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中国股市的本质:让“规规矩矩挣钱”成为铁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直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俗话说,挣钱只有三个方法:用手,用脑,用钱。用手挣钱挣的是辛苦钱,用脑挣钱的已算是人上人,真正的挣钱是用钱挣钱。用钱挣钱,听来来吸引人,谁不想用钱挣钱?但用钱挣钱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有钱,其次是你有相关知识来用这些钱挣钱。股市就提供了这种完美的机会。

关于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成立的初衷是什么?以前企业的融资主要是要向银行贷款,这些钱是要连本带息还的,还了再贷,贷了再还,国家财政的负担很重.股市重开以后,很多企业是在无米下锅的窘境下上市的,有了钱解了燃眉之急,救活了不少企业.在一段时间里,国家政策是鼓励公司上市融资的,以股市救企业,银行的风险降低了,风险转移到了股市.由于是以融资为主,所以对股东的利益重视不够.现在虽有所改变,公司争相上市还是要融资.为什么中国股市在造就富人的同时却不能造富股民而只能造穷股民?这首先是由中国股市的定位决定的。设立中国股市的初衷就是为国企的脱贫解困服务的,即便是发展至今,股市仍然是重融资而轻回报。因此,在中国股市里,投资者就是一个个的义务献血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股市定位,圈钱也就成了企业上市的最主要目的,相反,轻视回报成了上市公司的共性。中国股民很难从上市公司获得必要的投资回报,而只能在市场上追涨杀跌。大部分股民在技巧、心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也就导致了在中国股市中股民们大面积亏损的状况。

炒股:什么人一亏再亏,什么人亿万富翁?

在中国:85%的股民处于亏损之中。

中国股市已开设接近30年了,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中国股市常年有85%的投资者亏损,特别是以下特征的几种人:

1、专门挑表面便宜股买的,比如8元买了工商银行、长期不动的。

2、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买了就扔在那里,再跌也捂着不动的;称长期投资,总有一天会解放的。(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会一直下跌,将来有可能跌成香港的仙股。)股市是市场,不是银行,切切,切切!

3、20万元买了10只不同股票,还自信地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他们哪里知道,中国股市的篮子,10只有7—8只可能是有洞的,是靠不住的。

4、越跌越补,越补越亏的。

5、三只股票套着,坚决不割肉。一只刚上涨解放了,马上就跑了;不料碰到了外高桥,一连八、九只涨停板,后悔的夜不能寐,肠子都悔青了;另两只则越跌越深,如攀钢钒钛之类。

6、水平不高、个性又很强,听不进哲人、友人规劝的。

7、一次买股涨了,赚了几万元,就认为手气好,有财运;倾全部存款,甚至卖了房子,借了亲友的钱来炒股,结果在熊市中亏的一无所有。

8、十分沉迷于纯粹的技术分析,“五天线穿过十天线,黄金交叉,杀进去,……”。从长远看,也多是不成功的。离开大柏树的证券公司好几年了,进去看看,很多老朋友都搞技术分析;一问,说:“谢老师,我这些年三十万变三十五万了,没亏。”唉,浪费了多少年华,还不如买些长期债券啊,年收益6%—7%!

9、整天看电视股市节目,相信上面的分析。其实,我认识的一位著名股评家,在实际操作中,把委托他操作的公司的上亿资金大亏了50%。故本人是很少看这类电视节目的。真正的高手考虑到安全的原因是不会来这里做节目的。

10、打听消息,寻找成长股、黑马,研究个股,但普通百姓往往找不到好个股。否则,一些研究员(他们大多是硕士、博士毕业)何必在公司里拿10多万、20万一年?还不如借点钱自己去炒啊!

