多家,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下一步,宁波铁塔将建立算力调度平台,与宁波市云端算力开展合作,以边缘计算为桥梁,在预处理海量复杂需求的推理后,将其导向云端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促进算力资源协同共享。

在能源业务方面,宁波铁塔将通信基站的电力保障能力向社会延伸,面向社会提供换电、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等多元化智慧能源应用和利民惠民服务。基于国家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相关要求,全面部署磷酸铁锂电池和智能换电柜,并依托大数据挖掘和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提供安全可靠的“铁塔换电”服务,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和存在充电安全隐患等问题。截至目前,宁波铁塔已部署1000个智能换电柜,累计为4万余名“快递小哥”提供安全换电服务。

据沃松国介绍,宁波铁塔坚决落实“双碳”要求,持续深化共享模式、不断推动创新突破,全面推广“直发直供,光储一体”应用,充分发挥全市1.2万余个5G基站资源,打造分布式“光伏+储能+虚拟电厂”三位一体综合示范项目,贯通宁波市域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与5G基站光伏储能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把各类分散可调电源、可控负荷、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聚合起来,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以新能源、新应用、新服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铁塔力量”。

目前,宁波铁塔已形成“直发直供,光储一体”模式,通过光伏发电、直流供电、削峰填谷、自适应切换等方式,提升了20%的发电效益。全市已部署1000套光伏和1000套储能设备,每年可为行业节省电费170万元,将300万千瓦时电量转化为绿能,为宁波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自2021年以来,宁波铁塔已节能改造10000余盏高压钠灯,节能率达50%以上,实现了节能减排、数字运维、多跨协同等多重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5G建设主力军优势,结合5G网络建设和多跨场景应用,积极开展‘5G+智慧路灯’节能服务。”沃松国最后表示。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43期 2024年5月10日 第9期

——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特刊

END

作者:孙天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今日头条 | 百家号 | 网易号 | 搜狐 | 腾讯新闻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盖贝贝

视频剪辑|黄杨洋 卢瑞旭

运营|林嵩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