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卷出天际,外有关税加征,这家代糖企业如何突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杀出红海颇为不易!

近年来的网红“代糖产品”——赤藓糖醇,竟然也上了反倾销税名单!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欧盟委员会7月19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Erythritol)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31.9%~235.6%的临时反倾销税。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

具体而言,根据法令,欧盟将对中国最大的赤藓糖醇生产商——山东三元生物公司的商品征收156.7%的临时反倾销税,其它赤藓糖醇出口商品面临的税率从31.9%至235.6%不等。

实际上这场贸易争端旷日持久:2023年11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接到Jungbunzlauer公司投诉,后者称中国赤藓糖醇产品存在价格和成本不匹配等问题,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赤藓糖醇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此番终于做出初步结论,预计最终结果要到12月20日左右发布。

值得关注的是,赤藓糖醇是三元生物主力产品,2023年为公司贡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据三元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初步统计公司在欧盟销售占比约30%左右。根据公告,2024年6月7日起,进口涉案产品赤藓糖醇根据初裁税率已被追溯征收临时反倾销税4周。

不过面对未来可能的加税,公司层面似乎非常淡定:公告表示“本次欧盟加征临时性关税对公司赤藓糖醇出口欧盟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此外还列举了一堆正在开发的新产品。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一个小小的赤藓糖醇,竟然弄到了要祭出“反倾销”大旗的地步,其背后是产能的严重过剩——代糖市场,已经开始“卷不动”了!

赤藓糖醇,代糖江湖“扛把子”

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摄入过多的真正糖类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控糖”俨然成为现代生活不容质疑的金科玉律。因而近代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形形色色的代糖,在享受甜蜜的同时,卸下罪恶的健康负担。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代糖市场规模达到18亿元。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国内2028年代糖市场规模超过33亿元。

代糖指有甜味但没有热量或热量比较低的一大类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两大类:非糖甜味剂和糖醇类。非糖甜味剂通常没有营养,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常见的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而糖醇类也可提供能量,部分代替糖的作用,常见的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就属于此类。下面丁香医生的这张图,很好总结了形形色色代糖的分类:

常见的甜味剂分类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回到本文主角赤藓糖醇:它并不是人工生产的,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蘑菇、地衣、甜瓜、葡萄、梨等,在葡萄酒、啤酒、酱油等发酵食品中也少量存在。1990年,由于工业化技术的实现,批量生产赤藓糖醇才应用于糖果、饮料、甜味剂乃至药品包衣等领域。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由于进入人体的赤藓糖醇难以被消化降解,只能通过尿液排出,因此赤藓糖醇几乎无热量;赤藓糖醇甜度较低、蛀牙风险相对较小、对血糖影响较小、且稳定性高,因此在2003年作为食品添加剂被批准以来,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

同时补充一下,虽然赤藓糖醇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但过度摄入也会导致肠胃不适,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不超过1g。

供大于求的赤藓糖醇

目前,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历经多年的发展,早已严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依托于国内强大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优势及劳动力资源优势,国内已经成为全球赤藓糖醇就以2021年为例,仅仅中国的产量,就占据了全球产量的七成以上。

数据来源:艾格农业整理

据云南糖网,2022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已超过8万吨,行业需求增长迅猛。截至2023年5月,中国赤藓糖醇产能已超过38万吨,其中三元生物以13.5万吨/年的产能位居榜首,诸城东晓和保龄宝紧随其后,产能均超过5万吨/年。

这个产能很高是不是?但距离满产还有很大空间:根据Mysteel的数据统计,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的总需求量为17.3万吨。即使中国一地的产能,也比这个数据高了一倍还多,足见赤藓糖醇供过于求的程度,造成了产能的大量闲置,根本“吃不饱”!

即使压缩产能,依旧无法和需求很好匹配:据云南糖网,2022年,中国赤藓糖醇产量接近14万吨,同年需求量达到8.5万吨,同比即使增长31%。距离满足产量依然有很大距离!

据相关资料,2021年赤藓糖醇价格最高点曾到达4万元/吨,拿货还要排队。但2022年4、5月份,赤藓糖醇的价格已经回到1.4万元到1.6万元/吨。此后赤藓糖醇价格继续走低,到了2023年,有的厂家报价低至9500元/吨,跌破万元大关。直到现在,才刚刚回升至1.3到1.4万元左右企稳,基本上就是前年4、5月份的水平!

图片来源:我的钢铁网

短短一年时间,赤藓糖醇就从“门庭若市”到乏人问津,其中既有产能过剩效应的显现,也有下游一些用户发展遇到瓶颈,对原料的需求增速放缓所致!