常怀敬畏市场之心,做市场先生的小学生

我们为什么说股票投资的难,难的原因就在于:投资人和上市公司以及市场三者时刻在变化,是动态的。它有三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就像组成一个木桶的木板,这三块木板每一块都不能低。木桶能盛多少水,决定于最短的木板,所以这四块木板都要高,缺一不可。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市场先生的小学生,并不是未战先屈。而是在敬畏之下,承认自己的弱小,以孱弱、无知作为起步,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学习和分析市场运行的态势与规律,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或许可以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之道。

交易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投资理念。处理和优化每一笔单子都要以“价值为本、趋势为魂、核心是认识自我”。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公司的安全边际和成长趋势;价值投资以企业是否低估为介入标准,如果一定要有时机选择的话,我认为最佳的时机就是股价具有罕见安全边际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宏观经济、大盘都处于非常悲观的下跌趋势当中。

趋势交易的核心是,认清大趋势,跟随大趋势;控制风险的核心是,“让自己离悬崖越来越远”。知行合一,专注于做好该做的和能做的事。

市场很多人士,认为股票投资风格只有二种:一是价值投资者,二是趋势交易者。我认为,价值投资、趋势交易是二个不同的投资方法,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价值为本":我认为投资的公司必须是有安全边际和成长趋势(成长是价值的内核),没有成长也就免谈价值。"趋势是魂":是指交易时必须重视趋势的力量。很多情况下,市场大趋势就是发源于投资者对价值和成长的认识。“风起于青萍之末”,趋势发展浩浩荡荡,不可阻档;顺趋势者昌,逆趋势者亡。但是,趋势发展到极端,也会向另一个方向转换,回归到价值本来的面目。

第二、投资策略。股票投资者在投资的策略上,应该具备在:“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市场判断、板块捕捉、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一)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是在做投资组合的时候,要将资金进行分类配置。在大的配置上分三类:股票类、债券类、现金类的资产。然后做结构化的配置,根据行情:股票配置50%--60%,债券30%--40%,这种配置要有预先明确的策略。

配置再平衡的策略。投资组合里各类资产所占的比例发生变化的时候,做一个再平衡的操作。这种操作完全是逆向的:股票涨起来你要卖股票,配置债券,股票跌下来你要买股票,这是典型的资产管理策略,是防范过度自信的一种策略。

两个步骤:1、先要跟随市场,不能输给市场。资产配置的平衡策略可以跟随市场。2、要战胜市场,就要在配置的策略上,做适当的动态调整,调整的方向是逆向的。在股票类资产下跌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恢复原来的一个平衡结构,而是要卖出更多的债券或者类现金资产,然后提升股票的配置比例,这时如何动态调整,非常关键的。

对投资回报真正产生主导及核心效果的是资产配置的策略,正确选股对我们的收益应该能起到20%-30%作用。资产配置是应对市场变化及各类风险(市场风险与投资者策略风险等)的综合策略,它不会主动选择交易时间而只是被动平衡调整,它与选股没什么关系只是在平衡的过程中调整参与市场的程度,具体表现是增持(含新增投股票池的股票)或减持,具体的投资标的是由基本面分析来决定,与资产配置的平衡过程无关。投资组合做到:精选个股,分档低吸,长线持有;控制仓位,保有现金,坚守安全底线。

(二)市场趋势和环境的判断。市场交易是时刻变化的,预判和交易要互动;可以有战略预想,但在操作时必须结合当下行情的特点,灵活应对。判断大趋势的定性和定量:

“定性的因素”。一是行情时间要足够长。时间足够长就意味着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一个方向最好能延伸一个月以上,这就值得操作。二是上升幅度要足够大。一个品种幅度非常有限,做大趋势很难在很好的点位做进去,掐头去尾之后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参与的价值也就不高。三是可参与性要足够强。可参与性的定义首先要考虑值得参与的要素。流动性有没有问题,市场化程度是否足够高。符合这三个方面,就是大趋势行情。

(三)捕捉热点板块。尊重市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关注主力资金动向,资金面对行情往往会有一个预兆的提示。如果看到一个品种有资金在流入,说明这个品种可能有热点产生,预示着行情可能会展开。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资金反而是后知后觉的,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温不火,直到行情开始演变出来之后,很多资金才追逐进来。所以这不是绝对的,最主要还是根据品种本身是否存在投资价值,现在是否处在比较低估的状态,至于什么时候爆发,确实比较难把控。

