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高抛低吸没有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说一下我对投资的看法,投资应该是用1块钱买入2块的钱的东西,再以3块钱的价格卖掉它,这里的1块和3块是价格,2块是价值,也就是说理论情况下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在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

我在评论区经常看到部分投资者不管买入基金还是卖出基金,眼里只有价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指数是1000点,过了两天跌到900点了,很多投资者觉得跌了10%就可以买入了,他们觉得用现在的价格去对比当初的价格结果低了那就是便宜了。同理,如果900点涨到了1000点,又觉得可以卖出了。这种只看价格的短期投机行为随着次数的增多,统计结果发现基本上属于无效操作,原因是拿过去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作对比没有参考意义。为什么这么说,我举个例子,去年10月底的时候地产指数是1574点,而11月9日指数涨到了1698点,这里的涨幅接近10%,如果只是因为1698点比1574点要高就要卖出,卖掉以后确实赚到了差价,问题是后续该怎么办呢,怎么确保以后指数会跌到比1698点要低好让自己有接回的机会呢?如果不能接回,换到别的板块上投资遭遇回撤,那总体都来看没有意义。

其实指数上涨的背后是因为10月底的时候管理层对于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及11月份,随着地产行业获得的支持力度得到提高,利好的出现会让地产行业的价值也会得到提高,所以很难断定1698点时的地产指数性价比就比1574点要低,这也是为什么投资者“低买高卖”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的原因,因为他们所认为的低未必就低,高也未必高。

当然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实际情况下很难做到,毕竟市场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当一个板块的价值提高了,那么它的价格也会有所提高。但是市场间断性地会出现错误,这种错误是建立在大多数投资者偏见上。

当大多数投资者都觉得某些行业不好的时候恰恰是否极泰来的时候,当大多数投资者都觉得某些行业很好的时候往往是盛极而衰的时候,因为大多数投资者的观点不对,假设大多数投资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就不会出现市场只有少数人才能长期获利的情况了。就像有“锂”走遍天下,“要买就买核心资产”等等言论为市场主流所接受的时候往往是那些板块很好的卖出节点,“化石能源未来会被新能源取代,没有前景”这样的悲观论调出现的时候恰恰是原油板块很好的买入节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法明确价格和价值哪个更低没有关系,市场总会出现投资者极度乐观或者极度悲观的时候,我们所要做得就是不从众就可以了。

而指望投资者对一个板块的态度在几天或者两三个月内转变是很难的,我想这是价值投资往往具有长期性特征,但具体长期是多长却很难明确的原因,或许这里的长期可以理解成投资者态度周期的转变时长,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几个季度,也许是几年。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01-28 02:07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