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又一固态电池黑马获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点击蓝字关注旺材锂电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 · ”,设置星标,实时关注锂电最新资讯

来源:固态电池前沿

5月13日,美国固态电池公司 Piersica Inc.宣布获得壳牌GameChanger项目的资助,将加速其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其中壳牌GameChanger成立于1996年,该孵化器机构主要投资概念验证阶段的初创科技公司。

据悉,Piersica的固态电池技术目标实现高达630 Wh/kg的能量密度,>4000次循环次数,还可以进行快速充电。这在固态电池中也是十分优秀的参数。

图源:BUSINESS WIRE

Piersica此前国内公开信息较少。据官网信息显示,公司由Claudiu Bucur博士创立于2020年,主营高密度固态锂电池。公司研发测试合作单位有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等。

融资历程方面,2021年8月公司完成100万美元种子前融资,2023年7月公司完成10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此外公司还获得过Chain Reaction Innovations、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陆军、空军等的资金支持。

该公司核心团队与中国联系颇深。其中,创始人Bucur博士此前已在日本丰田、中国长城、蜂巢能源等企业有近十五年的固态电池研发经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CTO是宁德时代前首席技术官Bob Galyen。

今年以来,全固态电池不断在产业和资本市场掀起热潮。

4月27日,在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中,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了《产学研协同构建中国全固态电池技术平台》的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国发展全固态电池总体路线建议。

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现目前发展全固态电池,落地产业化近期(3-5年)应面向电池300Wh/kg(重量比能量)、600Wh/L(体积比能量)的目标,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技术链。中期(5-10年)应面向500Wh/kg、1000Wh/L为目标,2035年前必须实现商业化。

在电芯材料体系上,要重点攻关负极,负极突破锂金属,兼顾硅碳。

“规模产业化时间,不是实验室的样品,更不是论文。所谓的近期就是3-5年,中期就是5-10年。”欧阳明高说。

而关于中国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总体采用的原则,欧阳明高认为,首先,是建立起中国技术路线,“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和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引领全球,应当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中也建立起中国技术路线。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欧阳明高说。

其次,定位是保优势防颠覆。“日本、欧洲发展全固态电池的定位不是这样的,就是要颠覆,把中国颠覆掉,我们恰恰相反,我们是要保优势、防颠覆,攻克全固态,兼顾优化液态锂离子电池。我们不能扔液态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我们的优势强项,今后几十年还要靠这个吃饭。”欧阳明高说。

因此,在这个意义下,目前已经量产装车的半固态、固液混合电池在欧阳明高看来作为过渡路线也有必要,“因为我们液态电解质电池的优势太强。”欧阳明高说,“不可能全丢掉。”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其团队目前在全固态电池上的研发进展,欧阳明高表示,将来如果考虑回收,全固态电芯成本有希望低到0.4元每瓦时。

- End -

▊▊ 展会推荐

▊▊ 地图领取

▊▊ 添加社群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旺材锂电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旺材锂电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邮箱weiwei.yu@51wctt.com。电话:1772157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