价值低估和发展趋势是股价上扬二个发动机。价值的极致看趋势,趋势的极致看价值。不要和趋势对立,趋势是你永远的朋友,趋势看涨不做空,趋势看跌不做多。趋势在,买入叫买安全。涨中跌,买入叫买便宜。这都是正确的交易方案。尽量减少做短线的频率。

处于热门的股票应留有底仓,不拉高不卖、不跳水不买。 处于低位的股票可以买入,可以持有,不可以卖出。处于高位的股票可以卖出,可以持有,不可以买入。

做大趋势性行情,就不要轻易丢掉自己的仓位。出现趋势性行情时,虽然存在着价格波动反复的行情,短线操作可以让自己的资金曲线波动更平缓,但更多的情况结局是你踏空了行情。因为很难控制你的情绪不受短期波动的影响。对于大机会的判断,要有宏观视野、长远眼光,在操作上要有让自己离悬崖越来越远的措施。

(四)“顺势而为”对一个价值投资者和趋势行情的跟随者是很重要的一环。做趋势交易要去精存粗。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决定股票长期价格方向,大的趋势行情背后的因素不多,从而更加稳定、容易把握;短期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多而复杂,“市场先生”情绪,股价很难把控和掌握。

(五)专注才能做精。这是投资者能够成功的一个路径,在交易中,有所得就应该有所舍这样的精神。专注短线交易者,是希望在短时间内赚到钱,隔夜、波段的时间长一点。专注中长线趋势交易希望在更长的时间段内来赚更多的钱。他们依靠概率来赚钱的重要性就不一样了。

对品种专注。如有一朋友对铜的脾气熟悉到了如指掌的状态,而且他也非常专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他20年里,前面10年也是起起伏伏,后面10年才逐渐开始顺利。他对铜已经像亲密爱人一样来接触了,长期趋势也做,短线也做,空、多也做,所有的机会都去把握。这种模式与专注不矛盾,因为他专注在一个品种上,其它品种全都不做。这对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是一个挑战,如果想在一个品种中得到比较大的回报,要抵制住非常多的机会对你的诱惑。对他自己而言是非常成功,非常让人欣赏的,但是从一个后来者,更多的广大投资者而言,这条路是非常坎坷的,很难被模仿和复制。

对投资策略的专注:1、配置上再平衡的策略。2、股票选取上注重安全边际、注重小盘成长股、瞄准低价困境反转企业。3、投资组合做到适当分散的原则。

关注周期。万物皆有周期。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朝同一个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树不会长到天上。坚持以过去的事推测未来是对投资最大的危害。每个行业都有周期,只是长、短、强、弱的区别,白酒是长周期行业。无视周期并推算趋势是投资者所做的最危险的事情之一。仿佛做的好的企业将永远好下去、业绩高的投资将永远高下去一样。实际上,相反的行为可能更正确。

决定股票价格的短期因素:来源于投资者的视觉残留和惯性。中期因素:企业价值的回归。长期因素:还是要靠企业的成长。

第三、被人忽视的资金管理。有一种说法:学会止损是散户的悲哀。也许对某些人适用,但就普遍意义上说,不会止损是散户为什么一直是散户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总是喜欢快速地获利,而给亏损留一点余地,结果是截断利润,扩大亏损。长期下来,如何实现资金的增殖呢?

让我们记住这几个数字:20%的亏损需要25%的盈利来达到盈亏平衡,相对来说容易一些,40%的亏损需要66.7%的盈利,要达到很难,而亏损50%以上就需要100%的盈利,几乎是不可能扭亏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20%的损失应该是亏损的极限度。但是,这种止损也不是资金管理,因为这种止损并不会告诉你该抛出多少,也就无法通过仓位和品种的调整来控制风险。资金管理是交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说是系统中决定你头寸大小的那部分。它可以确定系统交易中你可以获取多少利润、承担多少风险。我们不能以简单的通过设置这类货币管理的止损来取代最重要的部分。

