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LL IN 腾讯之路(未删减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11

(该文已发表在《雪球参考》七月刊,有删减

雪球小关联系我为《雪球参考》七月刊撰稿时,我正陪着老婆和女儿在上海迪士尼游玩。虽然艾莎和安娜的故事,早就陪着女儿看了几十遍,但是当真的看到迪士尼的舞台剧时,内心还是激动不已。和可爱的米奇合影留念也再次唤醒了我心中早已沉睡了几十年的童年回忆。我想,和糖果、饮料的效果一样,这大概就是娱乐的价值吧!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特别喜爱玩街机,只要有一点零花钱,我们总是省吃俭用,跑去游戏机室酣畅淋漓地玩几把。然而,和现在大部分父母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电子游戏是家长、老师、长辈们心目中绝对的禁区,几乎所有的大人们都不允许小孩玩电子游戏。可是,我们这些小朋友呢?却总是喜欢背着父母,三五成群地偷偷跑去游戏厅,于是,猫和老鼠的游戏,也经常在大人和小孩之间上演,此起彼伏。

关注腾讯,或多或少也和我喜欢玩游戏有关吧。

在我的雪球置顶文章中,也和各位球友们推心置腹地聊过自己的一些经历。2006年大学毕业,我和几位同班同学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这座梦寐以求而又充满希望的沿海城市--深圳,专业学电子商务的我,却在找工作的时候四处碰壁。那时候,电子商务还没有兴起,大部分公司都根本不知道电子商务专业是干什么的,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十分困难。为了生存,我不得已扩大了求职范围,只要是愿意招应届毕业生的,就都跑去应聘,就这样,一次很偶然的面试,让我鬼使神差地入了证券这个行当,进了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当起了客户经理。

到了证券公司,几乎没有人不炒股的,就连公司的保安也是个“老股民”。公司对于我们这些新人的培训,谈不上系统,但是绝对“实用”,就是教我们看“k线图”,我们就学会了怎么看MACD,如何数波浪,如何看布林线。短短几天时间,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摇身一变,成了“专业人士”,被派到银行去驻点,营销银行储户开户炒股,正式走马上任了。

就这样,我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从证券、银行到私募,从经纪业务到投行业务,我在深圳的金融行业混得“还算不错”。在从事金融行业的十多年间,我也和许多同事一样,一直在“炒股”,运用在证券公司学到的“看K线”的原理,结合在银行学到的看财报的技能,我在A股市场上“没亏太多”,但也没有真正赚过钱,经常一轮一轮地坐过山车,这个山头赚了,那个山头又亏了,也始终拿不住股票,无论涨跌,很少有一只股票能拿住1个月以上的。中间也有休息的几年,但是一旦看到市场跌了很多,就又忍不住拿点钱去抄底,但也总是起了个大早,又赶了个晚集。

那时候,人的心情,也总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而变得起起落落,阴晴不定。不光是我,我身边几乎大部分的同事、领导都是这样,记得我们有个银行领导,大家有什么业务去找他签字之前,还得先看看股票行情,得抓住股票上涨的时机去找他,如果一不小心碰上大跌,那你就惨了,不但业务批不下来,恐怕一顿臭骂是免不了的。

在证券公司的时候,我们内部其实有一套系统,可以看到客户账户的情况。2012年,从证券公司离职时,我曾专门统计过客户的业绩情况,发现即便是06年就在我这开户、经历了07年超级大牛市的人,也几乎没有赚钱的。

后来从事投行业务,为大资金配资举牌、做定增等等,上市公司老板也接触了很多。几年下来,却发现那些所谓的大资金、上市公司老板、高管等也未必多么了解股票投资,甚至上市公司老板自己对自己公司股票的判断都出现重大偏差。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经常反思,甚至很怀疑,是不是股票市场就是“骗人”的,为什么我身边,那么多人炒股,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散户还是证券公司、银行的这些所谓“专业人士”、亦或是那些上市公司老板,几乎没人可以靠炒股票赚钱的。单凭我如何想,始终不得其法。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好友介绍,我有幸认识了一位神采奕奕、鹤发童颜、已经年过八旬的老者。据老人家自述,他原来是一位在东莞的教师,自退休以后就开始炒股,已经炒了20多年了。刚开始的几年,他也是每天去证券公司看盘,研究盘面,研究K线,盈亏也总是起起伏伏不得其法。后来,他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开始潜心研究。书名和作者,因为年龄和时间的原因,他早就忘了,但他依稀记得,书上说,“炒股如选妻”,买股票就应该买“过去几百年不变,未来几百年也不会变”的公司,然后长期持有,他深以为然。于是,他把东莞的房子卖了,加上退休金,凑了几十万元,在贵州茅台几十元的时候,买了10000多股茅台股票,一直持有了很多年,除为了给儿子买房,中途抛了一点,再也没有卖过,我认识他的时候,手里还攥着8000股茅台。为了让我相信他的话,善良的老人家还特意把他在证券公司的交割单拿给我看。

