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与机构投资者的PK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与人聊理财,常听对方艳羡地说:“你就好了!在专业的投资机构!有天生的优势。不像我们小散,只能当韭菜的料。”

散户,是不是一定战胜不了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大型投资机构的一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的确,机构投资者有豪华的研究团队,个个研究员熟知金融专业名词和术语,有最快捷的消息渠道,还有科学的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

小散,都得靠自己。好不容易听到一个内幕消息,也不知道转了多少手,市场早已经起来了。轮到自己买入,一犹疑,就成了韭菜。

其实,小散有小散的优势,豪华团有豪华团的限制。

1. 绩效考核让投资经理更加短视

机构投资者,管再多的资金——几千万、上亿,也还是个员工,受公司的绩效考核所辖制。

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需要通过做大基金规模,来增加管理费收入。

怎么才能做大基金规模呢?各种基金排行榜就是最吸引市场眼球、促进销售最有效的方式。各种基金排行榜,比的都是短期业绩(半年或者一年),使得基金经理们关注的也是“下个季度”、“下半年”、最长也不过是“下一年”涨得更多更快的投资标的。

图/Pixabay

就算不参加业绩比拼的私募或专户产品,也受到“业绩不好,投资人随时撤出”的压力。咱们中国的投资人都喜欢赚快钱,等不得。你一说要等,他们立刻转去了其他战场。

渐渐,“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机构投资者就凭着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市场的熟练应对,对短期因素快速反应。所以,股价会因短期消息而大幅波动。

作为小散,没有那么快、那么广的信息渠道,自然不能在这一点上与之硬拼,去追逐短期的价格上下波动,而应关注更长期的因素。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为了追逐短期收益,忽略了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造成了这些优质股的低估——这正是小散能找到的切入点。

2. 饭碗,让机构投资者更加保守

在职场上混过的人都明白:在公司里,最糟糕的情况不是业绩平庸,而是力排众议的决策,最后失败了。

在投资机构同样如此。

在华尔街,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你因为买了IBM的股票,亏损了,那么,你永远不会丢掉饭碗。

IBM,是众所周知的优秀公司。你买错了,亏损了,也不会太糟糕。

图/Pixabay

特立独行,去购买大家不看好的不知名股票,是有很大风险的。所以,尽管大家都知道要逆向投资,但真正做与大多数投资人不一样的决定,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在考核业绩短期化的压力下,就算最终证明你是对的,可能在等到那一天的时候,你已经被炒鱿鱼了。

相反,如果你随大流,在牛市,鸡犬升天,不会差到哪里去;在熊市,大家的业绩都很糟糕,只要你不是最糟糕的那个就行。

小散却没有这个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和节奏来布局,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一次逆向操作的逆袭。

3. 庞大的资金,让机构投资者难以专注

受风险分散的考虑,绝大多数机构都有一些持仓比重的限制,比如“单个股票持仓不得超过总持仓的XX%”。

因为掌管着巨大的资金,单个股票的投资仓位受限了,必然要寻找大量的投资标的,使得研究团队不但要涉猎几乎所有行业,同时也要对每个行业的公司进行广泛覆盖。

图/Pixabay

长久下来,对单个企业的研究深度反而不一定能超过小散。有些散户,对某个公司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长期的跟踪研究,反而更能够把握该企业的经营规律和内在价值。

此外,仓位的限制,也使得基金在大跌时,仍须保持一定仓位,在看好一支股票时,却不能大胆投入。散户的资金是自己的,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机会和对风险的总体把控,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仓位结构,从而更好的抓住或避免市场的大起和大伏。

综上所述,散户有散户的优势,机构投资者有机构投资者的弱处。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找到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策略。

@徒步三萬里 @小_德 @不明真相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