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在五次“稳增长”时期的反应特征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资本市场在稳增长期间的表现来看,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偏共性特征:1)市场的阶段性低点往往滞后于“政策底”,接近“增长底”。五轮“稳增长”中,我们发现市场的阶段性低点多数相比于金融条件的宽松(如央行降息降准等信号)有所滞后,与经济增长指标企稳时点较为相近且多数略微领先。2)市场情绪导致的估值波动是主要驱动因素,市场风险偏好的恢复往往出现在政策加大宽松之后,经济企稳之前。短期盈利的边际变化影响相对较小。3)政策重点支持及产业积极边际变化的领域一般有相对表现。例如2008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带动家电、汽车等行业有相对表现;2018年,贸易摩擦下人工智能、物联网、5G板块等涉及关键技术及国产替代领域表现突出。从更长时间维度对比,伴随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逐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换,传统基建、地产等在“稳增长”期间仍多有相对表现但持续性有所减弱,受益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相关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4)从风格上看,稳增长期间A股的成长价值轮动和大小风格轮动常常表现为政策落地阶段价值相对跑赢,而市场反弹后期成长板块通常有相对表现;政策实施前和退出后大盘股有相对表现,但政策落地期间小盘股一般相对表现较好。5)行业表现来看,政策宽货币信号落地后,休闲服务、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等中期(6-12个月)相对跑赢。

“后地产”时代、高质量发展、全球供给风险下,“稳增长”面临的新阶段、新挑战、新结构

疫情冲击、房地产长效机制引入及潜在的长周期调整、中外政策周期反向可能是本轮“稳增长”面临的突出特征。全球地缘风险频发及疫情常态化,政策调节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还需兼顾全球环境。本轮中国市场的经济下行恰逢海内外增长和政策周期反向。同时,地产长效机制下“稳增长”面临新挑战,房地产政策已经逐步转向对于长效机制的探索,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结构性政策给予支持。基建方面,伴随着我国公路、铁路等基建设施逐渐完善,基建支出的重心从传统基建走向“新老并重”,走向包括新能源、电网升级改造、农村物流等相关领域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

对当前资本市场看法

“政策底”已经显现,市场正处于政策发力期,“情绪底”逐步确认,“增长底”有望渐行渐近。当前经济增长“内上外下”、政策“内松外紧”,叠加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市场的性价比在全球来看较为突出。市场内的估值分布已经与过去五轮“稳增长”时期的市场相对低点接近,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市场不必过度悲观。市场风格特征和昨日再度背离跷跷板效应明显,成长和价值之间这种风格漂移是最难受的,看似都涨了又好像涨的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感觉都想得到但是实际上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建议继续保持耐心,守住一个方向和逻辑等待逻辑变现。$银行(BK0055)$ $证券(BK0057)$ $沪深300ETF(SH5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