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明星基金经理四季报解读-中欧篇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且涨。我们的口号是:投研是过程,且涨是结果。欢迎关注。

说完兴全,今天再来看中欧。

01 中欧时代先锋中欧远见

先来看中欧时代先锋

操作上,消费电子的歌尔股份和白色家电的海尔智家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新进了非银金融、电子行业的个股。整体配置上比较均衡,在顺周期的化工、有色金属和成长股集中的电子计算机、新能源等方向上配置比较均衡;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相对比较均衡,整体更偏成长,毕竟周应波对成长股本身就比较擅长。

每个季度的季报,周应波的我是一定会看的,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干货很多。

“四季度A股市场继续震荡向上,经济从复苏走向繁荣(尽管全球疫情仍有反复),顺周期行业(如可选消费、化工、机械)以及技术突破性变革行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涨市场,科技、医药、金融地产等相对落后。市场的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大,沪深300指数大幅领先中证1000创业板50指数也远远跑赢创业板综指,这既是这个时代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胜出的基本面映射,也是资本市场供、需两端改革深化(供给注册制、需求机构化)的体现。

四季度,我们按照“看好宏观,关注景气,聚焦好生意、好团队”的总体思路,继续保持仓位的稳定,结构上继续聚焦看好方向的优质公司。我们一方面观察到宏观经济的复苏到繁荣,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消费提供韧性,出口、制造业投资提供弹性,在可选消费、化工机械建材、金融等领域保持或加强配置;另一方面,在长期看好的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医疗健康、品牌消费品等领域,忽略短期波动,继续持有优质公司。

组合管理方面,在前几个季度基础上,我们一是坚持了聚焦个股,在管理规模增加的同时总体上保持了稳定且较高的集中度;二是继续多做减法、聚焦研究,聚焦重点看好的投资机会,主动放弃看不懂、看不透的机会

我们从过去2年的规模挑战、5年的管理积累历程走来,犯过很多错误、收获诸多教训,也有一些经验收获。我们的收获,一是要坚持从持有人挣钱的角度思考问题。公募基金的投资管理,与基金投资行为之间,相隔着基金投资研究配置、基金发行、渠道销售等诸多流程,还存在着各环节考核短期化、追涨杀跌等情况,基金业绩转化为投资者获得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辈同仁多加努力。二是尽管估值变化解释了绝大部分的市场涨跌幅,但我们全部的工作依然要聚焦基本面,做好投资,把研究好生意、好团队这件事做通做透是唯一的出路。”

读完上面的四季报,我也有以下几点延伸和个人的思考:

(1)资金向龙头和优秀企业聚集,是在近几年一系列中国股市改革的组合拳下的必然结果,最近市场流行的“牛头熊”“股灾式上涨”在未来也恐将是常态。没有基本面支持的小票将会被市场抛弃或退市,龙头企业获得估值溢价。当然,这种估值溢价也不是无边际的。

(2)个人做投资的时候,更要做减法。大多数个人的投研能力是不如机构的,那么在进行投资股票的时候,尽量只做自己能看的懂的,不要试图对每个行业的机会都抓住,钱是赚不完的,但是能亏完,不要瞎搞。实在炒股不赚钱或跑不赢指数,打不过就加入他,买入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3)基金赚钱不代表基民赚钱。这个问题,我在《不会选基和择时?组合投资来帮你!》中提到过。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基金管理者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确保长期业绩的同时,减小波动与回撤。

最后,可以发现,周应波提到了几次管理规模上升对自己业绩的影响。在去年的有段时间,时代先锋的表现一度不是特别好。经过不断的调整、反思和团队作战,最近的王者归来。这个说明了优秀的基金经理在面对挑战的情况下的自我调整和纠错能力,有这个能力,作为基金持有者,长期持有的信心就要更足一些,优等生有一次考试没考好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来看同是周应波管理的中欧远见

中欧远见可投港股,可以看到四季度港股仓位有明显提高。

具体操作我们可以看到,港股方面美团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新进腾讯控股舜宇光学科技;医药的威高股份和半导体的ASM PACIFIC亦退出前十大重仓股。A股方面,白酒板块的泸州老窖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新增了家电、电子等板块个股。总体配置和时代先锋一样比较均衡,多了港股特有的互联网、科技个股。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16.08%,表现强于A股。四季度我们提高了港股的仓位,一是从长期来看,港股提供了比A股更多元化的优质资产,例如互联网、教育、医药等,是组合差异化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二来,在A股核心资产估值走向极致的背景下,我们依然能在港股找到一些护城河高、景气度高、估值还合理的公司,平衡组合的整体估值,降低组合波动。