在投资领域,聪明的赌徒会在他们盈利的时候在一定限度内增加赌注。只要有多少种入市法则就有多少种资金管理策略。以下几种是反等价鞅的资金管理模式。

1.每固定金额一个单位。这个模型只允许你用一定数量的钱买一个头寸,它基本上对所有的投资都有均等对待并且总是允许你持有一个头寸。

2.等单元模型。这个模型对资产组合中的所有投资都根据它们的根本价值给予相同的权重。

3.风险百分比模式:其资金调整法则是建立在风险作为资本的一个百分比的基础上。给予所有的交易相同的风险水平并允许稳定的资产组合增长。这个模型适合于对长期走势跟踪者来说是最好的。

4.波动性的百分比模型:在风险和机会之间提供一个合理的平衡。这个模型适用于使用紧密止损的交易。

众所周知,有很多著名的世界级基金管理人以及世界级著名分析大师,如果不重视正确的资金管理、合理的控制资金风险,同样会被无情的市场所吞没。前几年世界著名的日本大和银行、英国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倒闭,以及由世界金融天才索罗丝发起的"量子基金"全军覆没,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要在这里问一句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未能有效的控制资金风险。其结果就是哪怕只有一次失误,都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经不住推敲的投机方式是注定亏损钱财的途径

不合格的投机者犯下各色各样的大错,真是无奇不有。我曾经提出警告,对亏损的头寸切不可在低位再次买进、摊低平均成本。然而,那恰恰是最常见的做法。数不清 的人在一个价位买进股票,假定买入价为50,二、三天之后,如果看到可以在47再次买进,他们的心就被摊低成本的强烈欲望攫住了,非在47另外再买一百 股、把所有股票的成本价摊低到48.5不可。你已经在50买进100张股票,并且对100股3个点的亏损忧心忡忡,那么,到底凭什么理由再买进一百股,当 价格跌到44时双倍地担惊受怕呢?到那时,第一次买进的一百股亏损600元,第二次买进的一百股亏损300元。

如果某人打算按照这种经不 住 推敲的准则行动,他就应该坚持摊低成本,市场跌到44,再买进200股;到41,再买进400股;到38,再买进800股;到35,再买进1600股;到 32,再买进3200股;到29,再买进6400股,以此类推。有多少投机者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如果能够把这样的对策执行到底,倒是不应当放弃它。上例 列举的异常行情并不经常发生。然而,恰恰正是对这种异常行情,投机者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以防灾难的降临。

因此,尽管有重复和说教之虞,我还是要强烈地敦促你不要采取摊低成本的做法。

从 经纪商那里,我从来只得到过一种铁定无疑的“内幕”消息。那便是追加保证金的通知。当这样的通知到达时,应立即平仓。你站在市场错误的一边。为什么要把好 钱追加到坏钱里去?把这些好钱放在荷包里多焐一天。把它拿到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去冒险,不要放到显然正在亏损的交易上。

成功的商人愿意给形形色色的客户赊帐,但是,肯定不愿意把所有的产品都赊给唯一的一个客户。客户的数量越多,风险就越分散。正是出于同样道理,投入投机生意的人在每一次冒险过程中,也只应投入金额有限的一份资本。对于投机者来说,资金就是商人货架上的货物。

所 有投机者都有一个主要的通病,急于求成,总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财致富。他们不是花费2到3年的时间来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而是企图在2到3个月内做 到这一点。偶尔,他们会成功。然而,此类大胆交易商最终有没有保住胜利果实呢?没有。为什么?因为这些钱来得不稳妥,来得快去得快,只在他们那里过手了片 刻。这样的投机者丧失了平衡感。他说:“既然我能够在这两个月使自己的资本增值500%,想想下两个月我能做什么!我要发大财了。”

这样 的 投机者永远不会满足。他们孤注一掷,不停地投入自己所有的力量或资金,直到某个地方失算,终于出事了——某个变化剧烈的、无法预料的、毁灭性的事件。最 后,经纪商终于发来最后的追加保证金通知,然而金额太大无法做到,于是,这个滥赌的赌徒就像流星一样消逝了。也许他会求经纪商再宽限一点儿时间,或者如果 不是太不走运的话,或许他曾经留了一手,储存了一份应急储蓄,可以重新有一个一般的起点。

