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性和确定性的角度比较中国飞机租赁和中银航空租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一、 两家租赁公司的成长性比较

        从估值的角度看,中国飞机租赁(后面简称中飞)内在价值年化成长率是12%,年化股息率是10%,目前价格大概是价值中位区的五折。

        中银航空租赁(后面简称中银)内在价值年化成长率是10%,年化股息率是百分之五,目前价格大概是价值中区的四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成长性来说,中国飞机租赁是略胜一筹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从业务分布范围来看

        中银的租金收入绝大部分都是海外收入,公司注册地在新加坡。从世界范围来看,飞机租赁这个行业基本进入了成熟期,体量大的企业应该说离天花板不远了,目前中银是世界前五,亚洲第一,世界飞机租赁的行业的年增长率大概是5%左右。行业瓶颈对中银的制约应该说是非常明显的。

  中飞的海外收入只占30%。就行业成长性来说,中国国内的飞机租赁行业的成长性年化达到10%,高于世界的百分之五。

  (二)从经营差异性来看

  中飞的大股东是光大银行,但占股只达到35%。在经营上比较灵活,专门成立了一个飞机租赁投资平台,还到处出售融资租赁租约,实施轻资产战略。成立了旧飞机循环利用平台,拥有飞机拆解公司。可以说在整个飞机投资行业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努力和布局。也很早就采用了股权激励办法,在分红上还实行了以股代息。整个经营理念是非常积极上进的。

  中银的大股东是中国银行,控股达到了70%,雷打不动。它拥有所有大国企的毛病,在经营上只做单一的经营租赁。当然,其挑选客户的专业能力是数一数二的,利用世界性的疫情进行“购机回租”加速扩张,让人印象深刻。

 

        二、 两家租赁公司的未来确定性比较

  老一辈价值投资革命家巴菲特和芒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意思是,在投资这个行当,确定性比成长性优先。比较两个租赁公司的未来确定性,显而易见,中银是比中飞强很多的。

  一是从体量来说,中飞的总资产436.5亿港元,中银的总资产是1531.7亿港元,中银是中非的3.5倍。中飞2019年的收入是35.2亿港元,中银的收入是153.1亿港元,中银是中非的4.3倍。体量大,自然抗风险的能力就强。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对中银的业绩影响就相对较轻

  二是中银的企业形象比中飞的要好得多。主要表现在关注中飞的人非常少,每天的股票交易非常清淡。而关注中银的机构和股民比较多,交易活跃。查慧博投研,自2020年以来,我能找到的给中飞出研究报告的机构只有1家,出了1个报告,评价是跑赢行业。同样的时间段,给中银出报告的机构有7家,出了14份报告,评价为跑赢行业级别的有7次,评价增持的四次,评价中性的1次,没明确评价的2次。

        三是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是中银胜出。中飞的前五大客户的收入达到了50%,对第一大客户的收入达到了18%。中银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低于30%。

          $中国飞机租赁(01848)$   

         $中银航空租赁(0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