四季度,我们按照“自下而上”的总体思路,一是淡化宏观,不做择时,继续保持仓位的稳定;二是聚焦行业和优质个股,维持高集中度。我们在看重成长性的同时,也重视企业的护城河,除了商业模式极佳的品种外,我们也看中管理护城河,希望能够认真谨慎的挑选出多元化的、能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超越平均回报的优秀企业,并且长期持有,充分享受行业和企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中欧远见的四季报里面,周应波提到的对企业的定性原则值得我们关注,除了常见的商业模式外,也要关注管理层的治理水平和企业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后者比单纯的营收和净利增长更有参考意义。”


02 中欧创新成长

“宏观经济依然在复苏的节奏中,海外疫情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愈演愈烈,不过人们基本上适应了疫情下的生活和生产状态,整个经济环境在向正常的方式恢复。从中国到欧美的航运指标看来,由于海外产业链受到冲击,相关的需求很强劲,导致对上游资源的拉动也比较明显。成长方面,以特斯拉、社区团购为主体的方向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关产业链也在陆陆续续受到追捧。本组合本着一贯稳健的原则,选择相对竞争优势明确的公司,通过不断的更新对产业和社会发展形态的理解,进行组合调整,尽量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完成基金资产的保值升值。”

操作上,王培新进了顺周期和经济复苏相关的家电、化工和有色金属相关个股,新进了医药研发外包相关个股;亦增持了传媒娱乐相关的个股。同时,互联网与云游戏相关的腾讯控股三七互娱,电商行业的南极电商,消费电子相关的立讯精密均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整体维持了对新能源(光伏)、消费、企业服务相关行业、顺周期相关行业的较多配置。


03 中欧匠心中欧新蓝筹

中欧匠心可投港股,四季度也是增加了对港股的配置,且接近达到50%的港股通可投资上限。

操作上,周蔚文新进了银行、有色金属、汽车整车相关个股,亦大比例增持了腾讯控股和顺丰控股。美团小米贵州茅台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整体上维持了三季度的风格,即在顺周期,可选消费和消费服务相关行业企业方面的超配。

中欧新蓝筹操作上也差不多,在个股方面有一些差异。但整体配置逻辑和中欧匠心一致。

“展望未来几个季度,综合考虑经济、政策、资金、股市估值四大因素来看,我们认为市场还有一定机会

首先,宏观经济会确定性保持较好的增长,中国经济过去几个月的数据非常亮眼,国外那些受新冠疫情影响加重的国家,其经济环比也在不断改善,随着疫苗的推出以及人类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积累了更多处理病例及预防的经验,新冠对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小,2021年中国及全球的经济增长确定性很强。其次,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坚持、资管新规的实行,刚性兑付的打破,信用风险的不断暴露,基金赚钱效应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购买基金,对股票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最后,从股市估值来看,确实是部分行业、部分股票有些高估,但全市场并没有明显高估,我们还能继续找到一些低估的资产。

综合来看,未来A股市场还有投资机会。当然,后期市场继续明显上涨的话,可能有吸引力的股票会越来越少,那时是我们更加重视风险的时候。长期我们更看好受益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构性投资机会,未来一两个季度我们会继续增加低估的传统产业配置比例。”

周蔚文在四季报指出,目前市场的估值接近可接受的上限,再涨很多的话,就是要注重风险而不是收益的时候了。因此他在自己的组合当中也是减持了估值较高,增持了仍比较低估且受益经济复苏的个股,多聚集在传统产业。

这个思路我个人认可。没有什么好行业和差行业,只有好企业和差企业之分;也没有永远涨的好赛道,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沙漠中也会开花,亦有投资价值。

看完中欧基金的几个明星基金经理的四季报,感觉和之前分析的兴全基金的四季报有类似的感觉。两家基金公司首先都减持了一些估值较高的品种,对当前市场火热的环境都有一些冷静的思考。其次两家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的持仓,行业配置比较均衡,兼顾到了价值与成长风格,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不是特别高。最后,两家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虽然对当下市场火热环境有一定的警惕性,但至少在四季报披露的时候都维持了相对较高的仓位,均强调淡化择时,通过卖出高估品种、买入低估品种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可能的调整。

资料数据来源:wind和基金四季报。

风险提示:文中内容仅作交流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同时,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个人提示:由于本人能力所限,如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指正。

$小丹尼价值成长(ZH1350928)$ $中欧远见(SZ166025)$ $中欧成长(SZ166006)$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打不过基金就加入它# #激昂三十年未来看东方# #港股科技股走强腾讯股价站上700港元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