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银行业动荡的长期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4喜欢:0

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出现危机时,美联储虽然迅速通过各种工具注入流动性,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但其长期影响仍在发酵。那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从不利的一面来看,这至少会使得银行减少放贷。为了保持流动性,一些质量较高的银行可能会制定更严格的贷款标准,而质量中等的银行可能会更专注于修复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彻底减少贷款。

这种信贷收缩可能会进一步使得经济放缓,尽管仍不确定它最终会导致软着陆还是严重衰退。这要看后续发展,如果银行业的压力持续存在,软着陆便会更加难以实现。

不过,我们基本认为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会奏效,软着陆能实现,出现严重衰退的风险较小,毕竟这是由于少数银行管理不善导致的高质量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问题,而不是全系统的资产质量问题。

从有利的一面来看,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放缓,可能有助于遏制通胀问题。更严格的贷款条件和更慢的增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紧缩措施,从而来帮助美联储。

全部讨论

2023-05-26 14:29

次轮经济危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2008年,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的区域性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等证实了这一点。不可否认,多家银行的危机,触发了投资者对于银行业的信任危机,而且会造成一种影响更广泛经济的金融传染。
不过,第一共和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又是幸运的,美联储虽然迅速通过各种工具注入流动性,但又能继续“救”几个呢?投资者更想了解是,其区域性银行问题会蔓延到什么程度,是否会蔓延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中?
在我看来,美国银行业,甚至欧洲,澳洲其他发达国家是否会出现更多这种“烂摊子”,难道都要政府再掏钱“填坑”?欧美金融业的这一波震荡是否就此止住,仍未可知。
当然,如此状况下,因为信贷标准收紧后,预计贷款将减少,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通胀,但长期的影响确是问题不小。因为,随着放贷的减少,这可能迫使企业撤回扩张计划,减少招聘,并可能限制汽车和房屋的销售,长远会影响经济的活跃性,甚至出现恐慌情绪。
@景顺投资中国

2023-05-20 22:23

假如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会奏效,对市场而言,大概率是一件好事。

2023-05-19 13:15

高质量的银行,往往在贷款方面会更好地控制风险率,不会一味地由市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