如果商人新开一家店铺,大致不会指望头一年就从这笔投资中获利25%以上。但是对进入投机领域的人来说,25%什么都不是。他们想要的是100%。他们的算计是经不住推敲的;他们没有把投机看作一项商业事业,并按照商业原则来经营这项事业。

你和市场之间似乎有点神奇的同步现象并不容易,你需要克服两种心智障碍:

第1种障碍是重点,就是学习怎么专注“当下的机会流动”。为了体验同步现象,你的头脑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向市场的真理开放。

第2种障碍和我们脑部两半的分工有关,我们的左脑善于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进行理性思考;右脑善于从事创造性思考,能够利用通常不能从理性角度解释的灵感、直觉、预感或知觉。不能解释的原因是如果信息确实具有创造性特质,那么这种信息一定是我们从理性角度无法知道的事情。根据定义,真正的创造性会创造出过去不存在的东西。

两种思考模式之间天生具有冲突的特性,因此理智和逻辑的部分几乎总是会获得胜利;除非我们采取特殊步骤训练我们的心智,并接受和信任创造性的信息。如果没有这种信念,我们通常会发现很难根据我们的预感、直觉冲动、灵感或知觉采取行动。

我们需要信念和清楚的意愿,才能有所依据地采取适当的行动,这样我们的头脑和意识才能专注在当前的目标上。如果我们依据具有创造性的特质行动,而我们的理性大脑没有受过适当的训练,不能信任这种依据,那么到了根据这种信息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理性的头脑会在我们的意识中灌输极多对立和竞争的思想。

这些思想当然全都具有健全而理性的性质,因为这些思想来自理性层面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但是这种思想对我们会有影响,使我们从“顺境”或任何其他创造性心态中跳出来。比起凭借着预感、知觉或灵感所看出的明显可能性,却因为我们说服自己不理会这种机会,因而不能利用机会,人生中再没有多少比这样还让人扼腕的事情。

要踏上心智和市场同步之路,第1步是了解交易的心理现实,同时彻底接受这种现实,这一步是造成大多数与交易有关的挫折、失望和神秘性质的地方。决心从事交易的人当中,很少有人花时间或精神思考交易者的意义是什么,大部分从事交易的人认为交易者是高明市场分析师的同义词。

我前面说过,这一点极度背离事实。高明的市场分析对交易成就的确有帮助,也扮演支持的角色。但高明的市场分析不值得大多数交易者错误地赋予这么多的关注和这么高的重要性。在大家极为容易沉迷的市场行为形态背后有一些很特别的心理特性,就是这些心理特性的本质决定了交易者“如何做”,以便在市场环境中有效操作。

我们的操作环境具有一些特质、特征或特性,与我们习惯的环境不同,要在这种环境中有效操作必须进行若干调整或改变我们的正常思考方式。

例如,如果你要到国外的某个地方旅行并定了一些目标,那么你要做的第1件事情是熟悉当地的传统和习惯。这样你就会学到应该用哪些方法适应,以便在那种环境中成功运作。

交易者经常忽略自己可能必须适应,才能长期获利的事实。造成这种情形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1)要进行获利的交易,你绝对不需要任何技巧。大部分交易者经常经历多年的痛苦和折磨后才想通或承认要创造长期成就,不只是需要偶尔能够选中进行获利交易时机的能力而已。

(2)你不必为了交易而千方百计,你只需要拿起电话,早上甚至不必下床就可以交易。即使交易者通常是在办公室里交易,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进办公室才能交易。因为我们可以从极为熟悉的个人环境中和市场接触并互动,看来要进行交易,似乎不需要特意改变我们的想法。

从某些方面来说,你很可能已经了解与交易本质有关的很多基本事实(心理特性),但是知道或了解一些原则、眼光或观念不见得等于接受和相信。

真正接受什么东西时,这种东西不会与我们心中的任何其他因素冲突。我们相信什么东西时会把这种信念当成自己的自然功能,不必挣扎,也不需要耗费额外的力量就可以根据这种功能运作。要是有什么东西与我们心中的其他因素发生冲突,冲突的程度有多高,我们对这种事情接受不足的程度就有多高。

