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7大硬伤,北交所年内终止20家IPO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4年的IPO形势,主打一个“严”字。

3月6日下午,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从监管上说,一是做好入口的监管,再一个是出口的监管,还有一个是持续监管,最后是责任的落实。

言下之意,首当其冲的监管,就是严把IPO入口关

这正与当前北交所放缓的IPO节奏相对应。自春节假期过后,北交所已连续三周“0受理0上会”。

与之相反,IPO终止的数量却大幅增加。

短短两个月零一天,截至3月1日,北交所今年以来已有20家企业终止审核,接近去年终止数量(43家)的一半。

IPO终止数量创新高

阳春三月一开场,北交所就有两家企业同日终止IPO之旅。

3月1日,北交所公告,因主动撤材料,对商信政通恒丰特导宣告终止上市审核。

至此,北交所年内终止审核企业数量已达到20家,同比增长122.22%。

去年同期,北交所终止数量为9家;2022年同期,终止数量为5家。

5家、9家、20家,很明显,今年以来,北交所的终止情况已大大超过前两年的同期水平。

19家主动撤单,蓝色星际例外

在这20家终止审核的企业中,19家事出“主动撤材料”,仅$蓝色星际(NQ870790)$ 是个例外。

1月29日,北交所公告蓝色星际IPO终止审核。原因却是,2023年10月23日起,蓝色星际申请中止审核,截至2024年1月23日已满三个月,公司未能在三个月内消除中止审核情形或补充提交有效文件。

蓝色星际IPO申请于2022年10月10日获北交所受理,2023年先后三次申请中止审核。

这并非蓝色星际首次冲刺IPO,此前公司曾谋求创业板上市未果。

之所以蓝色星际IPO命运多舛,或与公司涉嫌“专网通信案”有关。

此外,来自广州的聚合科技选择在过会后撤材料,也属罕见。公司于去年5月10日获上市委审议通过。

聚合科技表示,撤材料是“基于公司经营业绩下滑及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从IPO进程上,20家企业均历经了“已问询”阶段,只是完成度有所不同。

据统计,20家中,完成一、二、三、四询的企业数分别为1家、5家、6家、1家。此外,还有3家一询未回复,2家二询未回复,2家三询未回复。

其中,南麟电子完成四询回复后,仍然申请了撤单。北交所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关注贯穿四轮问询。

南麟电子IPO材料于2022年6月获北交所受理。公司主营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的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通用电源管理芯片、专用车用芯片、功率器件与IPM和信号芯片等。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0亿、2.34亿、3.90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68万、1868.20万、1.07亿,业绩大幅增长。

2022年,南麟电子营收同比下滑21.12%至3.07亿;归母净利润亏损6175万,同比下滑157.86%。

直至第四轮问询,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仍遭到北交所质疑。

问询聚焦7大问题

梳理这20家企业的问询函不难发现,除了业绩波动所反映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还有六大问题也在问询中频繁出现,分别是:

毛利率变动、募投项目合理性、关联交易、收入真实性与准确性、控制权稳定、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其中,募投项目合理性几乎是首轮问询的“必备”关注点。如果回答不好,北交所还会在二询、三询中持续追问。

除了这7大关注点,违规行为已成IPO硬伤。一旦吃函,企业的IPO之旅基本就黄了。

例如,1月9日公告终止的老牌服装企业箭鹿股份

在现场督导环节,$箭鹿股份(NQ430623)$ 被发现存在未有效执行内控管理制度、存货计价政策不合理、信披不准确等多项违规,公司及董事长、相关高管因此被出具警示函。

最近吃函的,是2月末终止审核的盛安传动

此前,在现场检查中,$盛安传动(NQ831860)$ 被发现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因跨期确认收入、政府补助核算方法不准确、长期应收款减值计提不准确、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计量不准确等问题,净利润列报有误,存在信披不准确情形,收到江苏证监局的警示函。

此外,还有蓝色星际因材料有失真实准确收到北交所警示函;华曦达因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并披露而收到深圳证监局的警示函。

细节决定成败。IPO过程无小事,每个环节、每个问题都应谨慎对待、审慎回答,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导致前期的艰辛努力付诸流水。

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本身质地要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