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药业2022年报初读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2喜欢:0

今天拿来了恩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准备认真读一下。由于没读过几份年报,在看的过程中有点疑问,于是记录下来。

第6页,2022年营收6.9亿,比上年增加1.75%,净利润6780万元,比上年减少33.35%。营收增加,利润减少,原因何在?因上市,资产总额大幅增加。

第8页中“国内医药行业概况”中,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6.3%,但恩威医药下降的比全国同行要厉害。

第9、10页中,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专注于妇科产品、儿科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领域。这是该公司的三大支柱产品。妇科洗液排名全国第三。化积口服液、山麦健脾口服液、复方银翘氨敏胶囊者是其支柱产品,而且化积口服液、山麦健脾口服液是其独家产品。

第11页营销优势中,公司拥有近千人的专业销售团队,如果按照1000人计算,6.9亿元的营业收入,人均销售额为69万元。在年报第35页可以查到实际销售人员为839人,人均销售收入为82万元。个人认为,这个销售收入着实是有点低。本人在制造型企业待过,在2015年左右,我所在的单位人均产值就已经达到百万以上了,更别说销售人员的销售收入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医药行业的独特特点决定的吧,暂时存有疑问吧。

第13页有各药品的毛利率,如果按照中位数50%的销售毛利率来计算的话,从公司的角度来讲,确实是有点低了(请大家不要喷我,药确实是挺贵的)。

第15页费用一栏,仅销售费用就占了2亿元,占营收的29%。按照6.9亿的营业收入,50%的毛利率,则毛利润为3.45亿,减去销售人员的2亿费用,毛利润还余1.35亿元。再减去管理费用6000万,毛利润为7500万,这个数大致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当。这么大一个公司,整个研发费用仅占1%,为751万。从各种消息得来的数据显示,医药行业是高投入企业,而该公司仅有751万的研发费用,不知道为啥该公司这么少的研发费用。个人觉得,要么是不投研发,要么是这几类支柱产品到达了天花板,没有再研发的必要了,新的产品还不知道研发啥。

再看第15页中公司研发人员,仅有37人,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研发费用仅有20万元,少知道这个研发费用包含啥,但仅这20万元,估计连研发人员的工资都不够,不知道该公司研发啥。同时,研发人员的学历,个人感觉也是偏低的,本科以下占接近50%。本人所在的是钢铁企业的研究单位,除了年龄50以上的有少数本科外,其余全部是硕士、博士。当然,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力。从年龄构成上,31人为40岁以上,希望该公司的研发人员经验特别丰富吧。

第19页中,募集资金5.2亿,收到4.4亿,保荐商等拿走8000万,难怪一直在增发新股,这比二级市场买卖股票赚钱多多快多了,而且稳赚不赔。

第27页,人员情况中一眼看去,感觉是个家庭企业。

再看第35页,销售人员839人,占52%,生产人员502人,占31%。博士一人,硕士7人。大家自己思考哈。

接下来的部分没啥,咱们直接看财报吧!重点看下营销和研发费用。

第128页,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12875万,销售人员839人,人均收入15万元,广告宣传费4421万元,这两个是大头。

第129页,大家看一下研发费用构成,直接人工318万元,37位研发人员,人均8.6万元。这个收入在成都的话,可能并不算高,而且与销售人员相比,收入仅不到60%。直接投入材料费用327万元,人均8.83万元,可能医药行业的原材料比较便宜吧,本人没有什么发言权。

从上述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相比,大家应当有自己的判断了吧,我个人觉得,恩威医药公司的产品有市占率,主要以广告和销售人员进行地推为主。产品的研发可能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未看到明显的后续接力的产品。如果一旦被别的公司进行模仿,不知道该公司的上述优势是否还在。

三张表还没有仔细看,仔细看了再谈我的想法吧。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财报三张表目前属于看热闹的水平,所以本文具有强烈的个人偏见。若您据此投资赚钱了,是您有本事。若亏钱了,与本人无关。

全部讨论

2023-07-10 16:09

恩威一直都是洁尔阴主打,之前也做过其他一些品类的延展,但是这么多年下来,应该是效果不好。但是要被别的公司模仿,也不是那么容易,洁尔阴是很老的产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了,要是被人取代早就取代了,哪还用等到现在

2023-07-13 17:13

肯定是有这个原因,看了财报之后,我只是提出了个人的一点疑问,买与不买还是看个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