赤藓糖醇销量不佳,影响的自然是生产企业。在A股市场上,就有这样一家几乎“all in”赤藓糖醇的企业,业绩几乎随着赤藓糖醇价格波动的同时,还受到此次欧盟反倾销的严峻考验,而新品能否打开局面尚属未知!

三元生物:反倾销下谋求创新突围

相关资料显示,三元生物创立于2007年,是国内较早开始工业化生产赤藓糖醇的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深耕赤藓糖醇产品十余年,先后攻克菌种选育、配方优化、发酵控制、结晶提取等多个环节的工艺难题。

三元生物曾经也有高光的时刻:2018年-2021年随着赤癣糖醇三元生物分别实现营收2.92亿元、4.77亿元、7.83亿元、16.75亿元,对应增速141.58%、63.16%、64.27%、113.91%;净利6808.85万元、1.36亿元、2.32亿元、5.35亿元,对应增速264.02%、100.19%、70.62%、130.21%;毛利率36.85%、45.77%、42.27%、41.99%。其中,赤藓糖醇是妥妥主力,贡献了84.65%、59.87%、78.8%、93.54%收入。

没想到,2022年公司迎来了重要转折点:和元气森林“分手”了!

元气森林与三元生物的关系此前一直很密切。招股书显示,2020年元气森林向三元生物采购了5456万元的赤藓糖醇,为第三大客户。到了2021年,元气森林已经升至第一大客户。当年公司对元气森林的销售额为2.5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14%。

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第一大客户元气森林由于赤藓糖醇行业竞争加剧,叠加饮料市场需求不盛及自身经营变动等原因,2022年度未向公司采购原料。

没了大客户“氪金”,公司业绩的下滑立竿见影: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三元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9.71%、25.99%。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06%、3.05%,分别较上期下滑27.93个、11.01个百分点。而2023年,公司的赤藓糖醇实现营业收入约4.08亿元,同比下滑29.03%,产品毛利率更降至负值,为-1.11%,同比下滑11.61%。

好在2024年一季度,三元生物业绩出现回暖迹象。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三元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9189.46万元,同比增长65.03%;归母净利润2424.77万元,同比增长210.54%。

按照公司的说法,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销量增加、销售价格有所回升所致。据经济导报,对于上半年的业绩情况,三元生物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详细情况会在半年报中进行披露,看来是打算给市场一个“惊喜”。

不管惊喜成色几何,对于三元生物过去几年的业绩,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成也赤藓糖醇,败也赤藓糖醇”,而此番欧盟的制裁措施出台,更为公司未来业绩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隐忧。

据经济导报,根据三元生物当时的测算,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约18.79%。关于2023年三元生物对欧盟销售的具体数额,公司证券部人士以涉及公司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

如果按照这个数字,的确如本文一开头所言,“反倾销措施影响有限”!但是从国内外业务分布来看却难言乐观。

2023年,三元生物在国外地区的营收约为3.7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74.24%,同比减少19.46%;在国内地区的营收约为1.2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5.76%,同比减少40%。均出现了下滑。一旦欧盟反倾销措施落到实处,难免其它国家和地区不会跟进,对公司的业务产生连环影响。

正如公告所言,公司已经在创新研发上有所布局,例如——阿洛酮糖,公司似乎在上面投入不菲!

据相关资料,阿洛酮糖是自然界中罕见的单糖,有蔗糖70%的甜度,但热量仅相当于同等质量蔗糖的0.3%,口感更接近蔗糖,因此被称为“稀有糖”。该成分已获得FDA 批准用于食品和饮料产品,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多地将阿洛酮糖授权为食品可用成分,包括日本、墨西哥、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等,但尚未包括欧盟及国内。

在2023年11月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公司表示目前储备了阿洛酮糖和塔格糖新品。前者具备200吨晶体的(3000吨液体)产能,2023年三季度开始销售;法规层面批准阿洛酮糖的国家目前还不多,整体市场面还较小,但前景乐观。公司也想抓住市场启动的机会,逐步把它做起来。

三元生物看来,阿洛酮糖的未来市场规模不会比赤藓糖醇小,其可用于烘焙、还有特殊麦香味,这是赤藓糖醇做不到的。目前2000吨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第一阶段会扩产到1万吨,之后以销定产逐步扩到2万吨。而阿洛酮糖,预计在中国获批后,需求量会有明显增长。

在2024年1月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表中,三元生物又进行具体解释。第一步建小规模产线把工艺和设备摸透;其次以果糖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为扩产,拿出质量最好产品;第三步是直接用淀粉生产阿洛酮糖,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技术路线已走通,正攻关大生产环节中的一些工艺问题。

尾声

面对行业的卷出天际,以及加征关税的风云变幻,公司能顺利创新突围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