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福报极大。

与老者的见面,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原本打算放弃股票研究的我,又一次来了兴趣,也可以说是“死性不改”吧。在金融行业混了那么久,老爷子的投资方法,我还是明白一些的,应该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我心里想。

毕竟老人家年纪太大了,很难系统性地给我讲解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那次见面后,我也开始大量阅读“价值投资”的相关书籍,一边读书,一边又开始搞投资。

2018年下半年,正值市场十分萧条,大量的股票PE很低,五粮液大概只有15倍,格力电器只有不到10倍。我用选股软件,按照连续三年ROE不低于20%,PE不高于20倍的方法,建立了我的第一个股票池,但是,我还是低估了A股的“高估”,即便是熊市,符合我条件要求的股票在A股还是十分稀少,于是,我又把选股条件放到了港股,发现“仍然”不多。

自作聪明的我,放宽了条件,把PE调高到了25倍,好不容易搞了个几十只股票的池子(具体多少不记得了,但不低于20只)。这其中,有贵州茅台腾讯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长江电力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等。

就这样,腾讯第一次进入了我的股票池,那大约是在2018年秋天。

但那时,受到《聪明的投资者》影响太深,我买的股票没有高于15倍PE的,然而,老者对我的影响也是有的,当时茅台的PE是20多倍,我嫌它太贵,就重仓了五粮液,分散投资了一些格力电器中国平安。虽然腾讯也在我股票池,但它的PE在25倍左右,加上对港股的偏见(认为港股风险比A股大),我并不敢买。随之而来的2019年,让我初尝了“价值投资”的甜头,幸福来得太突然,我第一次,能够持股超过半年以上,而且获得了十分不错的收益。

但是,过快的上涨,以及对投资理解的“不深入”,让我这个“菜鸟夹头”在后来的操作中犯了错误。我认为股票市场已经开始有了风险,有一些泡沫了,但我又忍不住空仓,于是,在五粮液来到150的时候,我把五粮液、格力电器全部卖掉,换成了“PE更低”的中国平安涪陵电力等股票。然而,后面中国平安却持续下跌,虽然下跌在价值投资者眼里并不是什么问题,但问题是,伴随着下跌,坏消息也越来越多,而我也感觉到对中国平安并不是那么的了解和放心。

看来,还是功课做得不够,功力不够深。段永平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你如果想真正理解企业,就去开一家公司。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彻底搞懂价值投资,也为了圆“创业梦”。结合自己的专业,在2020年,我毅然决然地开了一家以跨境电商为主要业务的新公司。就是这个决定,对我价值投资理念的升级、ALL IN腾讯控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跨境电商,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新兴行业,似乎是个蓝海,机会很大。然而,当我入局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今的跨境电商,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红海行业,全托管、半托管模式的加入,更是把这个行业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门槛的类似“餐饮服务”的大众行业了。而且,由于需要把货物事先运送至电商平台的仓库,所以还需要“压货”,压货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而且,因为你的销售必须经过平台,所以平台对卖家的盘剥可谓是毫不留情,因此,它又是个低毛利的行业。

从事跨境电商的几年,我充分意识到了什么叫好的商业模式,高毛利、轻资产、有充分定价权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的牛,而且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才是判断一家企业是否真正赚钱的标准,真正好的商业模式,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以前觉得电力蛮好,因为有一定的垄断,但实际上,电力行业其实没有定价权。电力行业的价格管控权在政府,假如它是煤炭发电企业,那就更麻烦了,因为原材料价格是市场定价,而产品销售价格又受到管控,所以煤电从长期看,它的利润情况我们其实很难做大致的估算,水电的话,大坝和发电设备的折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也必须对企业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否则它的真实利润也不是很好判断的。

