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零上会、近两月零受理,北交所IPO急速降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春节假期过后,北交所已连续三周没有上会企业。

今年1月中旬,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IPO节奏明显放缓。下一步,证监会将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继续严格把好IPO入口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会进展停滞的同时,受理也无进账。自1月8日东昂科技获受理至今,近两个月时间里,北交所未有新增受理企业。

即便如此,奔赴北交所进行辅导备案的企业数量却在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北交所新增辅导企业达39家。

有人前赴后继,有人主动离场。据北交所官网显示,今年以来,终止企业数量已达20家。其中,商信政通恒丰特导皆于3月1日宣布终止,且均为主动撤单。

01 $商信政通(NQ873876)$ 主动撤材料,去年前三季扣非下滑近九成

商信政通于2023年9月21日获北交所受理。截至2024年1月8日,公司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但未进行回复。

公司是专注于政务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开发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数智一体化平台、货物销售、运维及技术服务三大类。

此次IPO,商信政通原计划募集资金2.23亿元,拟投向数智治理一体化平台升级项目、智慧文旅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0年—2023年前三季度,商信政通营收分别为7765.16万元、1.08亿元、1.40亿元、6792.81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6.44万元、3571.35万元、3226.31万元、235.3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2 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收入主要来自于安徽、新疆地区的数智一体化平台业务。而到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5.97%,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仅剩235.3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9.46%。

对此,北交所在二询中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商信政通是否存在跨期确认收入的情形,进一步说明创新特征及竞争优势等问题也受到关注。

02 原拟募资3.6亿,$精达股份(SH600577)$ 控股子公司IPO撤单

同于3月1日撤材料的$恒丰特导(NQ836249)$ 来自江苏常州。

公司IPO申请自2023年6月27日获北交所受理,于2023年12月15日完成二询回复。

恒丰特导主要从事特种导体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镀银导体、镀锡导体、镀镍导体等。

公司IPO原拟募集资金3.60亿元,计划投向高性能特种导体智能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0年—2022年,恒丰特导的营收分别为8.66亿元、10.29亿元、8.36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059.76万元、7852.22万元、5579.91万元,经营业绩波动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恒丰特导为上市公司精达股份的控股子公司。

恒丰特导实控人李光荣合计控制精达股份17.77%的表决权,为精达股份实控人。李光荣及一致行动人持有的精达股份的股份合计已质押2.95亿股,占其所持精达股份股本总数的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