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通胀袭扰全球 日本这一指标已在十三年高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财联社(上海,编辑 阿乐)讯,日本央行周四(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7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正以13年来的最快同比速度增长,表明全球商品通胀和日元疲软正在推高各种商品的原材料进口成本。

日本央行具体数据显示,日本7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环比上升1.1%,是近两年来最大环比涨幅,6月环比上升了0.6%。这使得该数据连续第五个月录得同比增长,7月同比涨幅达到了5.6%,大幅超过了市场预期的5%,为2008年9月以来的高位。

(日本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年率 图源:英为财情)

全球市场于2008年走出金融危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此后迎来一波长达数年的涨势。当前,许多分析师预测的大宗商品市场也可能迎来类似于当年的“超级周期”。目前许多原材料的价格已经飞涨,其中木材的价格7月份较去年同期飙升33.1%,以及石油和煤炭商品的价格上涨38.8%。

(图源:日本央行)

分析师认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需求已经从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复过来,它们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远超预期,特别是美国和英国。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经展开了摆脱大规模货币刺激的辩论,但是目前这种收紧政策还只是局限在“口头上”。

美国方面,美联储的首选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指数(核心PCE物价指数)6月同比上升3.5%,再创1991年7月以来新高;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美国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4.3%。但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不会因为几个季度的增长和通胀就立即减少购债规模。

转嫁通胀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日本企业是否会将正在上涨的成本转嫁给家庭,并支撑消费者通胀,目前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消费疲软,日本消费者通胀仍停留在零左右。

第一生命研究所的经济学家Chisato Oshiba说:“原材料成本向消费品价格的传导是缓慢的。虽然现在批发通胀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加速,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

分析师预计日本可能不会出现消费者通胀率急剧上升的情况。这种态势在经济数据中很明显:即使日本原材料价格飙升48%,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2%.

(日本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 图源:英为财情)

在2008年,由于商品成本上升,日本的核心消费者通胀同比增幅在7月和8月达到2.4%,但在12月放缓到0.2%,并从2009年3月开始负增长。

日本央行在7月发布的报告中说,这一时期的通胀率飙升主要是由少数原材料成本驱动的,大多数商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央行称,“鉴于这样的历史经验,由上游成本增加驱动的消费价格上涨都可能是过渡性的。

由于出口强劲,目前日本经济似乎已经走出了去年的低谷。但随着德尔塔变体病毒肆虐亚洲,日本在第三季度经济实现反弹的希望可能破灭。