金融行业的资产负债就更复杂,我们看到有的金融企业ROE比较高,但是,它的资产过于复杂,有地方债、企业债、地产基金,又有各种金融衍生品,它们很容易被“财务掩饰”,因此,这种企业,既谈不上是重资产、更谈不上是轻资产,就是个“模糊资产”,我们普通人想完全看透比登天还难。

制造型企业的应收账款、设备厂房折旧等等也是制约我们能看懂一家这类型企业的重要障碍。它们的利润也很难就完全是自由现金流,一方面应收可能根本收不回来,另一方面,好不容易赚到的现金,又不得不投入到产品研发、设备更新、扩大规模中去。

经过深思熟虑,我在原来的股票池里,又一个一个的细细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逐步做减法,把自选股的股票从几十只减到了十来只,又从十来只见到了只有两家公司---贵州茅台腾讯控股

这两家公司,成了我心目中的“白月光”。用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贵州茅台就好比“安娜”;腾讯控股更似“艾莎”。安娜心地善良、美丽大方;艾莎冰雪聪明、艳冠群芳。然而,艾莎却有一股冰雪魔法的力量,它的这股力量,使得艾莎相对安娜拥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说,只有两个票了,有什么好纠结的,直接各买一些不就行了。

“选股如选妻”。老者的话,这时又在我的耳边想起。经过几年的思考,我逐步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为什么我们最好只买一家公司?因为市场是不确定的,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选了2家以上的公司,在未来的持股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家公司涨了很多,另一家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根本就不涨。虽然我们认可价值投资,虽然我们知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是,绝不要挑战人性,不要认为自己在人性方面比别人会更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谁能保证,我们内心还能保持“平静如水”?就像我们现在观察很多“大V”,不是动不动就在那里“调仓”,一会这个涨多了就卖一卖,那个跌多了就买一买。

我们个人投资者,没必要陷入那样的纠结,这其实是我们的巨大优势,没必要为了分仓而分仓。这就是我的结论。我们就是应该只选一个心目当中最好的“妻”,然后长相厮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可以真正长期持有公司,但凡买了2家以上的公司,我们就大概率会陷入“这个是不是买多了?那个是不是买少了?这个是不是该换成那个?”等等的无限纠结之中。就好比,你家里如果娶了几个妻子,即便他们都是贤妻良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陷入“更爱哪个?哪个更适合?”的纠结之中。

安娜虽好,但是太安稳了。她一定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跟她生活在一起,会很幸福,但是又很难给我们带来意外和惊喜。

艾莎虽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正是她的不确定性,才创造了更加美丽、迷人的“阿伦黛尔王国”。

我们的生活需要安稳和幸福,但是,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无限的“创造”。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是想大概率安全又有趣地活,还是想极大安全但无趣地活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但我会选择前者。

比尔盖茨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AI革命已经是进行时,未来的世界如何发展,充满了巨大的未知。然而,正是这样的未知,才使得我们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了幻想。

AI、脑机接口等高科技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人类的工作、学习时间将极大地缩短。我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有意义或者无意义的事情,游戏、旅游、读书、短视频、元宇宙等等极大概率迅猛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玩游戏再也不是一个“禁区”,而可能成为人类的“必需品”。和腾讯共舞,将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领略世界的万千变化,享受更丰满而神奇的精神生活。

从2021年开始建仓腾讯,到2022年下半年全仓腾讯,时至今日,只要是有足够买100股的钱,我就不断地在加仓我的“艾莎”。

因为我相信,拥有魔法的艾莎女王,必将陪伴着我们,把美丽富饶的阿伦黛尔变成一个真正的“童话王国”。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整体写的很漂亮。但是由于持仓,屁股有点影响脑袋了

07-17 16:30

徐老板出手必是精品
选股如选妻
拿住不容易
若要不动心
待她如发妻

07-17 18:06

根据实业经营经验总结分析出的结论值得深思

07-23 15:34

你的经历还挺丰富的。做电商让你深入理解了生意模式。其实我一直觉得有成功经营企业的人做投资是很有底子的,毕竟投资企业跟运营企业其实根子里是类似的。巴菲特,段永平都是有很好的经营企业的经验的。我毕业后一直在IT业打工,后期是靠读很多企业跟企业家的传记来补足这块的。

在雪球参考书上发现了你

07-18 12:20

你好,公司无关的话说的太多了。,

07-17 17:04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