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6喜欢:1
今天在理想群里,大家对Mega的A柱展开了讨论,有的人说,理想A柱刚度没有做到行业最高,有点小遗憾;有的说理想车身抗扭刚度44000mpa,同车型最好数据(这个有点离题,跟A柱安全无太大关系);也有人觉得理想A柱因设置了溃缩区,不用做行业最高就能保障安全。
这里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安全与否,不用拘泥于一个A柱刚度数据,而且碰撞安全也不是仅仅依靠一根a柱的,是要靠整个系统设计来解决,你想想,XX做到2000mpa,理想完全可以设计来个2100mpa,很容易做到的,然后XX改款做到2200mpa……其实,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不同企业,不同车型对A柱的安全设计思路是不同的,XX设计刚度极高的双A柱,说白了,偏置25度撞击,靠极强的数据来硬扛。而是理想呢,采用车头前面部分(下图绿色部分)溃缩吸能来减小撞击力,A柱来硬扛降低力度后剩余的撞击动能,这时,撞击力已大大减小了,所以,经过计算不用做行业最高刚度数据已经足够,就没必要做很高了。
到底是硬扛好,还是溃缩吸能后再扛好呢?我其实更倾向于理想的做法,很简单,硬扛的话,里面乘客受到的震动更大,容易受伤,而溃缩吸能后再靠A柱做保底,虽然撞击后车身看起来可能要更惨一些,但我觉得对乘客的保护更到位。$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汽车(LI)$ $小米集团-W(01810)$

全部讨论

2023-11-20 00:28

扣厂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够用就好,包括内饰材质

2023-11-20 18:45

理想学到了日系车的精髓

2023-11-20 13:29

最好是“安全驾驶,A柱刚度用不上”。否则全靠堆料,毫无意义

2023-11-20 11:42

🤪A柱位置的热成型,行业最高也就2000MPa,好像是极氪001上面用的。汽车行业没有比这更强的量产材料了。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强度越高,材料越脆。还是要以最终碰撞结果做为评价依据。
有一说一,42号车库采访的那个安全专家,不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