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257喜欢:38
常去的理发店,
小哥说客户越来越少了,
很多人已经一两年没有再出现了,
据说都回老家了。
可是即使人再少,
理发的价格却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
我能理解水电气涨价,
门店租金成本,
以及家庭开支成本增长,
需要赚更多的钱,
但现在继续涨价,
恐怕客流会继续减少,
通过加价让老客户承担客源流失的成本,
来稳定门店的收益,
是否真的可行?
想到政治经济学中描述的,
宁可把牛奶倒掉,
也不愿意折价卖给穷人,
是不是相同的经济学原理。
最终物价越来越贵,
而大多数人过的越来越艰难。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5月天倔强06-10 20:24

不是回家了,男的都自己买个推子推了

laowolf06-10 20:28

2020开始我就自己给自己理发了。理发店50块的效果跟我自己对着镜子推出来的效果差不多。

一杯清茶vu606-10 20:00

我都是公园里头5块钱,也不比店里头的差

张玉宁06-10 20:05

小区里面10元几乎绝迹,男头15起步

威廉1906-11 09:12

我常去的理发店,人是越来越多,上周末晚饭后去理发,平均一个座位需要等2轮。我这个其实和楼主这个案例一样,都是以偏概全,什么也说明不了。

全部讨论

不是回家了,男的都自己买个推子推了

2020开始我就自己给自己理发了。理发店50块的效果跟我自己对着镜子推出来的效果差不多。

我都是公园里头5块钱,也不比店里头的差

你提的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许多人开始自己理发了,或者家人互相理发,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走实用主义了,靠好车、好衣服等撑面子的少了,回归自然,中年人负担更重,中下层的人士除了吃上面不减少外,其他大都消费降级。为啥?每个家庭大都有房贷,再难也得先还房贷啊,其他能省则省了。这也是社会的进步。
不仅是理发行业,小区附近其他各个行业大都不太景气,卖衣服的更不用说了。烟酒店生意也是大不如从前,网络,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太大了,就是餐饮,这个是必须品,大都也都是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城头变换大王旗。
时代的变迁是不可阻挡的,别看现在高端白酒2023年报和2024年1季报业绩增速还很好,完全看不出受影响的样子,也是商家鼓着肚子撑,撑不下去的,高端白酒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一般的家庭,别说1000-3000元/瓶的酒喝不起(偶尔尝尝除外),就是500-1000元的也是喝不起的,大部分的好喝酒的口粮酒也就是100元上下,有些甚至喝50元/瓶的酒,也是喝不起的。为啥白酒的产销量整体下来了,就是消费不了呗,而高端的白酒产量则是越来越多,到时,消费下滑,供给大增,供求关系逆转后,杀业绩,杀估值就是下一步高端白酒今后几年要走的路。
最近我陪朋友去北京邮票市场转了一圈,原来的猴票从1万元多元降到小几千元,过去可是最坚挺的,我的一位朋友过去花了7000多元买了一张品相不错的,现在价格基本又腰斩了,过去我就对邮票投资不理解,每年也就买个年册,自己欣赏一下,对于那些高价位,有收藏价值和打算投资升值的一概不感兴趣。有些闲钱还不如买些标的持股守息呢,而我的朋友则对股市丝毫不感兴趣,对邮票收藏非常喜欢,挣的钱大都投在了上面,这就是人与人不一样,自己感觉舒服就好。

小区里面10元几乎绝迹,男头15起步

我从疫情封城开始,就自己网上买了理发器,自己剪了。一次理发45,一年20次左右,能省900元。

06-11 09:12

我常去的理发店,人是越来越多,上周末晚饭后去理发,平均一个座位需要等2轮。我这个其实和楼主这个案例一样,都是以偏概全,什么也说明不了。

我一直推平头,以前去理发店,30元,算上来去花一小时总要吧。后来疫情期间不方便,自己买了个推子自己推,发现并不难,5-10分钟就搞定,又省钱又省事。

06-10 20:01

超市,农贸市场的10元快剪已经是遍地开花了,以前还得特意的去找,现在已经和理发店数量差不多了

06-10 23:32

理论有点生硬了!倒牛奶与理发店涨价是两码事。牛奶有保质期,低于成本的销售,会影响牛奶产业以后的经营,而保价销售就让牛奶超期报废。理发店涨价纯粹是生存刚需,盈亏平衡点在那里。客户总量的减少,收入绝对值保持,必然会带来涨价的后果。光头的流行,是压垮理发店的那根稻草。我就自己推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