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亚洲ESG投资的五个思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8喜欢: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对亚洲ESG机遇和风险的看法,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宏观环境也在发生改变,但能源转型和长期监管发展等趋势并未改变。对投资来说,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趋势转化为可操作的理念,为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总结出了2024年亚洲ESG投资的五个思路:

1. 治理因素是日本净资产收益率的驱动因素

日本股市最近增长势头强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东京证券交易所(TSE)督促日本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推动。在这项制度中,东京证交所承诺从2024年开始,每月公布一份实现提高资本效率和改善治理目标的公司名单。

东京证交所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日本股市的ROE水平多年来一直落后于全球同行,而市场对它们的惩罚是较低的估值。直到最近,仍有约60%的日本标准市场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8%,市净率低于1倍。(注1)

今年1月的第一份名单显示,迫使日本企业做出改变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尽管东京证交所主要市场板块40%的公司披露了改进计划,但在标准市场板块这一比例只有12%。(注2)

因此,未来日本股市回报率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散。治理改善者将吸引价值投资者和那些寻求识别错误定价资产的人。同样,那些更不愿意改革的公司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投资者今年可以关注日本公司在股东结构、董事会多元化和投资者参与度等方面的关键治理指标以及其他重大重组措施。

2. 绿色产业是中国高质量增长的驱动力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随着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增长开始变得乏力,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强调“高质量发展”,支持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行业接过增长接力棒。这三个行业也被称为“新三大行业”,政策制定者将重点转向加大脱碳力度也推动了这三大行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造就了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制造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国际能源署估计,在2023-2028年期间,中国将占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的近60%。(注3)

中国的电动汽车等绿色行业也出现了指数级增长,尤其是在出口方面。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电动汽车及混动汽车。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已从2018年的100万辆增长到了2022年的670万辆。(注4)

总之,我们预计受这些长期脱碳趋势和由此产生的政策支持影响的中国企业将受益。

3. 工业、材料领域的碳定价和能源转型机遇

能源转型仍然是许多投资者关注的长期主题。这包括纳入重大过渡风险考虑因素和确定过渡领导人。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转型,无论是澄清定义,如东盟或新加坡-亚洲分类法(注5),还是转型规划指南,如MAS(注6)和HKMA(注7)。

一旦碳被投资者完全定价,我们将看到这一主题获得关注。碳定价在亚洲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势头正日益强劲。中国的排放交易计划(ETS)将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价格,每吨高达70元人民币,(注8)此外,人们还关注着CCER自愿碳市场计划(中国认证减排)的重启可能。与此同时,日本的绿色转型计划(GX)也有望推动碳排放税和碳交易的发展。(注9)

我们认为,投资者需要评估具有相关转型框架的公司,例如通过考察从绿色资本支出和绿色收入中推动净资产收益率提升的能力,以确定转型赢家。转型增长还将造成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绿色行业所用关键材料的供需缺口,这让纵向一体化企业和更加关注循环经济和材料回收的企业将处于更有利的长期地位。

4. 适应融资的风险和机会

物理风险可能会增加水、食品和农业供应等部门的损失和经济影响,并导致基础设施损坏、保险成本和供应链中断。预计2023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度保险损失将超过1000亿美元。(注10)

对于股票,我们预计那些在能源和电器、与水相关的设备和储能等领域采用适应解决方案并提高弹性的公司将看到更长期的需求。虽然企业最初的收入组合可能并不重要,但这种风险敞口为投资者在气候投资组合中提供了良好的主题和行业多样化。

投资者还可以按行业深入研究公司的实际风险,如房地产的维护、运营和保险费用,或材料短缺以及农业和食品的成本膨胀。固定收益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方法,通过将收益用于特定项目来支持适应融资和影响。这也侧重于通过混合融资工具解决重大融资缺口。

5.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ESG机遇和风险定位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将继续对各个行业和主题产生影响。首先,我们相信它将通过帮助收集和分析非结构化ESG数据,或识别符合关键ESG主题的公司,来增强ESG投资的可操作性。

我们预计,人工智能本身也将通过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实现能源需求的预测分析以及促进预警系统和自然灾害预测,为转型和适应带来创新和生产力提升。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产生对更多数据中心的需求,从而相应增加排放、电力需求和用水量,其中一些或许会产生投资者可能希望考虑的重大ESG风险。

1. 来源:网页链接

2. 来源:网页链接

3. 来源:网页链接

4.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5. 来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可持续金融亚洲分类法。

6. 来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融机构净零经济转型规划指南。

7. 来源:金管局净零过渡计划。

8. 来源:中国碳价格创纪录,污染企业争相申请许可——彭博。

9. 来源:日本GX(绿色转型)基本政策和路线图。

10. 来源:年度保险损失将在2023年超过1000亿美元——再保险新闻

风险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在授权任何人在任何司法管辖区内的分销、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也不导向出版或提供景顺投资雪球账号页面于被禁止的司法管辖区内(由于该人的国籍,居住地或其他方式)的任何人。本文所载的信息可能会因应市场动态而改变,景顺不承担更新任何前瞻性声明的义务。实际事件亦可能与假设有所不同。本账号的内容版权归景顺所有,除非另有说明。版权所有。投资涉及风险。景顺或其附属公司或景顺或其附属公司的任何董事或雇员不对任何人依赖此类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损害或损失(无论是侵权行为或合同或其他方式)承担责任,也不对任何错误或遗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来源的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

#ESG投资#

全部讨论

碳定价、碳排放税、碳交易等等,不都是新能源转型机遇

02-23 12:43

ESG投资太难以捉摸了,亚洲地区各个国家的积极性倒是较强

日本的股市一直表现不错,绿色转型基础不错,再加上治理因素,ESG投资倒是可以考虑

02-23 12:26

房地产经济乏力,国内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太给力了,可再生能源也是突飞猛进

02-23 12:17

国内新能源汽车起势很猛,最近一波降价潮,把行业绿色化进行到底

02-23 12:09

能源转型这个周期太长了,绿色资本投入,以及获得的回报,可以衡量一个公司ESG方面是否值得投资

02-23 12:01

能源、水、电器这些设备需求提升,相关企业提高了市场韧性

02-23 11:55

大数据来识别符合关键ESG主题的公司,很好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