因此要了解为何只有少数人能成为成功的交易者并没有那么困难,他们根本没有花足够的心力,将他们所学和信念间的矛盾冲突加以调和,也不知道这种矛盾冲突和行为正是妨碍他们采用各种成功交易原则的阻力。要进入和利用适宜交易的那种自由流动心态,需要彻底解决这种冲突。

交易的立身之本:行动而非说话,实践而非理论

1、在市场交易中,长线有长线的思路,短线有短线的操作手法。问题的关键是投机者必须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和具体市场特点的方法,作为自己基本的交易模式。但无论多好的理论、工具,都有硬币的另一面。天下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交易理论和工具,各种交易模式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个市场永远不存在可以100%准确预测未来变化的技术和交易工具。所以,交易理论、工具正确运用的前提是,操盘者必须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这是立身之本。否则,再好的剑在不适合的人手里都是废铁,再废铁在合适的人手里都是宝剑。同时,即使在自认为有绝对把握和胜算的机会出手时,也还是应该作好风险控制的准备,防止判断错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迅速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追求、领悟过程。作为一个交易员,每天都会面对很大数目的输赢,责任和压力是非常大。从理性的角度看局部的输赢很正常,失败的交易、亏损的交易是成功路上的一部分。而人毕竟不是神,真正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的面对每天输输赢赢又非常地难。

2、古人云:“圣人有情而无累”,说的是圣人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能够控制感情,不让感情成为行动的决定因素。作为一个交易员,由于输赢而引起情绪上的痛苦和快乐很正常,只不过无论某一次交易结果是好是坏,下一次操作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不能够感情用事。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这种事情,在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我认为投机客不是“学者”、“智者”而是“学者”上的“行者”、“智者”上的“忍者”。行动而非说话,实践而非理论,是一个职业投机者的本质特征。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金融市场训练有素的专业投机客,并非流行的科班教育体系可以培养出来,中外著名的高等学府也确实没有相应的投机专业。

现代高等教学过于强调智性训练,师生关系过分疏离的特点,并不符合培养一流职业投机客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我的想象中,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以及民间手艺、武术的学习中,强调师承,强调师傅带徒弟的心传法门,可能是培养职业投机客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

我非常欣赏哲学思想,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对投机者深刻的理解、把握市场运动非常有价值。而东方哲学对投机者心理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高,在诡谲无常的市场变化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意义深远。茶道和日本的武士道,一静一动,对投机、对人生的真谛有着很好的诠释。

3、在武士的培养过程中,知识的教育,智能的训练,不能说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武士人生态度、品格意志的培养,包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从容不迫而又果断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行动能力,壮士断臂的勇气,对痛苦的超强忍耐力等等,这一切不正是一个典型的操盘手必备的个性特征吗?

成功的交易不是集体思考、决策的事业,而更像是一个投机者个体孤独的心理搏斗游戏。这种孤独表现在:漫长的交易学习过程就像一个人走夜路,茫茫荒原,不知何处是尽头;分析思考市场行情变化,让投机者体验到的是独自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痛苦无助;临场决策、操作的背后,隐藏的可能是投机者面对黑洞般的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深深忧虑,等等。

一个不能忍受孤独、一个缺乏自主性、一个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投机客。在投机者内在的心理修炼和精神超越方面,古老的东方文化可能是交易者自我拯救的智慧之源。包括茶道在内的东方文化的精神气质,也许可以在市场交易中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行为更为理性。

“茶道的要义在于内心平静、感情明澈、举止安详,这些无疑是正确的思维和正确的感情的首要条件。隔断了嘈杂人群的形象和声音的斗室,其彻底清净本身就引诱人的思想脱离尘世。”

高明的投机大师的精神世界是和哲学相通的。不信,你听听投机大师斯坦利克罗下面说的这段话,不就是茶道精神在市场交易中的活学活用吗?

4、“当我发现自己被那些很明显的矛盾说法和人为的事后宣告和准分析搞得迷乱、不安时,我的做法是把自己与这些所谓的消息隔离开来。取而代之,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详细而有实效的技术因素和指标的分析中去——试图从混乱中寻求到条理性。这段间歇最好在隔离状态执行,远离各种打扰和善意的建议者。隔离状态与期间稳定以及与分析的清晰和高质量看起来是有一种相关关系的”。

金融投机的成功之路并不神秘,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它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机者对市场交易的基本思路头脑清晰、胸有成竹;二是投机者对人性的弱点了若指掌,这种认识既包括对人类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本性,如希望、恐惧、贪婪、侥幸、自负等的洞察和了解,也包括投机者对自我特殊的个性特点、性格缺陷、行为习惯的深刻反省。

学了那么多理论,掌握了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依然不能成功?为什么屡屡失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出在你的身上,那就是你的执行力出了问题。要么是分析的方法有问题,要么是不能遵守操作规则,要么是对外部环境缺乏了解不能即时变通等等。执行力是你贯彻实施决策计划,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执行力也是一种纪律,是策略的根本。很多优秀的人都拥有聪明的脑袋和过人的智慧,然而能够成功的只是极少部分懂得执行的人。仅仅拥有伟大的思想战略和伟大的计划是不够的,只有把战略和计划贯彻到底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成功,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和妄想!

执行是战略而不是战术 ,执行能力只能从执行中获得,不可能通过思考获得。只有把知识力和执行力结合起来,你才能拥有知行合一的能力,你才能真正拥有强大!只有执行力才是一切有效战略的关键要素。没有执行力你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执行力必须成为你事业的核心成分。操作不能成功,总是在屡战屡败中徘徊就是没有执行力的表现,执行力是一切的关键。

对于优秀的交易员而言,执行力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凸显,而是多种素质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一种思接千载、思野万里,深谋远虑、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捍卫信念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做事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承担风险面对失败的顽强作风。

买进时的交易执行

“极端状态+人性弱点”暴露时 买还是没买 恐惧害怕误区

“显著行情”来临时的仓位状况 有还是没有 完美主义误区

“显著差价”出现时的股数赚取 补还是没补 喜新厌旧误区

卖出时的交易执行

“成本调整”是否融入操作之中 有还是没有 满进满出误区

“满意利润+极端状态”来临时 卖还是没卖 麻木不仁误区

“市场&预期”不一致时的纠错 出还是没出 多看少动误区

置身市场之外的交易执行

“积柔成刚+寓守于攻”的执行 做还是没做 言行不一误区

“成本调整”的强制性保险措施 有还是没有 紧盯市值误区

“不确定性”增强时的参与仓位 减还是没减 急功近利误区

无法置身市场之外时的交易执行

“跌跌不休”时的筹币腾挪转换 活还是不活 无偿牺牲误区

“不得不买”时的跟随买进仓位 轻还是不轻 一步登天误区

“方向不明”时的瞎折腾捣浆糊 动还是不动 战胜市场误区

要想成为拥有良好执行力的优秀交易员,必需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同时入手,在制定市场操作计划的同时,也应把个人的发展战略计划纳入其中。在制定战略计划时其本身应该是简洁明了的,不会产生矛盾的信息,不会导至行动的迟缓。伟大的交易员应该是在黑夜中能够率先找到亮光的人。

在股票市场作战,就有如军队在战场上的情况一样,必须特别注重纪律。你的每个应市计划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整体部署策略的一部分,不能临场随意更改。你的所有修订均须是预早计划好,并遇有需要时才执行的,在交易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的违反纪律而招致的损失都是咎由自取,其偶然侥幸的获利更应引起我们客观的痛恨,对此能否有清醒的认识,是交易者业余与专业的区别之一。

有一位先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股票市场中获胜,这无关乎聪明才智,全在于投资者的方法、原则和态度。尤其是对纪律的执行,市场中很大一部分交易者最终会屈服于恐惧和贪婪这两种最常见的感情,而专业人士则无一例外地严格执行着他们的策略。顶尖的交易者们似乎有着惊人的纪律性。如果每个人的纪律性都那么强的话,会有更多的人在市场中赚到钱,那么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